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73章 林羽预言李弘寿命,武媚谋后事

医途大唐 第73章 林羽预言李弘寿命,武媚谋后事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李弘身患痨病的消息如阴霾般笼罩着大唐宫廷,武媚和李治心急如焚,四处寻找救治之法,却始终一无所获。林羽作为知晓后世医理之人,也被武媚寄予厚望,多次被召入宫商讨对策。

这日,武媚再度将林羽宣至宫中。宫殿内气氛凝重,武媚神色憔悴,眼中满是焦虑与疲惫,她望着林羽,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林爱卿,弘儿的病情毫无起色,你可有新的办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本宫都不愿放弃。”

林羽心中满是无奈与不忍,他微微低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说道:“娘娘,以臣对后世医理的了解,痨病在当下确实是极为棘手的病症。太子殿下的病情恶化迅速,臣斗胆直言,殿下的寿命或许只能到二十三岁。”

武媚听到这话,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差点摔倒。她的双眼瞬间瞪大,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你说什么?这不可能!弘儿还年轻,他怎么能……” 她的声音哽咽,悲痛得难以继续说下去。

林羽见状,心中一阵酸涩,他 “扑通” 一声跪地,说道:“娘娘,臣也希望这不是真的,但从殿下的病情发展来看,实在不容乐观。臣有罪,无法为殿下找到治愈之法。”

武媚呆坐在椅上,眼神空洞,脑海中一片混乱。她想起李弘小时候的可爱模样,想起他勤奋好学、心怀天下的志向,怎么也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在最初的震惊与悲痛过后,武媚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挣扎。李弘是她的心头肉,是她寄予厚望的儿子,这个消息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武媚明白,作为大唐皇后,她肩负着维护皇室稳定和国家安宁的重任。她不能沉浸在悲伤之中,必须振作起来。她在深夜无人时,独自在宫殿中默默流泪,释放着内心的痛苦。但当黎明到来,她又会重新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坚强的姿态面对众人。

武媚深知李弘寿命将尽的消息一旦传开,必将引发朝堂的动荡和人心的不安。所以,她第一时间叮嘱林羽不要声张此事,将这个消息严格保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她对林羽严肃地说:“林爱卿,此事关系重大,若有半点泄露,必将危及朝堂。你务必守口如瓶。” 林羽连忙跪地应诺。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李弘还是从太医隐晦的言辞和母后强装的镇定中,隐隐猜到了自己的病情。他心中虽有不甘,但更多的是对大唐未来的担忧。

一日,李弘强撑着病体,来到李治的书房。李治看到李弘苍白消瘦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连忙起身迎上去:“弘儿,你身体不好,怎么不好好休息,还跑到朕这里来了?”

李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有要事相商。儿臣已得知自己病情严重,恐时日无多。” 李治听到这话,眼眶瞬间红了,他想要开口安慰,却被李弘打断。

“父皇,儿臣时日无多,心中唯一挂念的便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儿臣仔细思量,认为二弟李贤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且心怀大志,若能立为太子,必能将大唐治理得繁荣昌盛。” 李弘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治,言辞恳切。

李治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说道:“弘儿,你不必如此悲观。朕和你母后定会想尽办法治好你的病。至于太子之位,朕自有考量。”

李弘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明白您的苦心,但儿臣真的希望您能考虑儿臣的建议。李贤熟读经史子集,对治国理政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曾与儿臣探讨朝政,其观点新颖且实用。儿臣相信,他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李治看着李弘坚持的模样,心中既感动又纠结。他深知李弘对大唐的一片赤诚之心,也明白李贤确实有出众之处。但太子之位事关重大,他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弘儿,此事容朕再想想。你先回去好好养病,其他的事情莫要操心。” 李治轻抚李弘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道。

李弘见父皇没有明确拒绝,心中稍安。他再次行礼后,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离开了书房。

武媚开始不动声色地巩固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她频繁召见那些支持她的大臣,与他们密谈。在交谈中,她强调了大唐局势的稳定至关重要,暗示他们要在即将到来的变故中保持立场。对于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武媚则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她一方面给予他们一些赏赐和官职上的晋升,让他们感受到她的恩惠;另一方面,也隐晦地提醒他们,若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将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有一次,她召见了一位在朝堂上颇具影响力的大臣,先是对他的政绩大加赞赏,并赏赐了他一批珍贵的宝物。随后,话锋一转,说道:“如今朝堂局势微妙,本宫希望爱卿能与本宫一同维护大唐的稳定。有些事情,一旦做错,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这位大臣心领神会,连忙表示会全力支持武媚。

武媚决定先暗中试探朝中大臣对太子之位的态度。她以关心李弘病情为由,召见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在交谈中,她巧妙地提及李弘的病情和太子之位的未来。大臣们心中明白武媚的意图,但都不敢轻易表态,只是含糊其辞,生怕说错话。武媚对此早有预料,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臣们的表情和言辞,试图从细微之处捕捉他们的真实想法。有一位大臣在谈及太子之位时,眼神闪烁,言辞闪烁其词。武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这位大臣的态度有了初步的判断。

武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次子李贤。李贤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威望。但她也清楚,李贤性格较为刚强,与一些大臣之间存在分歧。为了让李贤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的太子之位,武媚开始有意培养他。她安排李贤参与一些重要的朝政事务,让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她还为李贤挑选了几位学识渊博、忠诚可靠的老师,教导他治国理政之道。她亲自为李贤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研读经典史书、参与朝政讨论等。她对李贤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肩负起大唐的重任。”

武媚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她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情报网络。她的心腹被派往朝堂的各个角落,密切关注大臣们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大臣之间的私下聚会,还是他们对李弘病情和太子之位的议论,武媚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通过这些情报,武媚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一次,她的心腹得知几位大臣在私下里讨论太子之位的人选,并且对李贤持有不同意见。武媚得知后,立刻思考应对之策,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对这些大臣进行安抚和引导。

武媚深知此事急不得,她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谋划。她一方面继续为李弘寻找治疗的方法,哪怕只有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在暗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为可能到来的太子之位更迭做准备。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开始有一些风声传出,关于李弘病情和太子之位的猜测在大臣们之间悄悄流传。一些心怀叵测之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在这场变故中谋取私利。大唐的宫廷,再次陷入了一片紧张而又微妙的氛围之中,未来的局势充满了变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