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心相之天界唐史 > 第18章 太平青囊

心相之天界唐史 第18章 太平青囊

作者:澹海清流庄斯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06:11:14 来源:小说旗

天宇琅嬛一共七层,并不是说它是一个分着七层的建筑。其实这里有十几座山峰,各自高低错落在云海之间。按照金银铜牌的许可,朝廷的各级官员,皇子皇女的君府人员,都可以借阅其中无数的典籍藏书,去相应山峰驻留阅览。这就是前六层。

群山之中,还有一个只见山体不见顶峰,常年隐藏在云层之上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古老而庄严的殿阁,也是天宇琅嬛的顶层。

正殿不高,总共四层,气派端庄严肃。殿里柱头包浆,华拱落漆,四橼有力,驼峰坚硬。显然少人维护,却依旧十分硬朗的样子。

两侧厢房,也是雅致安宁。左右各有三间雅室供人休息,所需物品一应俱全,都是些朴素质雅,上了年岁的古物。

正殿四层的十六间静室,均匀分布没有区别。各自一张桌几,一炉清香,连墙面布置也没有不同。

此时,二层某间内室里的庄清云,正走到正位的背后,把一片玉牌放置在古桦木架子托着的玉台之上。

两玉合并,霎时间形成一个传送门,他熟练地走入又很快地走出,只是手中又换了几卷经书。

这是他在这里第七个年头。

自从天君四殿下李为善府里出来,本来只打算先花个十日,迅速地扫视一下经书,寻找“九转金丹”或者其他可以拯救漫天道人的方法信息。没想到,一卷接着一卷,他生生苦读了六年多的时光。

六年多里,他总共出去过一次半。半次是在天宇琅嬛的门口接受了册封,正式被授予天朝正七品上的品衔。职位是翰林院侍读学士。他这个二甲第三名被册封了一个和一甲前三一样的品衔,只是略低于状元,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要是换个别人肯定要开心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他恭敬地拜过天尊,谢过特意跟着传旨内侍官及吏部郎中来的李为善之后,一声不吭转头回到了琅嬛。唯一让他感到有一丝开心的,是他还兼着天君府侍读的工作,这样就不用每日去翰林院供职了。

唯一一次正式出门,是去参加凌烟阁册封大典。新进的进士科前六名进士以及明经科一甲前三都特别受邀列席。尽管他们九人只能站在当初庄清云搞鬼捉弄李泰褒的天梯之上恭候观礼,并没有资格进入大堂,但对于第一次来到宫城腹地的其他八人已经是极为难得,甚至发生了明经科的榜眼因为太过激动而站不住晕厥过去的事。

隆重宏大的仪式完全无法打乱庄清云的心,看上去和其他八人差不多一样木讷,只因此时,他正在心中默默背诵反复琢磨一卷经书。只有在二十四功臣册封的名单传下来时候,听到李卫公作为军方第一人只排名第八,军职第二的位置,让他稍许意外。还有就是前不久殿试时候,还只作为自己师父天元神君的副手,主持具体事务的萧雨,突然升了半级从银青光禄大夫升为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并且名列二十四功臣之列,让他感到了一丝诡异。

但此时庄清云的心,根本不在乎这些官场上的是是非非成败得失。他的心中只有一部经典,和师父传给他的《指玄经》同出一门,《清虚无上真经》的另一部分内容—《太平青囊书》。

庄清云自进入天宇琅嬛之后,先借阅的就是《南荒本纪》和《南荒异域录》。两书合称《南荒实录》,记载了天朝及周边各国各部族的风土人情,奇珍异宝,轶事传闻。

没多久他就找到了关于“九转金丹”的信息以及它的功能替代品,同时也是制作它的核心成分—“九叶灵芝”。

然而还没开心多久,就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算找到了“九叶灵芝”,自己也无法将它带回。此物,随天地所生,养阴阳之气,五行其中,风雷相合。如果不得滋养之要领,就算把它送给自己,它也会因木而焦,遇水而化,火枯金锈,并土成泥。阴阳失其功,风雷乱其效。总而言之,养不得法的话,有缘也是无份。

要掌握滋养此物的方法,只有掌握太上道祖传下的四本经书之一的《清虚无上真经》,以通灵玄气包围它,才谈得上滋养培育。而此书和其他三本一样,真迹根本无处可寻。流传下来的只有太上道祖的弟子,几个上古道君各依所学记录的八部经书。南荒朝廷,收有的残卷包含了其中五部。所幸收录最全最完整的正是传自《清虚无上真经》的这部《太平青囊书》。

加上师门秘籍《指玄经》,只要再学通了《太平青囊书》,多加修炼后,他就能几乎完全领悟正本《清虚无上真经》,从而达到真正天人合一的混元道果境界。当然此时的庄清云根本不知道,也没想过那么多,现在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这整部共一千三百本经书全都掌握,至少背也要先背下来。

足足五年日夜不休的理解和强记,幸得有《指玄经》的底子,庄清云自第六年起就开始了运用经书中的奥义,修炼已经习得的道法。他慢慢地领悟到师父那两年里每天给他讲的道理。才一年时间不但把师兄们断断续续指点过他的“天元八剑”中的后三剑完全掌握,就连没有人和他说过的,最后两剑也被他悟得七七八八了。

“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而,四时而。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

因为对《指玄经》的理解突飞猛进,以及对《太平青囊书》里功法要领的勤修苦练,庄清云本来自觉境界提升不少。两年前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觉丹田空虚饥渴难耐,潜意识里让他去寻找灵药滋补。无底袋里本有的天元丹,不到一个月就被他吃光了。又想起还有昊元神君给他的昊元金丹。也没多想,一颗整粒服下,足足花了他半年才消化完。可没多久又觉得丹田饥饿依旧。接着又服用了一粒。

第二粒的吸收用了三个多月。之后几乎每一二月就用一颗,一眨眼八颗金丹下肚,丹田饥饿之感才逐渐消失。谁知第九粒金丹被他习惯性服下后,直到前个月才勉强化开。这时他才想起昊元神君给他的时候说过,这金丹是金仙修行提升修为使用的。哪怕用功得法,至少需要上千年吸收消化这些金丹。而他短短两年里就吃了九粒。现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粒怎么都不敢用了。

因为并没有经历当初结丹,结婴或者渡劫这样的事情,吃完这些金丹的效果到底怎么,他也吃不准。既然没什么特别感觉,他也没太当一回事。

这一天,当他正在默念心诀,并着界灵石的神效,修习一门自创的招式时候,室内的传音符大响。听音色频率,是最高级别的警告,知道出了大事情。

天宇琅嬛入口,七师兄纯阳道人施相厦看到庄清云不急不慌地过来赶紧上去几步,刚要开口说话,发现他的修为境界异常,脱口而出关心起来,“伯阳师弟,你的修为?”

他还以为自己修为提高被师兄看了出来,“师兄,修为的事,我从来都是稀里糊涂,搞不清状况的。晚些等我问了师父,我们再说,好吗?看你如此着急过来,想必有事发生。你先慢慢道来。”

“嗯,你没不舒服就好。说正事,五皇子齐国天君李佑起兵谋反。天尊着四殿下李泰褒并神君徐世功奉旨出征。命九殿下李为善并大将军李道宗,统领京畿内外及皇城防务。九殿下特意派人来宗门,招你去京畿道大营参赞用事。”

庄清云虽然有翰林学士君府侍读的身份,却一天正经班没有上过。翰林院从不找他,一直以为他在天君府。天君府有李为善的庇护,更纵容他在琅嬛苦读。府里每日的经讲,自有师侄应天道人替他,每年四次的季讲,不是师父天元神君亲自出马,就是几个师兄弟轮流相助。好处是整个天元门下和李为善的关系都是十分融洽。坏处是这次天尊下旨李为善和皇叔李道宗统领皇城防务,无论是功劳还是重担,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庄清云。

天元神君袁乘风是礼部尚书,镇压谋反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算他的分内之事,从李为善那听到这个消息,他忧国忧民的心性怎么不急。一方面立刻指着在身边的弟子施相厦去天宇琅嬛找庄清云,让他协助李为善。自己也整理了朝服,急急往政事堂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