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付皇朝那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金殿之上,帝丈师兼大学士林羽身着一袭华丽的朝服,气宇轩昂地站立于朝堂中央。他目光炯炯,环视着周围众多的大臣们,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诸位同僚啊!且看那天运国与天龙国,乃是我大付皇朝当年亲自下旨赐封之地,其百姓也皆为我大付皇朝的子民。如今这两国遭遇困境,面临重重危机,身为他们的宗主国,我们又怎能坐视不管,对自己的子民袖手旁观呢?”
林羽稍作停顿,继续慷慨陈词道:“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我们的子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这不仅是我们作为统治者的责任,更是体现我大付皇朝仁厚爱民之心的时候啊!倘若我们对此不闻不问,任由他们受苦受难,那么日后又如何能让其他附属之国心悦诚服地归顺于我大付皇朝呢?”
说罢,林羽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些大臣们,似乎想要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赞同与响应。整个金垂殿内一时陷入了一片沉寂,但众人心中都明白,林羽所言不无道理。
其二是想当年那康家密谋造反,妄图推翻大付王朝之时,幸得付战和苏将军二人齐心协力、连施巧计,这才使得咱们能够成功坐拥半壁江山,并得以与那康王朝分庭抗礼、相互对峙至今啊!咱们怎能如此轻易地就忘却曾经所遭受过的伤痛呢?须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呀!
其三则是如今这天龙国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巨大天灾,无数的黎民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呐!此时此刻,正应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际,如果咱们对此坐视不管、不闻不问的话,又如何对得起那些正在饱受苦难折磨的无辜百姓们呢?难道咱们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吗?这种见死不救之事,岂是我辈仁人义士所能为之?
诸位试想一下,待到那时,那强大的大康王朝虎视眈眈地前来进犯我朝边境,究竟会有谁能够挺身而出帮助咱们抵御外敌呢?若是我们不幸遭遇了同样的天灾**,又能指望谁来向我们施以援手呢?然而,当面临他国求援之时,你们却仅仅以一句“我们自身亦有诸多困难”便断然拒绝伸出援助之手。难道你们不晓得,这种行为实乃误国、乃至可能导致亡国之大举吗?
此刻,整个大殿之内鸦雀无声,众人皆被大学士林羽这番慷慨激昂且义正言辞的话语所震撼,一时间竟无人敢贸然回应,只能默默地低头沉思着。
大付皇朝那位威震天下、雄才大略的付依天皇帝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他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缓缓地投向了尚且年幼却已显露出非凡气质的太子付显。只见这位小太子面不改色,步履沉稳地走到了龙案之前,然后不慌不忙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大礼。
“皇孙儿啊,对于当下之事,你可有什么想说的?”付依天皇帝语气温和,但其中蕴含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太子付显抬起头来,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向皇帝的视线,朗声道:“启禀皇爷爷,咱们大付皇朝与天运国以及天龙国向来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且不说平日里三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有交流合作,单就眼下而言,我们大付皇朝的复国大计若想顺利推进,更是绝对离不开这两国的大力支持。”
说到此处,太子付显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然而,如今相国等诸位大臣竟然进言要疏离甚至对抗这两个友邦,此等言论实乃短视之举。倘若皇爷爷果真听信了他们的谏言,那么皇孙宁愿辞去这太子之位,亲自赶赴天龙国与我的父王一同抵御可能到来的天灾**,以保我大付皇朝的长治久安!”
太子付显的话一出顿时震惊了朝堂。反而皇帝付依天确是哈哈大笑道:皇孙起来吧,然后话语一顿道:传旨,即刻筹划物资前往天龙国支援受灾百姓!
金殿上,庄严肃穆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年幼却果敢的太子付显身上。太子那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重锤,敲打着每一位大臣的心。
相国顾城面色铁青,心中虽满是不甘,却也不敢在此时公然反驳皇帝与太子。他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怨愤,暗自思忖:“这乳臭未干的小子,竟如此不知轻重,坏我等好事!”此前,他和一众大臣以国内经济紧张为由,试图阻止对天龙国的援助,想着将资源都囤积在国内,稳固自己的势力根基。
皇帝付依天扫视着群臣,目光如炬,威严地说道:“众卿家,太子所言极是。我大付皇朝能有今日,离不开盟友的支持。如今天龙国有难,便是我们的患难时刻,岂有不救之理?”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这时,户部尚书赵宏出列,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虽说援助势在必行,但我朝目前财政确实吃紧,筹集大量物资恐有困难。”他的话道出了部分大臣心中的隐忧。
林羽大学士向前一步,朗声道:“赵尚书不必忧虑。我已深思熟虑,可先从各地粮仓中调拨一部分粮食作为首批援助物资。再者,发动民间募捐,以朝廷名义号召富商巨贾慷慨解囊,事后给予他们一定的嘉奖和政策优惠,如此一来,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激发民众的爱国之心。”
皇帝微微颔首,以示赞同:“林爱卿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你和赵尚书共同负责,务必在三日内将首批物资筹备妥当,送往天龙国。”
“臣遵旨!”林羽和赵宏领命退下。
此时,礼部侍郎孙文上前奏道:“陛下,此次援助,不仅是物资上的支持,也应派遣一支专业的救灾队伍,带去我朝先进的救灾经验和技术,帮助天龙国百姓重建家园。”
皇帝付显略作思考后,点头道:“准奏。着工部选派能工巧匠,太医署抽调精干医官,与物资一同前往天龙国。务必展现我大付皇朝的大国风范与诚意。”
众大臣纷纷领命。
太子付显看着有条不紊安排着事务的皇爷爷,心中满是敬佩。他深知,这一次援助,不仅关乎两国情谊,更是大付皇朝展现胸怀、稳固联盟的关键之举。而他,作为未来的储君,也在这场朝堂风云中,更加坚定了自己守护天下、心怀苍生的信念。
金恋垂殿外,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一场跨越国界的援助行动,在这看似平静却暗潮涌动的朝堂决策后,悄然拉开了帷幕,而大付皇朝也将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以行动诠释着大国担当 。
就在大付皇朝为天龙国筹备救援物资之时,天运国国王也收到了苏瑶的求援信,他主刻召来苏逸问道:你妹妹来信为天龙国求援,你怎么看!苏逸道:爷爷你怎么了,这必须援助!这理由还用说吗!天龙国此次天灾只是暂时困难,等天龙国度过此次灾难,必会腾飞而起。到时候我们不想要天龙国的好处,可是不要都不行啊!就我妹妹那新式武器什么的多着呢?我还要再弄几件新鲜的装备我军。
皇帝苏立山听后道:你这个孙儿真是狡猾聪明。然后道:传旨,全力救援天龙国。
苏立山话音刚落,一旁的老太监便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声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我天运国举全国之力,救援天龙国,不得有误!钦此。”
苏逸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和妹妹苏瑶“交易”新式武器的细节。他深知,苏瑶手中的那些发明创造,一旦运用到军队中,天运国的军事实力必将大幅提升。
“爷爷,此次救援,我想亲自带队前往天龙国。”苏逸抱拳请命,眼神中满是坚定。
苏立山微微一怔,随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不愧是我苏家子孙!此次救援责任重大,既要帮天龙国度过难关,也要交好苏瑶和天龙国国王。你此去,务必事事谨慎。”
“孙儿明白!”苏逸领命退下,即刻着手筹备救援事宜。
数日后,天运国的救援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天龙国进发。队伍里,满载着粮食、药品、帐篷等救灾物资,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和医师,他们肩负着拯救苍生的使命,也承载着天运国与天龙国的深厚情谊。
与此同时,在天龙国的都城,苏瑶和国王正焦急地等待着各方援助。看着城外受灾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苏瑶心急如焚,每日奔波在各个救灾点,亲自参与救治伤者、分发物资。
“陛下,大付皇朝和天运国的援助应该快到了。”苏瑶望着远方,眼中满是期待。
国王轻轻点头,面色凝重:“但愿如此。这场天灾,让我们的百姓受苦了,若不是有各方援手,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跪地禀报道:“陛下,苏瑶王妃,天运国的救援队伍已到城外!”
苏瑶和国王大喜,赶忙出城迎接。远远地,便看到苏逸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队伍而来。苏逸看到苏瑶,连忙下马,快步迎上:“妹妹,别来无恙!”
苏瑶眼眶微红,上前握住苏逸的手:“哥,辛苦你了,天运国能及时伸出援手,真是雪中送炭。”
一番寒暄后,苏逸将天运国带来的物资清单交给苏瑶,又悄悄附耳道:“妹妹,这次我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你可得多给我几件新式武器。”
苏瑶又好气又好笑,轻嗔道:“就知道你没安好心,放心吧,少不了你的。不过你得先帮我把眼前的救灾工作做好。”
在天运国的支援下,天龙国的救灾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工匠们协助修缮房屋,医师们救治伤病百姓,粮食和药品源源不断地分发到受灾民众手中。而苏瑶和苏逸,也在这场救灾行动中,并肩作战,不仅加深了兄妹情谊,也让两国的关系愈发紧密,共同为天龙国的灾后重建,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