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七零年代致富记 > 第四十章 打算

七零年代致富记 第四十章 打算

作者:天麻虫草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03:24:52 来源:小说旗

“进来。”

“辛主编,我收到一篇非常好的小说稿件以及三首质量很高的诗歌。”谢雨敲响了主编的门,听到主编叫进后,她推开门,手里紧握着张秋瑞邮寄过来的文稿,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她快步走到辛主编的办公桌前,轻轻地将文稿放在桌上,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辛招见谢雨这副模样,她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前倾。

她知道谢雨眼光独到,对于文学作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如果是一般的稿件,不会让谢雨这么兴奋的,应该是这稿件超出了她的预期了。

“哦?是吗?快让我看看。这都小二十万字了,一时半会也看不完。

等我看完了再说了。”辛主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她伸手拿起桌上的文稿,轻轻翻开小说稿件的第一页,见有不少页后,大概判断了一下字数,知道没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是看不完的。

“主编,投稿的小说,不仅仅是真实事件改编,还是我们本地人投稿的。”谢雨离开之前,扔下这话。

“我知道了。”辛招头也没有抬。

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眼神中透露出对故事情节的沉醉与思索。

这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

期间,办公室内静悄悄的,只有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为这沉浸在阅读的世界添了几分生动。

此时‘咕咕’不适宜的响声响起来了。

辛招不由得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桌上的闹钟,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肚子已经在抗议。

她合上手中的稿件,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既有满足也有思索。

这篇小说,确实如谢雨所说,非常出色。

它不仅仅基于真实事件改编,更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沉浸进去,担心主人翁的命运。

匆匆忙忙的吃完饭后,辛招拿起那三首诗歌,准备继续审阅。

与小说不同,诗歌以它独特的韵律和意境,给了她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这三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每一首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直至下午五点多后,辛招这才完成稿件的审阅。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心中充满了感慨。这篇小说和这三首诗歌,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让她对本地文学创作者们的实力刮目相看。

“谢雨,我刚看完你推荐的小说和诗歌,真的很不错。

特别是那篇小说,情节紧凑,人物鲜明,情感真挚,让人印象深刻。

你回信给潇湘晴空,我们杂志社给予发表的。

你立刻排版、审核、校正,争取在这期的报刊连载这本小说和三首诗歌的。”辛招心中有决定后,她打开办公室门,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赏的吩咐谢雨道。

“辛主编,这稿费如何算的?”谢雨高兴的问道。

“诗歌一行七毛,小说千字三块五块了。”辛招沉吟了片刻,便定下了张秋瑞的稿费。

原本新人投稿的稿件,过了审核要发表的话,基本上都是千字两块的,写的极好,也都是千字三块,给潇湘晴空千字三块五,这是看在投稿人是本地人的份上,多给我五毛钱。

“好,我这就回信去。”

.........。

张秋瑞的稿子被看中给与连载登刊,她也不知道。

在家里面待了五天的时间,第六天也不打山之后,张文民还惦记着他们种植的蘑菇,和张秋瑞、明琪两人一合计就决定在六号早上吃完早饭回县上了。

“咦!你们怎么今天就回来了?”一大早回到县上租借的平房,余洋看到他们三人有些惊讶,按照之前说的,他们三人应该明天才会回来。

张秋瑞笑着解释道:“三嫂,我三哥惦记着咱们的蘑菇,怕它们在没人照料的情况下出了什么问题,所以就提前回来了。

还有,因为去年闹灾了,山里头的野兽少了,没有收获多少猎物,大队就提前结束打山了,我们就回来了。

三嫂,这几日就辛苦你过来帮忙了,这几日这些蘑菇长势如何?”

“第一批的蘑菇采摘了一次后,这几日又长了一批出来,而且长的很快的,我看明日就能够摘了。

第一批蘑菇也长成了,可以第一次采收了。

第三批蘑菇的话,长势更是喜人的,不仅仅长的多,长的快的,也有老大的一朵,也能够零零散散的采摘下来了。

我估摸着,这次采摘的蘑菇应该会有三十多斤的。”说道蘑菇的事情,余洋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她领着张秋瑞、张文民和明琪走进蘑菇棚,那股淡淡的菌香瞬间包围了他们,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你们看,这一朵朵蘑菇,多像一把把小伞。”余洋指着那些密密麻麻、形态各异的蘑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张秋瑞仔细观察着,发现这些蘑菇确实如余洋所说,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品质上乘,每一朵都饱满圆润,色泽诱人。

“明日采摘下来,继续拿到黑市卖吗?后续等第三批蘑菇彻底的长成了,隔七天咱就能够收上大几十斤蘑菇下来,黑市怕会吃不下咱家的种下的蘑菇吧?”张文民想到这儿,顿时愁了起来。

“目前来说,县上黑市能够吃下咱种的蘑菇,后续越来越多,市场肯定会饱和,甚至还会拉低卖价的。

我的意思是,后续可以拉倒市里面黑市去卖,市里大,人口众多,有钱也多,就喜欢吃这些稀罕玩意儿。

我想过了,咱们得逐步扩大销售渠道,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县上的黑市虽然暂时能消化我们的蘑菇产量,但长远看,风险不小。一旦市场饱和,价格下滑,咱们辛苦种植的成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市里面的黑市,确实是个值得尝试的新方向。那里人口密集,消费能力更强,对新鲜、独特食材的需求也更大。咱们的蘑菇,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是上乘之选,绝对能在那里找到一席之地。

不过,去市里卖蘑菇,也得讲究策略。

首先,得摸清楚那边的市场行情,了解哪些品种更受欢迎,价格走势如何。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派个人去市里探探路,摸摸底细。”张秋瑞也想过后续蘑菇售出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