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伪君子 > 第二十五章 结案。

大明伪君子 第二十五章 结案。

作者:张三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08:43:57 来源:小说旗

景运三年 十一月初十

朝廷关于李冲一案的最终批复到了。

钦差大臣裴贾明堂宣旨:

逆犯李冲,戮尸,示众三日 ,夷三族 ,妻女没入教坊司。

刘玄:凌迟,夷三族,女眷发卖,遇赦不赦。

那个引子刘二,也在圣旨上露了一下名字:斩立诀。

扬州府大小官员除个别外,降一级任用,三年内不得升迁。

有罚自然有赏!

江南巡按徐怀仁,应天巡抚刘应物,不日调入京师另有任用。

都指挥使邱毅 ,入京任兵部右侍郎。

布政使孙荀,提刑按察使高成皆有封赏。

钦差裴贾一行羁押人犯即日返京。

“裴侍郎连日操劳,今日终成大功,可喜可贺呀”

裴贾看着眼前满脸和善的巡抚大人,心中纵有万语千言也只能化为一声长叹:“中丞过誉了,都是为朝廷效劳,裴某不敢居功,本官这就带着一应人犯返京,”

“裴兄何必如此匆匆,本官已命人设下晚宴,明日在动身不迟”

“多谢中丞大人,只是圣旨已下不敢不从,中丞保重”

说完裴贾拱拱手便灰溜溜而去。

巡抚大人看着远去的背影,不由得一阵冷笑:“就这么走了?想的美!”

“中丞大人请了,不知那济南举子陈牧可在?”

刘巡抚讶然回头,竟是传旨太监吴瑾!

此人竟并未随裴贾离去。

“公公这边请,陈牧并不在此,本官立即派人去请”

刘巡抚客客气气将吴瑾让进后堂,立即派人火速去客栈去找陈牧。

“不知公公找那陈牧何事?”

“中丞不知,咱家来时陛下交待过,有几句话带给陈举人”

巡抚大人心中一惊,暗道:“这陈牧难道有什么来头不成?竟然简在帝心了?”

如此不由得高看了陈牧几分。

其实这是巡抚大人想多了,陈牧哪有那么大的来历背景。

其实就是小皇帝一时有感而发罢了。

……

不多时陈牧闻讯便急匆匆赶来。

这位京城来的年轻宦官,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陈牧整整三十八眼,把正在弯腰行礼的陈牧看的脊背发凉,脖梗子直冒凉气。

“这公公莫非有某种癖好不成”

“果然一表人才”

陈牧闻言大骇,顿生两股战战之感。

不料吴公公脸色一肃,沉声道:“陈牧接旨”

陈牧赶紧撩袍跪倒大礼参拜,心中的惊讶不比巡抚大人小多少。

“怎么还有给我的旨意?”

“是福是祸?”

陈牧那边脑海里不停的思考对策,只听吴公公用标准的官话缓缓复述道 :“传陛下口谕:陈牧,朕知道你此案有大功,亦忠于朝廷,忠于朕,可朕现在不能赏你,你可明白?好好回乡读书去吧,朕期待你明年金榜题名的那一天”

“好了陈举人,谢恩吧”

“谢陛下隆恩”

陈牧一边谢恩一边脑子飞速转动,可奈何限于见识等等,实在猜测不出个所以然来。

“皇帝陛下就传这么几句家常话,是有什么深意不成?”

吴公公宣完口谕,袖口一翻熟练的收起刘巡抚递过来的一枚金锭子,客气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巡抚大人看出了陈牧心中的疑惑,笑着提点几句。

“你可知陛下为何不封赏与你?”

“请中丞大人示下,学生不解”

“说实话,老夫羡慕你呀,小小年纪便简在帝心了,陛下之所以不在此时封赏于你,完全是因为对你的爱护啊”

陈牧听见巡抚大人的分析,顿时目瞪口呆:“爱,爱护?”

“对,爱护,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案之中你太过显眼了,若此时封赏于你,无异于将你置于死地,此间种种以你的聪明,仔细一想便可明白了”

陈牧琢磨一番,顿时汗如雨下,连忙跪倒对北叩首。

“谢陛下隆恩”

听了巡抚大人的话,陈牧也才想通其中关节,经过这一段时间种种思索和各方面的印证,他把朝中这丝丝缕缕的关系,也看了大概。

以前是雾里看花,如今怎么也算上隔窗观景了。

他之所以能如此轻易的扳倒李冲,巡抚大人如此鼎力支持,根本原因便在这少年皇帝和已故太师的朝争。

自己这次充当了一次帝党的手中刀,马前卒,通过彻底钉死李冲,牵连到了那位礼部尚书,使那位太师最重要的接班人入阁计划成为泡影。

如今老太师已死,帝党全面反扑之际,若皇帝陛下公然厚赏自己,无异于将自己置于太师党的刀下。

要知道他们也许拿皇帝没办法,那毕竟是皇帝。

可是要弄死一个区区的举人,比捏死一只蚂蚁,难不了多少。

巡抚大人见陈牧已然想明白,便没在这个事上多费口舌,而是问起了陈牧的将来。

“你有何打算?回乡继续读书?”

陈牧想了想,如实道:“学生打算待几日后为李冲收尸,然后送回老家济南安葬”

巡抚大人闻言就是一顿,诧异的看着陈牧,就仿佛初次相识一般。

“你可想好了,李冲是谋逆的主犯,如今朝野关注的焦点,你刚刚入了陛下眼中,这么做值得么”

陈牧长叹一声,苦涩的笑道:“多谢中丞大人提醒,学生知晓其中厉害,只是学生举告李冲,是为国尽忠,为使百姓不至流离失所。

今他已死,学生收其尸返乡,是为孝为义,毕竟李冲与家父乃是至交,两家更曾有婚约在身,虽后有不睦,然厮人已去,便都过去了”

刘巡抚喟然长叹:“李冲眼拙啊”

后世曾有人赞曰:

昔曾婚约缔红妆,今揭逆谋铁胆彰。

收骨何惧流言起,葬魂犹使正气扬。

孤忠已报君王圣,大义终教社稷昌。

千古高风谁得似,寒梅傲雪立苍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