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45章 皇后被废风波起,武媚封妃路坎坷

医途大唐 第45章 皇后被废风波起,武媚封妃路坎坷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在那重重宫闱之中,武媚与林羽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艰辛探寻,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终于寻得了那一丝曙光。他们手中所掌握的,乃是王皇后与萧淑妃陷害郑贵妃流产的铁证。这些证据,犹如一把把尖锐的利刃,足以刺破那隐藏在后宫深处的黑暗阴谋。

那太监的供词,是在密室之中,于林羽的巧妙诱导与武媚的威严震慑下,战战兢兢吐露而出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那太监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愧疚。购买堕胎药的账本,纸张已经微微泛黄,上面的字迹虽有些模糊,但每一笔记录都清晰地指向了那罪恶的源头。还有宫女的旁证,她在诉说时,眼神中既有对真相的坚持,又有对后宫残酷斗争的恐惧,声音微微颤抖,却又无比坚定。这些证据相互交织,形成了一条坚不可摧的完整证据链。

当这些铁证被呈现在李治面前时,那宽敞的大殿之中,仿佛瞬间被一股冰冷的气息所笼罩。李治原本温和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犹如暴风雨来临前那阴沉的天空。他的眼中,满是愤怒与失望,那愤怒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要将这罪恶的一切都吞噬;那失望,又像是深深的寒潭,透着无尽的悲凉。“王皇后,你身为后宫之主,掌管着这六宫之事,本应母仪天下,心怀慈爱,竟如此狠毒,做出这等残害皇嗣之事,实在是罪不可恕!” 李治的声音,犹如洪钟般在大殿中回荡,带着至高无上的威严与难以遏制的愤怒,震得大殿中的每一个人都心中一颤。

在这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王皇后往日那高高在上、嚣张跋扈的模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的双腿一软,瘫倒在地,整个人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支撑。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她那原本精致的脸庞滑落,打湿了她华丽的衣衫。她试图哀求李治的原谅,双手不停地在空中挥舞,声音中满是绝望与悲戚:“陛下,陛下,臣妾知错了,求陛下饶了臣妾这一次吧……” 然而,李治心意已决,那冷酷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动摇,当场便下令废除王皇后的后位。

然而,当李治提出要立武媚为皇后时,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巨浪。萧淑妃得知王皇后被废的消息后,心中先是涌起了一丝兔死狐悲之感,毕竟她们曾在这后宫之中相互争斗,如今王皇后的下场,让她也不免有些唇亡齿寒。但很快,这种感觉便被她对权力的强烈渴望所掩盖。她深知,若是武媚成为皇后,自己将永无出头之日,在这后宫之中,将彻底沦为被人遗忘的存在。于是,她如同一只嗅到危险的野兽,迅速行动起来,联合王太后,企图阻止武媚封后。

王太后在宫中德高望重,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科玉律,在宫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当她听闻李治要立武媚为后时,顿时怒不可遏。那原本慈祥的面容此刻布满了寒霜,她拄着拐杖,步伐虽有些蹒跚,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在大殿上声色俱厉地说道:“武媚不过是个出身低微的才人,她的家族在朝中并无深厚根基,怎能母仪天下?这成何体统!” 萧淑妃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在一旁煽风点火:“太后所言极是,武媚心思深沉,手段狠辣,看她此次能将王皇后扳倒,便可知其厉害。若让她成为皇后,恐怕会祸乱后宫,危及我大唐江山。”

为了增强反对的声势,萧淑妃暗中指使自己的心腹太监,如同鬼魅一般在朝堂上散布谣言。那太监在朝堂的角落里,或是与大臣们私下交谈时,绘声绘色地说武媚曾在大明寺修行时与僧人有染,品行不端。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恶意的种子,在大臣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萧淑妃还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贿赂了几位朝中大臣。这些大臣在朝堂上,如同被她操控的木偶,言辞激烈地反对武媚封后。他们以门第观念和道德瑕疵为由,不断向李治施压,朝堂之上,一时间充满了反对的声音。

面对王太后和萧淑妃的强烈反对,朝中大臣们也纷纷开始站队。一些守旧的大臣,他们如同被传统观念束缚的木偶,秉持着古老的门第观念,认为武媚出身不够高贵,不配为后,纷纷上书进谏。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汹涌的潮水,似乎要将李治立武媚为后的想法彻底淹没。

李治看着这些如雪片般飞来的反对奏折,眉头紧锁,心中仿佛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十分烦闷。他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手中的朱笔在奏折上悬而未决,眼神中满是无奈与纠结。他深知武媚的聪慧与贤能,在与武媚相处的日子里,她的机智、果敢以及对自己的理解与支持,都让李治对她倾心不已。李治相信,武媚有能力成为一位好皇后,能帮他打理好后宫,甚至在朝堂之事上,也能给他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但王太后和朝中大臣的反对,如同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难道朕连立后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李治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那龙袍在他的走动间沙沙作响,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武媚得知此事后,心中虽有失落,但她那坚韧的性格,如同那傲雪的寒梅,并未因此而气馁。她深知,想要成为皇后,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必须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于是,她开始施展自己的计谋。

武媚先是让林羽在太医院放出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林羽凭借在太医院多年积累的威望与人脉,在与其他太医交流时,看似不经意地提及此事:“近日在整理药材记录时,发现萧淑妃长期服用的一种香料,其中竟含有麝香,长此以往,恐对生育不利。” 他的语气轻松,却又带着一种让人不得不信的专业。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太医院传开,那些太医们在私下里纷纷议论,而后又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到了后宫各嫔妃的耳中。

其他嫔妃得知后,对萧淑妃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一些后宫聚会中,原本热闹的氛围因为萧淑妃的到来而变得有些冷清。大家看向萧淑妃的眼神多了几分异样,那眼神中,有怀疑,有好奇,更多的是疏远。言语之间,也开始对她冷淡起来。萧淑妃察觉到了这些变化,心中恼怒不已,她试图解释,却发现无人愿意听她的话,那种被孤立的感觉,让她如同置身于冰窖之中。

接着,武媚亲自拜访那些中立的大臣。她精心挑选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在大臣们退朝后,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宫殿一叙。武媚早早地在宫殿中准备好了香茗,那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宫殿之中,让人闻之心情舒畅。还有精致的点心,每一块都制作得如同艺术品一般。

面对大臣们,武媚先是微微欠身,表达了对他们在朝堂上辛苦付出的敬重,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各位大人每日为朝堂之事操劳,实乃我大唐之幸。” 随后,她有条不紊地展示自己治理后宫的方案。她详细阐述了如何平衡各嫔妃之间的关系,如何规范后宫的礼仪和秩序。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我若有幸成为皇后,定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嫔妃,让后宫和谐稳定,为陛下解除后顾之忧。”

武媚还暗示自己若成为皇后,会在朝堂上支持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为大臣们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她提及了当下一些民生问题,如农田水利、百姓赋税等,她的眼神中透着关切:“如今百姓赋税繁重,农田水利也有待修缮,我会在陛下面前为这些政策的推行进言,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同时,她还隐晦地提及会在朝堂人事安排上,支持这些大臣的合理诉求,让他们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在与大臣们交流时,武媚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地注视着每一个人,言辞诚恳而真挚。她用温和且谦逊的语气阐述着自己对于朝政、国家发展以及后宫管理等方面的见解。那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观点以及深刻的分析,无一不展示出她过人的智慧和卓越的能力。

在场的大臣们起初对这位女子心存疑虑,但随着交谈的深入,他们渐渐被武媚的魅力所折服。她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问题,还能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给予恰当的回应。这种真诚的态度使得大臣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她的诚意所在。

渐渐地,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开始动摇。他们心中暗自思忖:如此聪慧贤淑之人,若是登上后位,或许真能给沉闷已久的后宫注入一股清新之风,带来全新的气象呢!于是,这些大臣逐渐改变了对武媚的看法,不再坚决抵触她成为皇后之事。

与此同时,李治一直在关注着这场交流。他隐藏在宫殿的暗处,透过那半掩的门,看着武媚在大臣面前从容自信的表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之情。而武媚则不时地向李治所在的方向投去鼓励的眼神,那眼神中,有对李治的信任,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这更让李治坚定了要立她为后的决心。

最终,李治力排众议,虽然未能立武媚为皇后,但还是封她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武媚接过册封诏书,那诏书在她手中微微颤动,她的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只是她在宫中的又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

萧淑妃和王太后得知武媚封贵妃的消息后,心中的怨恨愈发浓烈。她们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开始谋划着新的阴谋。王太后打算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联合一些老臣,向李治施压,要求他重新考虑后宫之事。她在宫中的密室中,与那些老臣秘密商议,眼神中透着狠厉:“绝不能让武媚那贱人得逞。” 萧淑妃则计划在武媚的饮食中下毒,让她重病不起,彻底失去与自己竞争的能力。她在自己的宫殿中,与心腹宫女低声谋划,手中紧紧握着那一小包毒药,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

而武媚也明白,自己与萧淑妃和王太后之间的争斗,才刚刚开始。她一边安排可靠的宫女时刻留意萧淑妃和王太后的动向,那些宫女如同灵动的燕子,在宫中四处穿梭,收集着情报。一边加强对自己饮食和起居的保护,以防不测。她在自己的宫殿中,亲自检查每一道菜品,每一处布置,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