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119章 宫闱密信与朝堂暗流

医途大唐 第119章 宫闱密信与朝堂暗流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太极殿内,李显遵照武媚的旨意,日夜守在李治的病榻前。表面上,他一副孝子模样,眼神中满是对父亲病情的担忧,时不时为李治擦拭额头的汗珠,或是轻轻调整他的卧姿。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李显内心却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万分。他深知父皇病情危重,时日无多,而自己虽贵为太子,如今却被母亲困在这太极殿内,如同笼中鸟,对朝堂局势的变化一无所知。

李显一边为李治掖好被角,目光不自觉地落在父亲日渐消瘦、憔悴不堪的面庞上,思绪不由自主飘远。往昔,父皇李治总是带着期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显儿,身为皇室子孙,李唐江山未来便要交付于你。这天下,是祖宗辛苦打下,你需守好基业,让百姓安居乐业,使我李唐国运昌隆。”李显记得,父皇说这话时,目光坚定,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眼神仿佛能穿透岁月,看到李显未来登基治国的模样。

回想起这些,李显内心五味杂陈。他自认为平日里也算勤勉,努力研习经史子集,试图从历代帝王的治国之策中汲取养分,期望能不负父皇所托。处理一些皇家琐事时,他也会借鉴父皇的手段,力求公正妥帖。可如今身处这太极殿,面对父皇每况愈下的病情,以及母亲武媚强势的掌控,他越发觉得自己的努力好似杯水车薪。他暗自思忖,自己虽有满腔抱负,一心想按照父皇的期望,成为一代贤明君主,可如今连朝堂局势都无法洞察,又谈何守好江山、让百姓安康?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趁着值守的侍卫换岗,李显悄悄将自己的心腹太监叫到身边。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偷听后,从怀中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密信,塞到太监手中。“这封信,你务必想尽办法,亲手交给太子妃,记住,此事干系重大,绝不能让任何人察觉。”李显压低声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与期待。

那名太监神色紧张而又谨慎,他微微颤抖着手,从对方手中接过了那封至关重要的密信。只见他双手捧着密信,仿佛这小小的纸张承载着千钧之重一般。接着,他极其小心地将密信轻轻折好,然后缓缓地、一点一点地把它塞进自己宽大的衣袖里,确保不会有丝毫暴露的痕迹。做完这些后,太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着眼前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行了一个大礼。他低着头,声音压得极低,就像是生怕被旁人听见似的,轻声说道:“太子殿下请放心,奴才就算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定会不辱使命完成您交代的任务!”话音刚落,太监不敢再有片刻耽搁,他迅速抬起头来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之后,便如同一只灵活的夜猫一样,弯下腰去,脚步轻得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借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无声地融入了宫殿那幽深黑暗的阴影之中,眨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太子妃正焦急不安地在自己的寝宫里来回踱步。她美丽的面庞此刻布满了忧虑之色,一双秀眉紧紧蹙在一起,心中满满的都是对自己的丈夫——太子殿下以及公公病情的深深牵挂与担心。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向太子妃行礼后,将一封密信呈递到了她的面前。太子妃先是一愣,随即便意识到这封信可能关系重大,于是她急忙伸手接过密信。当她看清信封上熟悉的字迹时,心头不由得猛地一颤,一种不好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她来不及多想,连忙挥手示意身边伺候的宫女们都先退下去,待众人离开房间并关好门之后,太子妃才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信纸抽了出来。

展开信纸,李显那熟悉的笔迹跃然纸上。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打着太子妃的心弦。李显在信中详细地描述了李治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提到了武媚如何对他加以种种限制,使得他在处理朝政之事上处处掣肘。更让人揪心的是,李显在信的末尾处隐隐约约地流露出对于未来局势发展的深深忧虑之情。太子妃逐字逐句地读完这封信,脸色逐渐变得异常凝重起来。她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情绝对非同小可,如果不能妥善应对,后果必将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太子妃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要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给远在宫外的父亲,以便共同商议对策。

第二日清晨,太子妃早早梳妆完毕,以探望父亲为由,匆匆出了宫。太子妃的父亲接到女儿的密信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深知上官仪、褚遂良被贬之事在朝堂上留下的余波未平,许多大臣心中对武媚的专权早已不满。如今李治病重,太子又被限制,正是朝堂局势最为微妙之时。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开始与几位关系密切的大臣联络。他们选择了一处隐蔽的府邸作为会面地点,避开了皇宫和朝堂的眼线。在那昏暗的密室中,几位大臣围坐在一起,传阅着李显的密信,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凝重。

“如今陛下病重,太子被禁,武后独揽大权,这局势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过不利。”一位大臣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不错,想当初上官大人、褚大人一心为国,却被武后贬黜,如今我们若不早做打算,恐怕朝堂就要被武后彻底掌控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满是愤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愈发深入。这时,一位年长且威望颇高的大臣轻咳一声,沉声道:“诸位,依老夫之见,当下救太子出宫才是重中之重。太子一日被皇后控制在太极殿,我们便一日无法有所动作。只有太子脱离皇后掌控,我们才能以太子之名,号召忠义之士,举事夺回朝政大权。”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位年轻些的大臣急切问道:“那依大人之见,我们该如何救太子出宫?太极殿守卫森严,皇后又防范甚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长大臣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可从守卫入手。听闻太极殿的守卫中有一部分是太子昔日旧部,对太子忠心耿耿。我们可设法联系上他们,许以重诺,让他们在关键时刻里应外合。我听闻,有个叫赵虎的小队长,曾在太子狩猎时救过太子一命,对太子感恩戴德。可以先派人暗中联络他,告知太子如今的困境,承诺事成之后,加官进爵,赏赐良田美宅。”

另一位身形魁梧的武将接口道:“我麾下有几个身手敏捷的死士,可乔装成宫中杂役,在换岗之时,混入太极殿。他们擅长隐匿身形,能趁乱接近太子。只是进入之后,如何与太子接头,还需细细谋划。”

一位文官模样的大臣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地说:“可让太子在窗台上放置一个特定物件作为暗号,比如一个雕有龙纹的玉佩。死士见到暗号,便在附近隐蔽处轻敲三下墙壁,太子听到暗号,再找借口支开身边侍奉之人,与死士会合。”

又有大臣提出疑虑:“可若是消息走漏,被皇后知晓,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这时,一直沉默的一位谋士模样的人开口了:“传递消息之事,需格外谨慎。每次联络,都用密语,且尽量减少书面信件往来。可在城外的一座破庙里设置联络点,双方各派绝对信得过之人,在特定时间接头。若有紧急情况,便在庙前的老槐树上挂一个红灯笼作为警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勾勒出一个详细的营救计划,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力求万无一失。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武媚安插在朝堂的眼线看在眼里。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然朝着他们张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