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心相之天界唐史 > 第122章 养敌之说

心相之天界唐史 第122章 养敌之说

作者:澹海清流庄斯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8:00:09 来源:小说旗

等他被尉迟敬客气地留饭后,再到李卫公府中,已经是下午时分。而在门口接他的人中,一个器宇轩昂的青年真君,不用猜也知道,必是尉迟敬的儿子尉迟琳。

“希夷神君。里面请,老师等你很久了。”尉迟琳环手笑着对他施了下属礼。

“世兄,请!”

进入内堂,庄清云依弟子礼拜见了李卫公,才在客席坐下。

“德恭圣君和你说的事晚些再说。清云,我要先问你一个问题。”李卫公一脸深深的暮气,和刚刚见过的尉迟敬相比,令人不禁为他的健康担忧。

“你认为这次天尊亲征高沟。胜负如何?”全不理庄清云的惊讶,他带着命令的口吻又补了一句,“照实说。”

“无胜无败,无功而返。”庄清云仔细思量了好一会才回答。

“若我也去呢?”李卫公露出了难得的咄咄之气。

“也是一样。”这次庄清云回答的很快。

“怎么说?”卫公脸色依旧严肃。

“高沟有三不可胜。首先,他们山河牢固,君臣一心。自前朝起,天朝对高沟的讨伐就没有停止过。这使得他们为保家园从来都是同仇敌忾上下同心。高效有力的朝堂加上亦军亦民的体制。纵然我们有五倍以上他们的军队,按战力算下来其实是以弱对强。我军并不具备兵力上的优势。而我们又是进攻的一方,这样就更难了。”

“其二,他们坐拥两道,外结魔族。星落半岛四道。星落百济,各得其一,高沟独占其二。临海凭山,兼有农耕,使得他们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星落与他们不合,但有百济魔族的支持,甚至还和远海日和族的暗通私交。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兵源的补充,较之补给线十倍于他们,兵员结构复杂的天朝,都是大优。”

“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们五花八门,人才济济。星落之地本来灵气与天朝有异,加上他们坐拥数个具备混元道果实力的金仙,还开发出了各种独特的禁制和法阵。我军虽然勇猛,要强行破阵,冲击城池也是极难。而且就算打下一城,如何安民,怎么防守都是大问题。攻城易,守城难,降民灭国更难。”

“你只算敌人的账?我军的情况就不算了?”李卫公没有露出丝毫感情,更没任何评价,只是催他继续。

“我军军力强盛,国力强大。高沟就算再怎么上下一心,终究不过弹丸之地。就算再内通外合,也不过是一时之能。所以我们必胜。然而,现下我朝悟得混元道果的金仙多是我天元师父这样的文人。若摆开擂台,一对一按照规则较量,当然无虞。而战场上,我们并没有绝对领先的实力。这是其一。”

“薛万能前些年因为狂傲被贬,军中豪赌型的将领,勉强还能说得上的只有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学生在洛州时候,跟着李圣公读过我朝所有大将的生平战例。以学生的浅见,他是将才,不是帅才。因此,此战无论用不用他,都不能速胜,更不会大胜。”

“其实这也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这第三点就是天尊和徐圣君。圣君多谋,天尊极智。此战即使不能全胜,必也无虞。学生能想到的徐圣君必然也能想到。天尊虽然求胜心切,哪怕有一时的冲动,也不过小处得失。以他老人家的睿智,终会听取圣君建议。而且,如果您也去的话,此战必不会伤及我朝大军的根骨。最好就是小胜而归,既全了天尊的面子,又得以保存实力以备将来。”

“你既说我军必胜,又说不能速胜。当如何胜之?”卫公的眼眸深处流光暗动。

“养之,耗之,乏之。不求一时之功,但谋百世之业。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兵胜骄兵败,万古难更。只要我们把他们统兵的将领养骄了,他们的义兵也渐渐就会成为骄兵。到时,再把我们那些想发财的老爷兵整顿一下,带领真正有意愿,为国为天下苍生出力的义兵出征。一战可定也。”

“养敌之说,倒是新颖。你再说说看,如何养敌?”李卫公完全松弛了下来,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如今战时,高沟内外所购者,粮草辎重。而人之所欲,无非金银财宝,香车美女,不老仙丹。大战一停,就给他们想要的咯。联合星落大量输送宝货,腐化他们的高层。让他们的财力资源大量消耗在香车美女不老仙丹上,而忽视战备所需。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不用两代人,高沟民风必然浮躁。国家经济也会出现,贵奇而轻实的现象。到时市多奇货,而少余粮。联盟友邦又断了输送,还如何能守?这就是耗之。”

“说说简单。高沟一统星落之心昭然。你就不怕养虎为患?”

“第三点就是乏之。我只说过不求一时之功,没有说要停战啊。打,要坚持打他们。用小股和分批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军队布防,骚扰他们。只以消灭他们有生力量为目的打他们。既让他们难受,又不感到生死存亡的威胁。再暗中支持星落,一起削弱打击百济。久而久之,他们打不动星落,又少了外援。等这一代混元金仙老迈之后,又有多少苦战实战中走出来的继承者呢?”

“我的话问完了。尉迟小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李卫公似乎满意庄清云的答案,却也没说什么。只是看着尉迟琳。

“希夷神君的高论,振聋发聩,令我回味无穷。我只有一个问题,不知武平侯是否愿意收我这个弟子呢。”尉迟琳转身要行学生礼,吓得庄清云赶紧拦住。

“世兄不可。我一向视卫公为师,所以才敢在他面前口不遮拦地胡说一通罢了。我年少德薄,万不敢当。”

“你们俩就都不用客谦了。尉迟和我既然把元瑜推荐给你,自然有我们的道理。元瑜也有上进之心。不如你看看京畿道里还有什么位置可以调整一下,让他跟着你一起为国效力不是好事?”

“学生也这样想。元瑜世兄既有为国立功的志向,不如我们一起共侍天尊天子更好。京畿道八军十二营,中郎将职务还有几个空缺,世兄如果不弃,安排起来不难。我晚些整理出头绪来,请世兄看看哪些位置更合适,再去兵部办个手续即可。”

“你们现在就去吧。安排停当定了,先不用去兵部。且在京畿道大营等我,晚些我还要找你。”

庄清云搞不懂,一向沉稳的李卫公怎么突然那么急得安排尉迟琳,跟随自己的事。既然他已经如此发话,自己也没有理由拖沓,索性带着尉迟琳一起回营,和他商量安排他的位置去了。

“乘风,辛苦你为我维持这个神识罩。还是卫公提醒我,清云的修为颇高,怕他感应到我们在这,便不会尽言。”确定庄清云离开,广孝天尊李太宗带着弘孝天子李为善,天元神君袁乘风和几个金仙侍卫从后堂缓缓走出。

“打!必须打。清云说错了。就算程知节不行,如今朝中能一战定乾坤的统帅,还有朕呢。” 李太宗的这句话,与其说是讲给众人听的,不如说是讲给自己听的。

“为善。此次朕亲征,若能胜自然帮你打下万世基业。若不能胜,今天清云的话,你当记在心中。他说的是老成谋国的大略。有了他和徐世功,一新一老为你将来统帅三军谋略军机,朕也放心了。哎,这次应该就是朕的最后一战了。以后的事,就交给你了。”

“清云与儿臣相知相识多年,必当不负父皇所望。父皇千秋鼎盛,其实大可不必介怀一战得失。父皇有意亲征,儿子为您守住京城。无论此次胜败,您回来后总是一个新的开始。父皇放心。”李为善听他反复强调,最后一次出征,心中不忍眼圈也跟着红了起来。

广孝知道他内心软弱宽爱,欣慰地点了点头,转向李卫公又说,“卫公。这次你就不用跟着朕去远征了吧。你我都老了,是时候该把事情交给儿孙辈了。”

“臣手下有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个来自臣的族中,一个是臣昔日好友之子。这些年臣安排了他们专职军情相关的事。本来想再磨砺磨砺后推荐给您。既然陛下这样说,不如早些让他们跟着天子和清云,一起历练历练,或者更好。”李卫公看向天尊的眼神,极为真诚平和。看不出任何暗示或者含义。

“找个合适的时机交给清云吧。朕和天子都信得过他。”李太宗回头看了眼众人,转而抬头又望向天空,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