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3都重生了,自卷不如卷人 > 第137章 会不会都找个名义加班?

就是这个意思,张羽非常满意,自己找来的这几个设计师:“正如你所说,我们就是要去适应市场。

同时我们要知道,四合院的底蕴就在于历史,它的文化含量远远超过居住意义。”

此时此刻的张羽同学,哪里像是十八岁的大一学生?妥妥的老板范儿,让周娇眼神痴迷。

嗨呀!何娅算是看明白了,周娇已经成了张羽的脑残粉了,这个词还是张羽说的呢。

还别说,这个词实在是太过形象,可不就是脑残粉?不管张羽说什么,周娇都无条件接受。

小张同学继续侃侃而谈:“所以我们做任何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的功能。

考虑到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没有历史底蕴,如果没有文化内存。”

哪儿有那么多的如果啊?何娅对此嗤之以鼻,偏偏在场的各位,彻底被张羽同学忽悠迷糊了。

假如有那么多如果,四合院怎么还会存在这么多年?有些院子几百年了!

张羽竖起食指:“四合院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浪费面积,然后居住功能单一,远远不如现代化大楼。”

明白了,几个人齐齐答应,年轻人许文涛说:“请老板放心,我们懂了。

回头我们会去古建研究所登门拜访,同时也会去江南园林研究所,参与研究。”

那么简单么?周娇稍一迟疑:“他们真的能答应,帮我们参与到研究中去?”

当然!何娅微微一哂:“放心吧!有官方这面大旗,还有某人的超强金钱攻势!

势必无往而不利!我相信不只是古建研究所,任何一家研究所,势必都会被他攻破!”

“当然可以!应该的也必须的,”张羽笑了笑,“资金方面不用犯愁,另外研究古建。

一定要去平遥古城,也应该去永安市。或者去几大古都看看,不要着急。”

格局啊!张羽同学的格局,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佩服之至,人家从简单的四合院。

放眼全国,考虑到每一个古都,而不是眼前十几个四合院,这才是大老板。

厉害的家伙!何娅曾经以为,张羽关注点差了。他应该专注一点,不应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可是现在看来,张羽的大格局,让人叹为观止了。何娅暗自轻叹一声,难怪上面对张羽格外关注。

大家都忘记吃饭了,听张羽继续说:“反正咱们有住的地方,也有用的地方。

一定要好好磨砺一下我们的素材,一定要打造最完善的四合院模板,让大家来看。”

何娅倒吸一口冷气:“我怎么感觉你野心很大,难不成你想要为,整个燕京城的四合院。

打造一个全新的模板吗?你是对现在所有的四合院,不大满意吗?你这家伙,脑子咋长的?”

“被你看穿了!”张羽笑了笑,“的确是这个意思,你可以看一下现存的四合院。

早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即便是那些真正的古建,也早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味道。”

说起来的确是可惜,很多四合院,为了满足人口暴涨的需求,进行了各种改造和改建。

很多堪称完美的四合院布局,早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还有那些私搭乱建的。

让古风十足,完美诠释古建美的四合院,全然没有了美感,甚至变成了建筑垃圾。

所以张羽才要改变:“另外原本的古建,也有一些不符合人们习惯的地方,所以我们还是要改造一番。

保留古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要适应真正的人体需求。只有如此改造之后,四合院才能成为一张名片。”

大家终于明白,张羽不是为手头的十几个四合院,而是为了给燕京城添上一抹亮丽的图画。

没问题!何娅竖起大拇指:“请你放心,我会帮助你联系有关部门,满足你的所有要求。

只是这个,好像应该请几位老先生来吧?他们三个太年轻了,对古建文明不够了解。”

这话没毛病,这就是有官方背景的巨大好处了。如果没有何娅他们帮忙,一切都只能说镜中月水中花。

想都别想,那些古建研究所一向高高在上,怎么可能把外来的港资设计公司当回事?

人家那些研究古建的专家,跟未来拜金砖家没有可比性,他们信奉君子耻言利!

可是张羽不一样:“那就多谢了,请老先生来,要按我们公司的标准开个薪水。

至于他原单位给不给钱是他们的事儿,我们的就算作是顾问补助吧,毕竟我们是港资公司。”

建国到现在,始终奉行低薪政策。其实无非是用底薪,帮助国家资本,实现原始积累。

对此张羽也是无语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底薪制度。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松动。

就让自己打破桎梏,张羽信心十足:“这一点还是有一定的自由度的,不能以聘请的模式。

聘请会带来很多后遗症,搞不好会被他们单位,把所有的奖金都给要走的。”

何娅笑了:“你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一般情况下多人一起出来帮忙。

也算是一种劳务输出,当然是要单位收取大头。然后充其量给个人点加班费,一天八毛钱。”

什么?香港来的三位目瞪口呆:“加班费一天才八毛钱?太狠了吧?简直比资本家搜刮的还狠,堪称是抽骨吸髓了!”

说啥呢?何娅瞪了一眼说话的年轻人:“话也不能这么说,你要知道一级工的工资才三十一元。

加上各种补贴才三十六元钱,如果仅仅是加班费就超过这个数字,到时候正常工作谁去做呢?”

啧啧啧!何娅居然很有资本家的天赋,跟未来那些忽悠打工人,九九六是福报的差不多。

甚至犹有过之了,毕竟吹嘘九九六是福报的那位,从来不会吝啬高薪。

而何娅同志,却想着底薪压榨各位呢:“会不会都找个名义加班?

你想想一天八毛钱,一个月二十五天那就是二十元了。相当于学徒工的工资,已经不少了呀。”

也难怪香港来的客人不理解,毕竟双方差距巨大。他们的年薪已经过万港元了,而燕京城的年薪不过四百多元!

这就是现实的差距,毫不客气地讲。在燕京城工作,然后赚着在香港的年薪,甚至还要更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