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七零年代致富记 > 第七十四章 香江在内地打的广告

七零年代致富记 第七十四章 香江在内地打的广告

作者:天麻虫草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03:24:52 来源:小说旗

“重金诚聘词曲,价钱不上限,根据质量而定。

联系地址,香江xxxxxx,联系人:程淑芬。”

七零八零九零的香江,可谓是是音乐创作的黄金时代,影视行业更是有东方好莱坞之称,遍地黄金,卧虎藏龙的存在。

看到这则广告的张秋瑞心中顿时有了计较了。

后世她听过不少粤语歌、国语歌、英语歌甚至是韩语、日语歌曲都听过不少,很多歌词她都记得,旋律也铭记于心的。

只要会五线谱,她就能将这些记忆中的旋律与歌词转化为实际的创作。

钱她现在不缺,但是不代表以后不缺钱,更何况她大学之后要读......,所以到时候就要花不少钱干某些事情。

现在就搭上香江这条路,赚钱的同时,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借着程淑芬的手,把她自己写的小说在香江出版的。

香江稿费算法,可不是和内地这般,按照千字几的算法,而是按照版税算计稿费。

也就是说,一本书如果能畅销,那稿费将是天文数字,远比她在内地能赚到的要多得多。

程淑芬在香港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举办过邓丽均、许冠结、罗闻等人的演唱会之外,后面还挖掘了梅燕方、张国容等人。

只要和程淑芬搭上了线,以后香江这条路就稳了。

现在张秋瑞想着抄那几首歌给程淑芬,还有学习乐曲知识。

........。

京城,人民文学。

“主编,我们复刊的第一期杂志卖爆了。

现在才三月半的时间,就卖出去了三万本了,现在各地还在陆续下订单不说。

读者来信超过了两千封了。”这日,催梁朝张光年汇报复刊的销量,他一脸喜色。

“我查看了一些读者来信,十之五六是对《解忧杂货铺》这篇小说的赞叹和讨论的。

看来,我把复刊的第一篇小说放在第一页连载做的决定是没错了。”张光年脸上难得露出笑容出来。

他们人民文学复刊算是打响了了。

“还有不少读者,想要后面这一期,让咱们杂志社把《解忧杂货铺》的内容给全部放出来的。”

“这个不用管,按照之前的安排分三期连载的。

另外,继续写信给潇湘晴空约稿,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看潇湘晴空能不能够再写出长篇精品之作出来,接替他的完结之作后面刊登。

还有盯紧点印刷厂,各地供货一定要供应上。”张光年吩咐催梁道。

“好,我这就去。”

........。

京城,人民文学。

“谢雨,你看了潇湘晴空登刊在人民文学的小说没有?”

“主编,我看了,居然不是伤痕文学也不是爱情故事。

写的很好,温暖治愈人心,又很励志,感觉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穿透寒风,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潇湘晴空的这部作品,特殊的叙述手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谢雨说到潇湘晴空的新作后,她双目放光。

只是可惜没有在他们杂志社刊登。

“继续写信和潇湘晴空约稿。

潇湘晴空出道虽然不足一年时间,从几篇小说写作来看,伤痕文学、爱情文学、励志奇幻文学都是她涉足的领域,写作类型面很广。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写了四篇小说。

这四篇小说足足有六十来万字了,这产量与质量并存的创作力,实在令人惊叹。”辛招对于潇湘晴空展现出来的才华充满了赞赏与期待。

她知道,像这样才华横溢的作家,是杂志社不可多得的宝藏。

“主编,我会继续与潇湘晴空保持联系,争取能够约到她的新作品。”谢雨认真地点了点头,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

“后天咱家就要建房了,老二家的,你和我回大队去帮忙了。

重活不会让你干的,就帮着做饭给建房的人吃。这儿没人带明朵和明霞了,明儿一块带回去。

老二、老三,你们两人要是休息的话,也回家搭把手,帮寸着。

明琪、秋瑞、老三家的,这儿种的蘑菇就交给你们了。”这日一家子吃完晚饭之后,周桂花交代众人道。

“妈!厨房我买了些番薯、土豆、玉米面、大米还有几块肉,明儿你们回家就带一些回去,能够搬多少算多少了。”张秋瑞知道大队给他们家建房的青砖大瓦给批下来了,这些日就该回去建房了后,她在交易超市里面买了不少吃的东西放在厨房,就是为了今天。

生产大队队员家中建房,一般都是选在闲农的时候建,这样也不会耽误农活,请生产大队队员建房,不仅仅要包他们吃喝之外,另外还要付五分钱一天的工钱。

“你买了很多?”周桂花听小闺女这话,顿时问道。

“也不是很多,番薯、土豆、玉米面、大米大概百来斤。”张秋瑞说的轻描淡写的。

周桂花听到耳中顿时吓了一跳,要知道粮食虽然不像去年那样紧缺,但每家每户也都是算计着过的,能有个七八分饱就不错了,张秋瑞一出手就是几百斤吃的,可不是吓了周桂花一跳了。

“你这孩子。米面要票的,你哪里来的多么多票的?”周桂花有些责怪地说道,但眼神里却满是欣慰,她知道小闺女这是心疼他们,想让他们在建房的时候能吃得好一些。

“妈,这怎么能叫浪费呢?咱们家建房是大事,请人帮忙哪能亏待了人家?再说,这些粮食吃不完,可以留着以后吃。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张秋瑞避重就轻道。

“妈,咱家建房我可能腾不出手回家帮忙了。”这时,张文富出声道。

“咋了?农业局培育的蘑菇出了什么岔子不成?”周桂花一听,顿时担心的问了起来。

二儿子好不容易在农业局当上了顾问,一个月下来大三十块钱,比老三的工作还要体面的,要是出了岔子,那可真是要命的事儿。

周桂花心里七上八下的,眼睛紧盯着张文富,生怕错过他脸上的任何一个表情,就等着他回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