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89章 水患当前,力挽狂澜之策

医途大唐 第89章 水患当前,力挽狂澜之策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大唐的山河,在这一年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绝境。黄河流域,炽热的骄阳仿佛要将大地烤焦,数月未曾落下一滴雨。河床干涸,一道道裂痕如狰狞的伤疤,肆意蔓延在河底。原本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如今只剩下涓涓细流,在干裂的河床上艰难蜿蜒。周边的农田里,庄稼在烈日的炙烤下奄奄一息,叶片枯黄卷曲,毫无生机,农民们望着这片毫无希望的土地,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奈。

而在江南,景象却截然相反。连绵不断的暴雨倾盆而下,仿佛天河决堤。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河水漫过了堤岸,如汹涌的猛兽般扑向周边的村庄与田野。房屋在洪水的冲击下摇摇欲坠,瞬间便被无情地吞没。肥沃的农田被浑浊的洪水淹没,即将成熟的庄稼毁于一旦,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这一旱一涝,犹如两把沉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向大唐的经济命脉。关中及河南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深受其害。黄河流域的干旱使得农作物大幅减产,而江南的水患又阻断了粮食的运输通道,无法及时调配粮食进行补给。仓库里的存粮日益减少,百姓们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匮乏困境。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目光呆滞,四处寻觅着可以果腹的食物,饥饿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角落,整个大唐都被这沉重的阴霾所笼罩,亟待一场甘霖来拯救。

关中与河南地区,作为大唐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遭受了重创,庄稼大量减产。仓库里的粮食储备急剧减少,百姓们陷入了饥荒的恐慌之中。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为了一口吃食,四处奔波,甚至不惜背井离乡,踏上逃亡之路。

武媚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深知,百姓乃国家之本,若不能妥善解决此次水患与饥荒问题,不仅会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更可能动摇大唐的根基。于是,她决定亲赴法门寺祈雨禳灾,期望能借助上天的力量,平息这场可怕的灾祸。

法门寺内,香烟袅袅,佛音悠扬。武媚身着素服,神色庄重,一步一步虔诚地走上台阶。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坚定,忧虑的是百姓的苦难,坚定的是一定要为百姓祈福消灾的决心。在大雄宝殿中,她缓缓跪下,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向佛祖倾诉着大唐的困境,祈求佛祖保佑,让雨水停歇,让百姓能够重获安宁。寺内的僧人们也纷纷为她诵经祈福,一时间,整个法门寺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

然而,武媚深知,仅仅依靠祈雨禳灾,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回到宫中后,她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应对之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个个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有人提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仓库中的粮食储备本就不多,难以支撑长久;也有人建议从其他地区调运粮食,可道路因水患受阻,运输困难重重。

就在众人都对眼前的困境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林羽突然站了出来。他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给众人带来了一丝希望。

只见林羽面色沉静,毫无慌乱之色,他的双眸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胸有成竹。他稳步向前,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稳健而有力,然后停在众人面前,双手抱拳,向着皇帝深施一礼,朗声道:“陛下,微臣认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事情,应当是考虑将都城迁往洛阳办公。”

他的声音不高,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让人不禁为之一振。林羽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洛阳位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如今江南地区以及关中、河南等地都遭受了严重的灾害,导致粮食运输变得异常困难。然而,洛阳的水路和陆路都非常畅通,可以成为粮食转运的关键枢纽。”

说到这里,林羽的语速略微加快了一些,似乎对自己的提议充满了信心,“如果我们将都城迁至洛阳,那么从江南运来的粮食就可以先集中到洛阳,然后再从这里转运到各个受灾地区。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粮食的运输效率,还能有效地缓解饥荒的状况。”

武媚微微点头,示意林羽继续说下去。林羽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再者,治理黄河堤防刻不容缓。黄河泛滥,根源在于堤防失修。微臣建议,即刻组织人力、物力,对黄河沿岸的堤防进行全面修缮加固。具体可从各地抽调精壮劳力,按照地段划分责任区,由经验丰富的工匠带队监督施工。使用优质的土石材料,夯实堤基,增高堤身,确保堤坝坚固耐用。同时,设立专门的水利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黄河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巡查堤坝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如此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问题。”

“此外,江南地区水利开发也需重视。此次江南水患,虽有天灾因素,但水利设施不完善亦是重要原因。应加大对江南水利的投入,修建更多的堤坝、沟渠。在水流湍急处修建坚固的堤坝,阻挡洪水冲击;在农田周边开挖纵横交错的沟渠,旱时引水灌溉,涝时排水防涝。同时,组织水利专家对江南水系进行全面勘察,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规划,综合考虑防洪、灌溉、航运等多方面需求,保障江南农业的稳定发展。”

“为解决饥荒问题,可大力推广耐旱耐涝的作物品种。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灾区,挑选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免费发放给农民,并现场指导种植方法。同时,派遣农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此外,加大对受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修复力度,优先修复被洪水冲毁的灌溉设施,确保农田能及时得到灌溉。”

“在粮食储备与调配方面,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加国家和地方的粮食储备量。在各地合理增设粮食储备库,确保储备粮分布均衡。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行为,稳定粮食价格。一旦发现不法商人,立即严惩,没收非法所得,并公开通报,以儆效尤。”

“对于受灾群众,实施紧急赈济与救助。各地官府迅速行动,搭建临时救济点,发放粮食、饮用水和生活必需品。同时,推行以工代赈政策,组织受灾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道路修复等工作,让他们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和食物,既解决生活难题,又能加快灾后重建。”林羽一口气说完自己的建议,目光炯炯地看着武媚和大臣们。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对林羽的建议各执一词。有的认为迁都之事兹事体大,不可轻易决定;有的则觉得林羽的建议切中要害,不失为解决当前困境的良策。武媚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暗自思忖。她深知林羽向来足智多谋,所提建议必定经过深思熟虑。迁都洛阳,虽会面临诸多困难,但从长远来看,或许真能解决粮食运输难题,稳定大唐局势。而治理黄河堤防与开发江南水利,更是关乎大唐未来的百年大计。

思索良久,武媚终于开口:“林爱卿所言,不无道理。迁都洛阳之事,虽需从长计议,但可先着手筹备。治理黄河堤防与开发江南水利,即刻安排专人负责,务必尽快落实。诸位爱卿,大唐如今面临困境,正是我等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之时,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大臣们纷纷跪地领命,齐声高呼:“陛下圣明!”朝堂上,虽然依旧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但因武媚的果断决策和林羽的合理建议,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众人看到了一丝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将在武媚的带领下,在林羽等一众大臣的努力下,全力以赴应对这场水患危机,而他们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将深刻影响着大唐的未来走向,关乎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