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113章 魏国夫人赏花与洛水暗流

医途大唐 第113章 魏国夫人赏花与洛水暗流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暮春时节,洛水南岸的牡丹圃本应是游人如织,然而今年的 \"魏紫\" 花期,赏花者却寥寥无几。魏国夫人身着鹅黄缠枝纹锦裙,腰间系着茜素罗宫绦,手持象牙柄牡丹团扇,在侍女搀扶下登上观花台。她腕间的翡翠镯子与凋零的牡丹相映,泛着冷冽的光。这抹绿意让林羽想起三年前剑南道瘴气病患者腕上的玉髓,当时那些镯子都被血痂染成了暗红色。

\"夫人,这 ' 魏紫 ' 开得倒比往年妖冶。\" 侍女指着花丛中一株花瓣呈诡异深紫色的牡丹,\"只是这香气... 有些刺鼻。\" 话音未落,魏国夫人突然捂住口鼻剧烈咳嗽,象牙扇坠在地上发出脆响。林羽站在观花台下,袖中银针微微颤动 —— 这症状与三年前他在剑南道诊治的花粉症极为相似。他注意到魏国夫人裙摆沾着洛河特有的河泥,颜色与牡丹根系周围的腐殖土完全一致,这让他想起《千金方》中记载的 \"土气入血\" 之症。

\"林大人也来赏牡丹?\" 魏国夫人取出怀中苏合香丸,含服后方平喘,\"听说您在研究洛河水质?\" 她颈间的珍珠项链随着喘息轻轻晃动,林羽敏锐地发现那些珍珠的色泽竟与患者咳出的痰块有几分相似。这种珍珠产自洛河蚌类,而他上个月刚解剖过因水质异变大量死亡的河蚌。

魏国夫人的咳喘突然加剧,指尖泛起青紫色。林羽见她喉头急剧起伏却发不出声音,知道这是痰壅气道的危象。《千金方》有云:\"暴喘欲绝者,急以度气之法救之。\" 他不及多想,两步跨上观花台,将夫人平放于汉白玉石案。

\"林大人!\" 侍女们惊慌失措地后退。林羽解开夫人胸前盘扣,露出茜素罗抹胸,腕间翡翠镯与苍白肌肤碰撞出冷光。他屈指成钩,先以 \"凤凰展翅\" 手法推拿璇玑、膻中两穴,却见夫人面色愈发青紫。

\"取紫苏叶!\" 林羽厉喝。待侍女将捣烂的紫苏叶敷在夫人鼻下,仍不闻喘息声。他猛然想起《本草拾遗》记载的 \"以口度气\" 之法,咬破舌尖逼出一丝精血,对准夫人樱唇渡入。

唇齿相触的刹那,林羽尝到苏合香丸的苦涩与血腥气。他双手交叠按压夫人膻中穴,每推按三次便俯身度气,如此反复九次。当第三口精血渡入时,魏国夫人突然剧烈呛咳,咳出一团黑紫色痰涎,其中竟夹杂着金色花粉。

\"快取银针!\" 林羽撕开夫人衣袖,在尺泽、孔最二穴刺入三寸。银针入肉时,他注意到夫人肘弯处有新鲜抓痕,指甲缝里嵌着洛河淤泥。此刻魏国夫人气息渐匀,颈间红斑却愈发明显,形如牡丹花瓣。

林羽起身整理官服,发现自己的衣角沾着夫人咳出的血渍,那血迹在月光下竟呈现诡异的深紫色,与 \"魏紫\" 花瓣如出一辙。他忽然想起《千金方》中 \"血毒互染\" 的记载,意识到刚才的急救已让自己置身险地。

远处武后车架的鸾铃声渐近,林羽将染血的银针藏入袖中。他望着魏国夫人腕间的翡翠镯,突然发现镯子内侧刻着一行波斯文 —— 正是三年前剑南道毒贩使用的标记。

林羽不动声色地将银针探入花丛下的土壤。针体表面附着的金色绒毛在阳光下泛着虹彩,与《千金方》中记载的 \"毒花粉\" 特征完全吻合。更令他心惊的是,花丛中飞舞的蜜蜂腹节泛着金属光泽,这分明是《本草拾遗》中记载的 \"采毒蜂\"。这种蜂类只会在含有乌头碱的花丛中出没,而乌头碱正是剑南道瘴气病的主要毒素来源。

\"回夫人的话,\" 林羽将银针收入袖中,\"这 ' 魏紫 ' 的紫色,怕是洛河底的腐殖土染就。\" 他指着花瓣上的金色绒毛,\"这些花粉,与三年前剑南道瘴气病人体内的过敏原极为相似。\" 话音未落,魏国夫人的手突然顿在半空,珍珠项链的搭扣应声而断。林羽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暗红色的环状疤痕,那形状与洛河特有的寄生螺完全一致。

远处传来武后车架的鸾铃声,太液池中的莲花随波荡漾,泛起诡异的暗紫色。林羽望着池中倒影,忽又想起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的诗句,暗自心惊。他知道,这池莲花正是用洛河淤泥培育,而武后即将饮用的莲花露,很可能含有同样的毒素。

回宫的马车上,林羽将银针在月光下反复端详。针体表面的金色绒毛在月光下泛着七彩光晕,与《千金方》中记载的 \"毒花粉\" 描述完全吻合。他忽然想起患者咳血时,曾有血珠溅在牡丹花瓣上,瞬间将花瓣染成黑色,恰如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的诗意被血色浸染。这种现象印证了他的猜想 —— 花粉中的毒素与血液中的铁元素发生了剧烈反应。

\"停车。\" 林羽掀开轿帘,望着天津桥上火树银花的夜景。洛河水面倒映着两岸灯笼,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他取出药瓶,将研磨好的薄荷与紫苏撒入河中,水面顿时腾起青烟,惊起夜栖的白鹭。此情此景,恰似张籍 \"洛阳城里见春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的意境,只是这春风中裹挟着花粉的腥味。青烟散去后,他看见河底沉着数十具白花花的鱼骨,这些鱼正是饮用了含有毒素的河水而死。

回到太医院,林羽在《花粉症治要》中写道:\"取嵩山薄荷与洛河紫苏,配春水煎煮七时辰,成去敏汤剂。辅以九针透穴之法,可解花粉之厄。\" 他将药方封入密函,命药童送往韩国夫人府邸,同时在密函夹层中藏入一张水文图,图上题着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的诗句。这张图暗藏玄机,诗句的每一个字都对应着洛河污染的关键节点。

更深露重时,林羽站在紫微城阙上,望着洛河方向的火光。那是韩国夫人按他的指示焚烧病株牡丹,袅袅青烟中,隐约可见金色花粉随烟消散。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当牡丹花香与过敏之症交织,东都洛阳的春天,注定要在血与火中绽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