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凡人的平凡一生 > 第三十四章 赵大强

凡人的平凡一生 第三十四章 赵大强

作者:如流星划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8:43:55 来源:小说旗

回到家后,大婶小心翼翼地将婴儿轻轻放在自家孩子的身旁。两个小生命并排躺着,形成了一种鲜明且奇妙的对比。

大婶自家的孩子,由于喂养得当,吃得白白胖胖,红扑扑的脸蛋透着健康的光泽,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嘴角还不时浮现出一抹天真无邪的微笑,嘴里偶尔含糊不清地嘟囔着梦话,仿佛正做着什么有趣的梦。

而这个被暂时收养的婴儿,却显得格外瘦小孱弱,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小小的身躯在襁褓中微微颤抖着,时不时发出几声微弱的呜咽,那声音细若游丝,如同小猫般轻柔而无助。

“这孩子太瘦弱了,小脸一点血色都没有。”大婶心疼地轻声说道,眼神中满是怜惜与疼爱。

大婶的丈夫坐在一旁,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疙瘩,双手不停地揉搓着头发,满脸都是愁容。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这孩子可怎么养啊?咱们家里本来就不宽裕,再添一张嘴,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大婶瞪了丈夫一眼,眼神中流露出责备与不满,坚定地说道:“那又能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孩子饿死吧?好歹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咱们日子苦点就苦点,咬咬牙,总能把他养大的。”

丈夫听了,又是一声无奈的叹息,低下头去,不再言语。其实他心里也清楚,这孩子实在可怜,只是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让他不得不为未来的日子担忧。“我也不是不想留下这孩子,只是这奶粉、尿布之类的开销,咱家里哪有那么多钱去买啊。”

大婶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温柔而坚定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实在不行,我少吃两口,也不能饿着孩子。”

大婶家祖祖辈辈都是靠耕种为生,在那个靠挣工分维持生计的年代,微薄的收入仅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生活过得紧紧巴巴。尽管家境贫寒,但是大婶心底那份与生俱来的善良与悲悯,却从未被生活的困苦所磨灭。

当她看到那个失去亲人、瘦弱不堪,正嗷嗷待哺、眼神中充满无助的小生命时,母性的本能让她没有丝毫的犹豫,毅然决然地将孩子带回了家。

起初,大婶一家人天真地以为,不过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添双筷子的事儿,日子总能凑合着过下去。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流逝,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养育一个孩子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各项开销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奶粉、尿布,这些在普通家庭看来或许只是稀松平常的婴儿用品,此时却成为了压在大婶一家心头沉甸甸的负担。

每一笔开销,都像一把尖锐的利刃,刺痛着大婶的心。为了节省开支,大婶常常忍饥挨饿,宁愿自己少吃一顿饭,也要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积攒起来,只为了给孩子购买那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他爹,你瞧,孩子的尿布又不够用了,这可如何是好?”大婶看着床上尿湿的尿布,满脸愁容地对丈夫说道。

丈夫挠了挠头,脸上写满了无奈,“我明天再去地里多干些活儿,看看能不能多挣点工分,换点钱买尿布吧。”

大婶每日精心地照料着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眼中满是温柔与欣慰。然而,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让她的身体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逐渐消瘦下去。原本圆润饱满的脸庞变得憔悴不堪,眼神中也多了几分疲惫与无奈。

“乖孩子,快快长大,等你长大了,娘就轻松了。”大婶一边轻轻摇晃着怀中的孩子,一边喃喃自语,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期盼。

大婶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憨厚淳朴且不善言辞的庄稼汉。他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顶着烈日,挥洒着汗水,一心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的生活条件能够有所改善。

虽然他嘴上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但是每天看着日益消瘦、疲惫不堪的妻子,再看看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变得更加窘迫的家境,心中的压力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常常在劳作之余,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院子里,望着头顶那片湛蓝的天空发呆。手中的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那袅袅升起的烟雾,仿佛是他对未来生活无尽的忧虑与迷茫。

“他娘,你说咱这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丈夫看着走进院子的大婶,苦笑着说道。

大婶走到丈夫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坚定而温暖,“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只要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咱们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村支书这边,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养家庭,已经开始四处托人打听消息。他先是联系了村里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一个一个地拨通他们的电话,详细地向他们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再三叮嘱他们帮忙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张贴领养启事。

“小李啊,你在城里打工,见识广,帮我多留意留意,看看有没有人愿意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启事我已经写好了,你帮忙找些显眼的地方张贴,千万不能马虎。”村支书在电话里焦急地说道,语气中满是期待。

“放心吧,支书,我一定把这事儿办好。”小李在电话那头认真地回答道。

启事上用醒目的字体详细地说明了孩子的情况,以及希望能为孩子寻一个温暖好人家的心愿。村支书还特意叮嘱那些年轻人,一定要把启事张贴在显眼的地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几天过去了,却始终没有一点回音。村支书心急如焚,整日坐立不安,不停地在村子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可怎么办啊,再找不到愿意收养的人家,这孩子以后可怎么生活啊。”村支书一边踱步,一边自言自语,脸上满是焦虑。

他又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不辞辛劳地跑遍了附近的几个村子,一家一户地去询问有没有人愿意领养这个孩子。

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述着孩子的悲惨遭遇,眼中满是期待的光芒。然而,得到的却大多是摇头和无奈的叹息,村民们大多表示自家的条件也十分有限,实在是无力再抚养这个孩子。

“支书啊,我们家也是穷得叮当响,自己的孩子都快养不活了,实在是没那个能力再收养一个了。”一位村民满脸无奈地说道。

村支书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能早日为这个孩子找到一个温暖的家,让他能够在爱与关怀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就在他满心焦虑、愁眉不展的时候,同村在城里工厂做工的赵大强找到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