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凌烟阁。
“以上就是此次剿匪的经过。匪首马肆力在内无一逃脱,全部监下待斩。营州涉事官员,臣也料理了。只有这洛州刺史是正四品上的真君,臣不敢自专,请陛下发落。”
等徐世功说完,广孝天尊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朕知道你不敢动的不是这区区洛州刺史,而是他背后的人,身后的网。是啊,牵一发则动全身。对了,你说的那个高沟族的大兄,带来了吗?”
“希夷真君,正押着他在殿外等候。”
“一起叫进来吧。”
庄清云一身戎装,虽然依旧清瘦,却因为这武将打扮十分精神。
“清云,你见黑了不少啊。”天尊看他比起从前还多了些英武气,心中喜欢,开口说话也随便。
“启禀天尊,那地方冷。我贪日头,晒多了。”
“你怎么抓到他的?”
“臣,受徐圣君将令剿匪。发现匪首颇善经营,与朝中不少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涉人员部司衙门盘根错节。于是,臣花了两年多时间,找星落的朋友,走了他们的关系,才查到了这个家伙。多方核实了细节,确认他之后,臣怕是再往上查,容易打草惊蛇。能抓到他还是因为他好色的恶习,臣是趁他和女子厮混时候,潜入高楼,用黑玉鉢把他抓来的。在高沟去抓人,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就是抓他都差点出了意外,实在不敢也不能去抓元凶主谋,只能拿了他来交差。请陛下降罪,圣君处罚。”
发现在听汇报时候,天尊不放心地看了几眼自己身旁的高沟大官,以为他担心对话被这个高沟人听去了,又补了一句:“这个人在高沟是个大兄,差不多是我朝四品真君的品轶,做的是类似兵部侍郎的事。现在,被我用佛力封住了八识,除了能被牵着走路,听不见看不到说不出。请天尊放心。”
“你剿匪的事,世功和我说了。奖励你属下的事,世功就能做主,他是兵部尚书。晚些你找他去。关于你,我是又爱又恨啊。”天尊虽然神情严肃,嘴里说着又爱又恨的话,看得出就算是实话,对庄清云的爱,当然还是要多于“恨”的。
本来还在为这次剿匪的完美沾沾自喜,虽然嘴上谦虚客套,说自己没抓到元凶主谋,请求责罚,但这就是奏对的格式。总不能让自己把高沟的族长抓来吧,除了他还有谁才够得上是真正的主谋呢?
庄清云得了天尊一句,又爱又恨的评价,心中就算再不是滋味也只能磕头领命,“臣知错了。请陛下责罚。”
“你不知道。”天尊用力挺直了身子,对他吼了出来。
“初出茅庐你就能排疑兵布巧阵,任用将佐指挥得当。还能考虑到朝廷内部的人事关系,该瞒的瞒,该装的装。三个月就能办的事,愣是忍了三年才以雷霆之势,将他们一举拿下。你不是将才。”
听天尊前一段话,在场的梁子房,徐世功包括庄清云自己都以为天尊前面说爱恨之事,是又在玩先抑后扬的手段。谁能想到,他对庄清云的结束评价,居然是—不是将才。
徐世功更是郁闷,心中盘算不说自己年轻时候,就是现在,战场上能做的也不过如此。天尊这句不是将才的评价,怎么说呢,以这个标准考量,满朝将领之中除了李卫公,也许还能争取一下,连自己都够呛是个将才。
“你们不要乱猜朕的意思。如果清云若不舍身犯险深入高沟,抓来这个高沟大兄。朕给的评语,就是奇才。是将来可以不输给你徐世功的帅才。甚至可能是有机会比肩我天朝军神李卫公的天才。”
“但是今天朕要骂你,要狠狠地责你。”天尊撑住腿,站起身指着跪在地上的庄清云,破口大骂,“你去星落寻找线索,去高沟抓捕大兄之前,有没有想过你师父,想过朕,想过整个朝廷?你师父顶着多么大的压力从下界把你带上来,收为关门弟子,别人不知道我最清楚。奏对中他有意无意地就和你相关的事和朕提过不下五次。这是何曾有过的事?你上界百十年,从一介散仙到今天真君位份,难道只是你个人的得失荣誉吗?你可知道,为了培养你,你师父,朝廷,还有朕,费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心思吗?”
“星落人狡猾阴险,高沟人凶残卑鄙。你所谓的那些关系才积累了多久?万一你被骗了,被算计了。在那异地他乡,任何一个陷阱,随便一个阴谋,只要一个环节出了岔子,都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难道这是你一个人的事吗?糊涂!鲁莽!你,你,你气死朕了。”
庄清云一开始还觉得天尊,有点吹毛求疵,后来听他说到天元师父为了自己多次找过天尊,又想到自己在高沟遇到的两个金仙高手护卫的追捕,几乎不能逃脱。再感受天尊发于真情的动容,青筋暴起满面涨红的怒气,知道自己的确鲁莽随意了。
“臣,知错了!臣,辜负了天尊的爱护,诸位师长的栽培。臣真的知道错了。”动了真情,庄清云也眼角含泪,一个头磕在地上。
“陛下,臣有话说。”梁子房坐直了身子,看见天尊冷静了半天,才微微向自己点了点头,接着缓缓说道。
“希夷真君此次剿匪,有劳。能发现朝廷内部奸细,为了将来我们东征扫除了不少隐患,有功。”说完这句,他还特意看了一眼,一旁白痴一样的高沟大兄,“冒险潜入高沟抓人,谋而少智。轻信星落蛮夷之言,敢而不勇。”
“唉,你这个评价不合适。他不智不勇,怎么弄全身而退,还抓来这个高沟的大兄。朕说他糊涂,鲁莽是气话,不是评价。内侍官,记档时候,把朕前面说的气话删了。”天尊也知道梁子房是在提醒匡正自己,他金口一开,这鲁莽和糊涂的评价要是真记档,放进庄清云的考评里面,很不合适。
“是。陛下。臣以为,希夷真君此次剿匪的评价可以是,有功劳,有不足。以观后效。”
“他的不足,也是实心想为朝廷办事嘛。方法上不老到,谋略上欠火候。就是经验少,历事少的原因。所以说,要你们几个做师长的干什么?就是让你们放手多给他点机会,多多指教他。何况这事,从结果上看,还是好的嘛。”天尊的气,明显是消了。
“臣还有一个想法。”徐世功走入大厅中央,跪在庄清云身旁。
“臣以为,希夷真君这次抓了高沟的人,除了宫里的内侍官没有其他人知道,我们完全可以封锁消息。就算高沟吃准是我们抓了人,也会因为没有证据而自疑。犯险冒进骚扰我们也好,疑神疑鬼内部不安也罢。臣,不怕他们动,就怕他们不动。只要他们内部一乱,我们东征的把握就多了一分。这是其一。”
“其二,臣听了陛下前面的金玉良言,如醍醐灌顶。本来想借着营州体系上下大乱缺人,派希夷真君领辽东道前部先锋司马,去那管一管,理一理。现在想来,也是臣莽撞了。他刚刚带兵灭了土匪,就去前线掌权,是人都能猜到营州的事就是他办的。不说是不是还有恶匪残余,朝中余孽,就说是其他官员,对他也会有猜忌防范,或者阿谀奉承,总之有害无利。”
“臣以为,可以先放他回京任职。或者继续京畿道做少尹,或者在兵部做个侍郎,既保护他暂时离开风口浪尖,也可以让他在具体事务上,多锻炼锻炼。特别是军务,让他多学学总是好的。臣以为,希夷真君的将来,军功必不在臣之下。”
徐世功的奏对里,用京畿道少尹兜住了底,用兵部侍郎封住了顶,最后还加了一句恭维天尊的眼光。一切都如细雨,润万物而无声。
“兵部侍郎,太急了。他才什么寿数,什么资历?京畿道的少尹,本是朕第一个想法。想了想,还是不行。毕竟这次他是有功的嘛,本来就是少尹,有了成绩表现,又做回去了,别人怎么想?朝廷的制度呢?朕批评他的话,已经解释了,是气话。是朕心疼爱护他,脱口而出的。不是评价。他不是将才,是未来的帅才。”
其实本来庄清云这个京兆府少尹,是以五品真人品衔检校署理的。要说这次因功回去以真君位份正式就任,也是十分恰当。但是天尊这样说,必然有他的想法和道理,几人都是城府极深,深于官场之道的人,当然默不作声听他继续。
“洛州。对了,世功。你前面说洛州刺史,也身陷在这场风波之中是吧?”徐世功点头确认。
“好。就是洛州。把洛州从河南道里给划出来,筹备建立洛阳府。这是前几年我们几个就商量过的事。一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下文。这事就让清云去做吧。以辽东道参将司马,领洛州刺史,专管重建洛阳府事宜。品轶就不动了。还是你徐世功的人,河南道里有什么掣肘的事,你去帮他摆平。专管洛阳府的事,是特使,河南道里解决不了的,找子房。他还解决不了的,直接来找朕。”
看见天尊说完话,对着一侧比划了一下。高大力就好像空气一样,不知道哪里冒了出来,立刻递给庄清云一个金鱼袋。要么是他和天尊心有灵犀,要么是他见风使舵的功夫已经出神入化,要么就是这一切都是事先计划好的?
庄清云早已经被几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和这套行云流水的安排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呆呆地拿过金鱼袋,傻傻地叩谢了天恩。如何凑建洛阳,如何招募调动下属,什么都没问。一套礼仪完成,痴痴地就要往外走。突然,他想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启禀陛下,臣有一事,不知能不能问。”
“说。”
“这次臣去洛州,是以军职过去,还是刺史身份过去?可不可以带家眷啊?是要住营中,还是可以买块地自建洞府呢?”
“哈哈。你这次算钦使。常驻洛州,当然可以带家属。洞府的事,朕也不亏待你。皇家在洛州也有不少山峰御苑,你自己去挑一处。地我出,建造洞府的钱你自己拿。据我所知,你这几年可是赚了不少钱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