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和亲公主之北狄 > 第71章 贸易初兴,暗潮仍涌

和亲公主之北狄 第71章 贸易初兴,暗潮仍涌

作者:溪风谷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8:14:49 来源:小说旗

在周国朝堂对三国局势争论不休,以及皇帝与乌兰公主圆房后的日子里,一种新的气象开始在三国边境悄然浮现——贸易场的兴起。

萧逸尘继承平南王爵位后,便积极思索着促进三国和平的长久之计。他深知,单纯的军事威慑与政治联姻,不足以从根本上化解三国之间的矛盾。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周国皇帝提出了在三国边境开设贸易场的建议。

“陛下,三国之间连年对峙,百姓苦不堪言。若能在边境开设贸易场,互通有无,不仅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还可增进三国之间的往来与了解,或许能为长久和平奠定基础。”萧逸尘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目光坚定地望着皇帝。

皇帝听后,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平南王所言不无道理。只是,此事关乎重大,需与云川国、北狄商议,确保各方利益。”

于是,周国派出使者,带着萧逸尘拟定的贸易场开设方案,分别前往云川国和北狄。云川国国王收到消息后,召集大臣们商议。

“陛下,周国此举不知是何用意。虽说贸易能带来利益,但也可能暗藏阴谋。”一位大臣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说道。

另一位大臣却有不同看法:“陛下,如今乌兰公主已嫁入周国,若能通过贸易加强联系,或许能保障公主在周国的地位,也为两国和平增添保障。”

云川国国王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同意开设贸易场,但要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监督,确保云川国的利益不受损害。

而在北狄,可汗与璃月公主同样在商讨周国的提议。璃月公主说道:“可汗,开设贸易场或许是个机会。既能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也可借此观察周国与云川国的动向。只是,我们需谨慎行事,不能让北狄陷入被动。”

可汗点头赞同:“璃月所言极是。我们应积极参与,但也要做好防范。”

不久后,三国达成共识,在边境选定了一块开阔之地,开始搭建贸易场。一时间,工地上热闹非凡,各国的工匠们齐心协力,搬运木材、石料,搭建摊位、仓库。周国的能工巧匠们展示着精湛的木工技艺,将一根根粗壮的原木精准地切割、拼接,打造成为坚固而规整的摊位框架;云川国的工匠们全神贯注地在摊位的立柱和横梁上精雕细琢,龙凤呈祥、花鸟鱼虫等图案栩栩如生,彰显着云川国独特的艺术风格;北狄的工匠们则熟练地运用皮毛加工技术,为摊位铺上厚实柔软的皮毛装饰,不仅增添了温暖,更带来了别样的草原风情。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贸易场终于正式开业。开业当日,热闹非凡。周国的商人带来了色彩斑斓、质地细腻的丝绸,那丝绸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还有造型精美的瓷器,每一件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以及设计巧妙、坚固耐用的先进农具。云川国的商人们摆出了香气扑鼻、品类繁多的香料,有辛辣的胡椒、浓郁的檀香;还有清新爽口的茶叶,泡上一杯,香气四溢;以及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如精美的刺绣、古朴的木雕。北狄的商人们则牵着膘肥体壮、鬃毛油亮的成群骏马,那些马儿昂首嘶鸣,尽显威风;带着厚实保暖、毛色鲜亮的皮毛,和散发着浓郁奶香、口感醇厚的奶制品。各国百姓纷纷涌入贸易场,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乐章。

一位周国的丝绸商人,满脸笑容地向云川国的顾客展开一匹丝绸,热情洋溢地介绍:“您瞧瞧这丝绸,手感细腻得如同婴儿的肌肤,色泽鲜亮得仿佛天边的彩霞,可是我们周国的上等货,做出来的衣裳,保准让您光彩照人。”

云川国的顾客轻轻抚摸着丝绸,眼中满是喜爱,不住地点头:“确实不错,这手感,这色泽,真是难得的好货。给我来几匹,我要带回去给家人做衣裳。”

不远处,一位北狄的牧民拍着一匹骏马的马背,自信满满地与周国的商人谈论着马匹的交易:“这马都是我们在草原上精心挑选的,体格健壮得像小山一样,耐力十足,能日行千里。无论是拉车还是打仗,都是一等一的好马,您要是买回去,绝对不会后悔。”

周国商人围着马匹仔细查看,从马的牙齿判断年龄,又摸了摸马腿感受肌肉的结实程度,点头称赞:“嗯,这马看着确实不错,毛色光亮,肌肉发达。价格合适的话,我多买几匹,回去也好扩充我的商队运力。”

贸易场的繁荣景象,让人们看到了和平共处的希望。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暗潮仍在涌动。周国朝堂上,仍有部分大臣对贸易场心存疑虑,他们聚在一起,低声商议,担心先进的技术会随着贸易泄露出去,从而威胁到周国的优势地位;云川国的一些将领在营帐中皱眉讨论,认为贸易场的存在可能会分散边境的防御力量,给国家带来潜在的危险;北狄内部也有一些部落首领担忧,过度依赖贸易会使北狄的战士们失去原有的战斗意志,削弱自身的军事优势。

而在三国边境的暗处,各方的探子们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其中,密切监视着贸易场的一举一动。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各国商人交易的细节,倾听着人们的交谈,将所获情报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快马加鞭地送回各自的国家。贸易场究竟是三国和平的曙光,还是新一轮纷争的前奏,无人知晓。但此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三国的命运正围绕着它,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周国皇宫内,乌兰公主自与皇帝圆房后,愈发备受宠爱。皇帝处理完政务后,总会迫不及待地来到乌兰公主的寝宫,与她共度美好时光。一日午后,温暖而柔和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寝宫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形状各异的金色光斑。皇帝与乌兰公主正坐在花园的亭中,桌上摆放着一套精美的茶具,里面泡着云川国进贡的香茗,袅袅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乌兰,自从你来到周国,朕感觉这宫中都多了几分温暖与生机。”皇帝微笑着,眼中满是深情,温柔地望着乌兰公主。

乌兰公主脸颊微微泛红,犹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轻声说道:“陛下谬赞了,臣妾能得陛下宠爱,实乃三生有幸。只希望臣妾能为陛下分忧,为周国与云川国的和平贡献一份力量。”

皇帝轻轻握住乌兰公主的手,手上传来的温暖让乌兰公主心中一暖,皇帝说道:“你能如此深明大义,朕甚是欣慰。如今贸易场开设,百姓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这其中也有你的功劳。”

此后,皇帝时常陪着乌兰公主在宫中漫步,他们走过曲径通幽的长廊,欣赏着盛开的奇花异草;或是在月圆之夜,与她一同登上高高的楼阁,在如水的月光下赏月吟诗。乌兰公主所居之处,摆满了皇帝赏赐的奇珍异宝,那些珠宝玉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她最珍视的,仍是从云川国带来的那枚玉佩。那枚玉佩被她小心地放在枕边,每当夜深人静,她都会轻轻抚摸着玉佩,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同时也时刻牵挂着三国的和平局势,不知这表面的平静能持续多久。

在北狄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翠绿的草地上,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北狄可汗与璃月公主陪着儿子阿穆尔和女儿阿茹娜来到草原上骑马。阿穆尔身着一袭轻便而利落的骑装,那骑装采用了北狄特有的鞣制皮革,坚韧而舒适,上面还绣着精美的云纹图案,彰显着北狄的独特风格。他英姿飒爽,小小的脸庞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阿茹娜则穿着色彩鲜艳的裙装,那裙装以鲜艳的红、蓝为主色调,裙摆随风飘动,宛如盛开的花朵。她头戴精致的小帽,帽子上镶嵌着几颗圆润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可汗亲自为阿穆尔挑选了一匹温顺而矫健的小马驹,那小马驹毛色光亮,如同黑色的绸缎,四蹄雪白,犹如踩在云朵上。可汗耐心地蹲在阿穆尔身边,手把手地教导他如何握住缰绳:“阿穆尔,记住,握住缰绳要稳,就像你抓住最珍贵的东西一样,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这样才能控制好马的方向。马就像你的朋友,你要温柔地对待它,它才会听你的话。”阿穆尔认真地点点头,稚嫩的小手紧紧握住缰绳,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专注,按照父亲的教导,努力感受着缰绳与小马驹之间的微妙联系。

璃月公主则温柔地帮阿茹娜整理好裙摆,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轻声说道:“宝贝,骑马的时候要坐稳了,要是害怕就告诉母妃。这匹马很温顺的,不会伤害你。”阿茹娜自信地扬起头,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母妃,我才不怕呢!我要像阿穆尔哥哥一样勇敢。”

随后,可汗和璃月公主各自骑上骏马,可汗骑的是一匹高大威猛的黑色骏马,那马浑身散发着一种王者之气,四蹄奔腾时仿佛能踏破山河;璃月公主骑的是一匹白色的骏马,身姿轻盈,毛色如雪,与璃月公主的气质相得益彰。他们一左一右地陪着阿穆尔和阿茹娜缓缓前行。草原上回荡着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和马蹄声,那笑声如同银铃般悦耳,在草原上空久久回荡。阿穆尔兴奋地挥舞着马鞭,嘴里喊着:“驾!驾!”小马驹欢快地小跑起来,阿穆尔紧紧抓住缰绳,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阿茹娜则紧紧抓住马鞍,身体随着马的步伐轻轻晃动,脸上却依然带着勇敢的笑容,偶尔发出一声欢快的呼喊。

可汗看着孩子们,眼中满是慈爱与骄傲,他的眼神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孩子们成长:“璃月,看着孩子们如此快乐,真希望这片草原永远宁静,三国也能一直和平下去。让我们的孩子能在这和平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长大。”

璃月公主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她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草原,仿佛看到了三国之间复杂的局势:“可汗,我也希望如此。只是如今三国局势复杂,贸易场虽带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但暗潮涌动,不知这和平能维持多久。我们能做的,只有时刻警惕,守护好我们的草原和孩子,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在这看似平静美好的草原上,北狄可汗一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同时也深知三国局势的严峻,默默为未来的和平祈祷着。他们明白,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和平如同风中摇曳的烛光,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