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102章 心术洞察与信任裂痕

医途大唐 第102章 心术洞察与信任裂痕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自李治郑重地将辅佐李显的重任托付给武媚后,武媚表面上一副感恩戴德、尽心尽力的模样,可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如同被点燃的火焰,熊熊燃烧,越烧越旺。她深知,在这宫廷的权力漩涡中,唯有掌控更多的信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夜晚,当整个宫廷都沉浸在沉睡之中,月光如水般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武媚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在密室中,悄然施展起那神秘莫测的他心通术。

武媚紧闭双眸,口中念念有词,周身气息流转,仿佛与周围的黑暗融为一体。随着术法的施展,她的意识仿若一缕无形的烟雾,缓缓飘向李治的寝宫。此时的李治,正躺在病榻上,虽已入睡,但眉头紧锁,神色不安,似乎在梦中也在为大唐的未来忧心忡忡。武媚的意识逐渐探入李治的内心世界,只见李治的思绪如同一团乱麻,纠结缠绕。在他的内心深处,虽对武媚委以重任,可那信任的天平,却在不经意间悄然倾斜。李治担忧武媚权力过大,会如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最终威胁到李氏江山的稳固。他暗自思忖,武媚聪慧果敢,手段狠辣,这些年在朝堂上已然积累了不少势力,若日后李显无法驾驭,后果不堪设想。武媚察觉到李治这隐藏极深的心思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犹如被冷水从头浇到脚。她一直以为自己在李治心中有着绝对的信任,却没想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李治对她仍存有这般疑虑。

武媚强压下心中的愤懑与不安,将意识转向李显。此时的李显,正在自己的宫殿内秉烛夜读,试图从古籍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武媚的意识刚一探入,便感受到李显内心的迷茫与压力。李显深知自己即将肩负起大唐的重担,可面对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局势,他心中毫无头绪,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对于武媚,李显虽敬重有加,却也隐隐有些畏惧。他担心自己在处理朝政时,若与武媚意见不合,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毕竟武媚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武媚看透李显的心思后,心中微微一叹,她明白,李显太过优柔寡断,难以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中独当一面,日后自己还需花费更多的心思来引导他。

从密室出来后,武媚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李治不信任的愤怒,又有对李显能力不足的担忧。她深知,自己在宫廷中的处境愈发微妙,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武媚表面上依旧对李治恭敬有加,对李显悉心教导,可内心却在暗自谋划。她开始不动声色地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与一些重要官员频繁往来,暗中拉拢人心。同时,她也密切关注着李治和李显的一举一动,试图寻找机会,消除李治心中的疑虑,同时培养李显的能力,让他成为自己手中得心应手的棋子,以确保自己在宫廷权力斗争中的绝对优势,让大唐的朝堂,真正成为自己施展抱负的舞台。然而,她的这些举动,无疑是在宫廷这平静的湖面上,悄然投下一颗颗石子,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而宫廷中的众人,却浑然不知,依旧在各自的轨道上,朝着未知的命运前行。

武媚一系列暗中巩固势力的举动,终究没能逃过有心人的眼睛。李治身边一位跟随多年、忠心耿耿的老臣 —— 苏定方,他虽已年迈,但目光如炬,对朝堂的风吹草动格外敏锐。一日早朝后,苏定方发现武媚与几位手握重权的将军交谈甚欢,神色间透着几分不寻常的热络。他心中不禁泛起疑虑,暗自留意起武媚的行踪。

经过几日的观察,苏定方确定武媚在有意拉拢军方势力,他心急如焚,深知这对李氏江山意味着潜在威胁。于是,他趁着李治精神稍好的间隙,单独求见。见到李治后,苏定方扑通跪地,神色凝重地说:“陛下,老臣近日察觉武媚娘行为异常,她频繁与朝中重臣往来,似有结党营私之嫌,陛下不可不防啊!” 李治听闻,原本就虚弱的面容上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长叹一声:“朕又何尝不知,只是如今朕身体孱弱,李显尚不成熟,朝堂还需武媚娘辅助,贸然对她下手,恐生变故。” 苏定方急道:“陛下,养虎为患呐!武媚娘心思深沉,若等她羽翼丰满,届时朝堂恐再无陛下与太子容身之地!” 李治沉默良久,摆摆手说:“此事朕自有考量,你先退下吧,切不可打草惊蛇。” 苏定方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领命退下。

与此同时,李显在武媚的教导下,开始逐渐参与更多朝堂事务。起初,他对武媚的建议言听计从,可随着对朝政了解的深入,他慢慢察觉到武媚对权力的掌控欲。一次,李显在处理一件关于税收改革的奏折时,提出了与武媚不同的看法,武媚却言辞强硬地要求他按照自己的意思批复。李显心中虽有不满,但又不敢公然违抗,只能默默照做。事后,李显心中烦闷,找来自己的心腹幕僚商议。幕僚劝道:“太子殿下,如今武媚娘权倾朝野,您若想真正掌权,需徐徐图之,切不可与她正面冲突,以免招来祸端。” 李显无奈点头,心中却暗暗下定决心,要尽快培养自己的势力,摆脱武媚的控制。

而朝堂上的中立势力,如以张九龄为首的文官集团,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也陷入两难境地。他们深知武媚手段厉害,又清楚李治对她的倚重,贸然站队恐引火烧身。张九龄召集同党商议,他忧心忡忡地说:“如今朝堂暗流涌动,武媚娘与太子之间似有嫌隙,我们若不早做打算,恐被卷入这场权力争斗的漩涡。” 有人提议投靠武媚,认为她目前权势滔天,胜算较大;也有人主张支持太子,毕竟李显才是正统继承人。张九龄沉思许久,最终决定:“我们暂作壁上观,等待时机。无论支持哪一方,都需确保我等文官集团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要为大唐社稷着想。”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武媚察觉到朝堂上不同势力的微妙变化,心中冷笑。她加快了布局的步伐,一方面对李治更加体贴入微,试图消除他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对李显的控制也愈发严密,同时加紧拉拢更多中立势力。她深知,这场权力的博弈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谁的手段更狠、布局更精妙,而她,绝不允许自己成为这场斗争的输家。随着各方势力的矛盾逐渐激化,大唐宫廷即将迎来一场狂风暴雨,所有人都将被卷入这场权力的漩涡,命运的齿轮开始加速转动,无人能阻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