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106章 废后之议,朝堂风云起

医途大唐 第106章 废后之议,朝堂风云起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太极殿内,厚重的帷幕将冬日的寒风隔绝在外,可殿中的气氛却比殿外更加冰冷。李治卧于雕花楠木病榻之上,身上盖着明黄色绣龙锦被,却仍难掩他的虚弱。他面色苍白如纸,皮肤紧绷,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干裂,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仿佛每一口气都用尽了全身力气。然而,他的眼神却透着从未有过的决绝,双眸中燃烧着不甘与警惕的火焰,死死地盯着床帐顶,似要将那上面的龙凤刺绣看穿。

这些日子,李治愈发明显地察觉到武媚在朝堂上的势力如汹涌潮水,不断蔓延扩张。朝堂议事时,大臣们的话语中开始频繁出现武媚的意见,官员的任免也渐渐有了她的插手痕迹。身为帝王,李治对权力的掌控有着敏锐的感知,武媚那隐隐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势头,让他如芒在背,日夜难安。往昔,武媚陪伴在侧,曾给他带来许多慰藉,可如今,她对权力的追逐已令李治深感皇权受到威胁。他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大唐的江山社稷恐将陷入危机。经过多日在病榻上的辗转反侧、深思熟虑,李治终于下定决心,要对武媚的势力予以迎头痛击,而废后,便是他计划中的关键第一步。

李治强撑着坐起身子,身后的太监连忙上前,小心地在他背后垫上几个柔软的靠枕。他清了清干涩的嗓子,声音略显沙哑地吩咐道:“去,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积、于志宁几位爱卿进宫,朕有要事相商。” 太监领命,匆匆退下,脚步在殿内的石板地上发出急促的回响。

等待大臣们到来的间隙,李治的思绪如乱麻般纠结。他既期待着这些心腹大臣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共同对抗武媚日益膨胀的势力;又隐隐担忧,担忧大臣们会因武媚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而有所顾虑,不敢全力支持自己。毕竟,武媚这些年在朝堂上长袖善舞,已拉拢了不少势力,稍有不慎,这场废后之议便可能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甚至危及大唐的根基。

不多时,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积、于志宁四位大臣鱼贯而入。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庄重,在殿中站定后,整齐地向李治行礼:“臣等拜见陛下。” 李治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免礼,随后微微咳嗽几声,那咳嗽声在寂静的殿内回荡,透着无尽的疲惫与沧桑,仿若在为大唐如今的困境叹息。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虚弱却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严:“朕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有要事相商。如今皇后武氏,在朝堂上插手政务,权势日盛,长此以往,恐危及我大唐社稷。朕意废后,以保江山稳固,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话一出口,李治便紧紧盯着大臣们的反应,眼中满是期待与焦虑,期待着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焦虑着会遭遇反对的声音。

长孙无忌听闻,神色瞬间一凛,他那饱经世事的双眼微微眯起,犹如一只敏锐的鹰察觉到了危险。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仅仅关乎皇帝与皇后的私人关系,更涉及朝堂各方势力的平衡。他微微皱眉,额头上的皱纹愈发明显,那是岁月与权谋留下的痕迹。思索片刻后,他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废后乃国之大事,需谨慎行事。皇后虽有干预朝政之举,但并无大错。贸然废后,恐引起朝堂动荡,还望陛下三思。” 长孙无忌心里清楚,武媚在朝堂上已拉拢了不少势力,她与众多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贸然废后,这些势力必然会群起反抗,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将不可避免,而自己的家族势力在这场斗争中也可能会受到牵连。长孙家族历经数代经营,在朝堂上根基深厚,他不能轻易让家族陷入险境。况且,武媚手段狠辣,若真的激怒了她,后果不堪设想。

褚遂良紧接着上前一步,“扑通” 一声跪地,膝盖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神色诚恳,脸上满是忧虑,说道:“陛下,皇后陪伴陛下多年,历经风雨,为陛下分忧解难。如今陛下仅凭朝堂之事,便要废后,恐难服众。且皇后背后势力盘根错节,废后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立场相近,他们在朝堂上相互呼应,共同维护着自身的利益与朝堂的某种平衡。褚遂良回想起武媚这些年在宫廷中的种种作为,她的聪慧与果敢令人钦佩,虽然她对权力的渴望日益增长,但不可否认她也曾为朝廷做出过贡献。如今要废后,不仅要考虑朝堂的稳定,还要顾及舆论的压力。而且,武媚在后宫也有自己的势力,一旦废后,后宫也可能陷入混乱。褚遂良深知其中利害,他不想看到朝堂因废后之事陷入动荡,所以言辞恳切地劝谏李治。

李积则站在一旁,宛如一座沉默的山峰。他身着戎装,身姿挺拔,即便在这宫廷之中,也难掩他身上的军人气质。他目光深邃,静静地在众人的言辞中暗自思索。李积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颇高,是大唐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柱。他深知朝堂局势复杂,废后一事关乎各方利益,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旦卷入便难以脱身。他不想轻易卷入这场权力纷争,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自己在军中的地位以及大唐的军事稳定。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在这敏感时刻,他不能因朝堂的权力斗争而让军队陷入混乱。他心中权衡着利弊,沉默不语,试图在这场风暴来临之前,找到一个既能保全自己又能维护国家稳定的平衡点。他明白,无论自己站在哪一方,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所以他选择暂时观望,等待局势更加明朗。

于志宁面露难色,眉头紧锁,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他犹豫再三后,上前说道:“陛下,废后之事,臣以为应慎重考虑。当下朝堂本就局势不稳,若此时废后,恐引发更大的混乱,不利于陛下治理天下。” 于志宁为人谨慎,在朝堂上一直秉持着中庸之道,不愿在这种敏感时刻表明太过鲜明的立场,以免得罪任何一方势力。他清楚,废后不仅仅是皇帝与皇后之间的事情,更是朝堂各方势力重新洗牌的契机。在这混乱的局势中,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众矢之的。他担心自己一旦表态,就会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所以他选择委婉地劝谏李治,希望皇帝能重新审视废后之举,以维护朝堂的稳定。

李治听着大臣们的表态,心中愈发烦闷。他本以为这些重臣会理解他的苦心,支持自己废后的决定,却没想到众人皆是顾虑重重。他微微皱眉,加重语气说道:“朕意已决,皇后的行为已严重威胁到皇权,朕不能坐视不理。诸位爱卿若有良策,可直言相告。” 此时的李治,心中既有对大臣们不理解自己的愤怒,又有对大唐未来的深深忧虑,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的沼泽,孤立无援,却又必须奋力挣扎。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仿佛是命运的鼓点,敲击着众人的心房。一名太监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扑通” 跪地禀报道:“陛下,不好了!皇后听闻陛下召诸位大臣商议要事,此刻正往这边赶来!” 李治听闻,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他没想到武媚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她的眼线遍布宫廷,自己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她的掌控之中。而殿内的大臣们,也都面面相觑,神色各异。长孙无忌微微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叫苦;褚遂良低下了头,不知在思索着什么;李积的眼神依旧深邃,仿佛在这混乱中寻找着出路;于志宁则神色紧张,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一场朝堂风暴,似乎即将来临。武媚的到来,会让这场废后之议走向何方?大臣们又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唐的朝堂,陷入了一片未知的迷雾之中,各方势力在这风暴的中心,蠢蠢欲动,一场激烈的权力博弈,即将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