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七零年代致富记 > 第六十八章 《解忧杂货铺》

七零年代致富记 第六十八章 《解忧杂货铺》

作者:天麻虫草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03:24:52 来源:小说旗

“好了,开饭了,菜都要凉了。”张二成见一家子和睦,儿女子孙成群,都在身旁,张二成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辈子他别无他求了。

“吃饭吃饭了。”周桂花也笑着道。

“爸!我敬你杯。”

“小姑,你炒的红烧肉好好吃。”

“好吃!太好吃了。”

一家子开开心心的过了一个年了。

他们这儿也不兴过年吃饺子守岁的,吃完年夜饭,聊聊天吃吃过年准备的果子,十点多的时候,各自去睡觉了。

至于放烟花什么的,他们生产大队根本就不存在的。

大年初一,张秋瑞并没有被鞭炮吵醒,这个年头很多人吃不饱饭的,一般都是年三十祭祖或是拜菩萨的时候,打上一卦鞭炮,竖房梁以及结婚的时候,会打上鞭炮,其他的时候,都不会花闲钱去买这些东西的。

年初一,吃完饭后,张家一家子也没有去拜年什么的。

张二成和周桂花爸妈、哥姐都不在了,也没有长辈,自然是不用去拜年。

至于去生产大队其他队员家拜年,那也不存在的。

进屋拜年了,你不得拿出东西来招待人的,这年头东西都不够自家吃的,哪里还够外人吃喝。

要是在路上遇上生产大队的人,笑着说句新年好就了事了。

大年初二,按照习俗,出嫁的女儿要回门。

三个哥哥嫂嫂也收拾东西,回娘家去了,张秋瑜、张秋瑾姐妹两人也会在大年初二回来,这日一大早,周桂花起来准备今天的吃喝。

等招待完张秋瑜、张秋瑾姐妹两人吃完晚饭之后,周桂花带着张秋瑞、张明琪两人回县上去了。

县上还种植着蘑菇,他们回家两日,都没有人照看浇水的,周桂花担心会影响蘑菇的生长,也不愿在家多休息一日,等张秋瑜、张秋瑾姐妹两人走了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回县上去了。

休闲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

很快就来到开学日,也进入初一下个学期了。

开学的前两日,张秋瑞也把《解忧杂货铺》这本小说写完,抄写了一遍,邮寄给人民文学了。

至于不中稿,张秋瑞根本就没有想到。

《解忧杂货铺》在后世是一本广受欢迎的畅销小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读者。

后世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了。

今年七六年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九月就该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了。

大学她一定要读,至于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张秋瑞早有想法了。

既然后世看过这么多小说、电影,脑海里面又清晰的记得,她不想浪费这份馈赠,想读编剧专业,将来投身于影视行业。

........。

京城,人民文学。

催梁是人民文学的一位责编,人民文学复刊后,还没有多少作家知道,所以投稿的作家寥寥无几,收到投稿的,基本上是他们之前约稿的作家邮寄过来的。

这日,催梁从门卫拿回来今日的信件,他先是一一的查看邮寄人的姓名,见到是熟悉或者是有点印象的作家,他会单独的挑出来放在一旁,率先查看。

其他的则是最后再看的。

“咦!是潇湘晴空的。这么厚,难道是长篇小说?待会第一个再看。”催梁看到潇湘晴空的信件后,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了一丝惊喜。

潇湘晴空,这位在文坛上虽不算大红大紫,也只写过三篇小说,两篇中篇、一篇长篇,但其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总能触动人心,是催梁颇为欣赏的一位作者。

特别是第三篇《父母爱情》,让催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共鸣,有种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经历了那段平凡而又深刻的岁月。

“《解忧杂货铺》这是写什么类型的小说呢?”等整理好信件,催梁倒上了一杯茶水,撕开潇湘晴空的信件,他坐下来慢慢的阅读。

随着阅读下来,催梁逐渐被小说深深吸引。

催梁发现《解忧杂货铺》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个独立的故事,而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责任与救赎。

书中人物之间的命运交织,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让人在感叹命运无常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善良。

特别是当催梁读到那些关于梦想、爱情、家庭与事业的抉择时,他不禁回想起自己曾经面临过的困境与抉择。

“太好看了。独特的叙述的手法,把几个小故事巧妙地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

潇湘晴空心思细密,故事掌控能力极强。”催梁看完后,他一脸惊喜的站了起来。

随后快速的往主编的办公室走去,敲响门,听到让进去后。

催梁迫不及待的打开门,一脸激动的朝张光年道:“主编,潇湘晴空来稿了。

我刚刚看完,写的很好,不是伤痕文学,也不是悬疑推理,反而有点像是奇幻、励志的小说。

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的。”

“哦,我来看看。”张光年见又一个约稿的作家回信了之后,他脸上露出笑意出来。

他们约稿的作家,至今有八人回信,带上他们新写的稿子,并且都审核过,待登刊了。

潇湘晴空则是第九人。

张光年接过催梁递过来的稿子,仔细地翻阅起来。

纸张间散发出的淡淡墨香,让他不由自主地沉醉于文字构建的世界之中。

潇湘晴空的文笔细腻而富有情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让人读来颇受触动。

张光年一边阅读,一边在心中的天平上默默为这篇稿件加码。

一个体育运动员,面临是否放弃集训陪伴身患癌症的男友的选择。

一个在梦想和现实间徘徊的音乐人,最终为了救人而牺牲。

一个面临家庭巨变的少年,挣扎在亲情与未来之间。

三个现代的小偷,误入杂货店后成为信件的回复者,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还穿插了杂货店的历史和孙女晴雅的成长故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美好,张光年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