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稗宋反骨仔 > 第75章 斫匪首民心甚慰

稗宋反骨仔 第75章 斫匪首民心甚慰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08:44:15 来源:小说旗

又是一个美妙的清晨

原本计划睡到自然醒的范希文被拉了起来,旁边站了五位傻不拉几的同伴。

“搞啥子?一个个红眉绿眼的把我望到,在等我打哈欠吗?”

小伙儿嘻嘻笑道:“今天要去看山匪弃市。”

范希文这才想起来,今日要杀几只山鸡,也不知道这个年代的人流不流行吃馒头。

“不是未时吗?”

“改了,有公人巡街敲锣,辰时一刻行刑。听说是那些苦主等不得下午,民心所向。”

看来开山帮确实可恶,为万民唾弃。

几人拾掇一阵下楼吃面,老板见大客户来了,昂着头大喊一声。

“六位贵客,一个一两,四个三两,一个两斤~”

惹得面馆内其余客人嘿嘿怪笑。

“余老板,你怕是在乱弹琴,哪个吃得下两斤?”

“李大爷,你就不懂了,余老板先煮出来,好硬跩给贵客。”

(此处跩发一声,意思是强卖)

蜀地的面以“两”为单位,大致可理解为生面的重量,在后世一般人吃二两相对合适,了不起吃三两,能点半斤的已经算极品。

莽子不同,首次来此吃面连叫了八个三两,老板大义,往后给他煮两斤,用一个大陶盆装,只收四个三两的钱。

“两位莫要乱说,这位莽大爷胃口好,两斤刚好够。”

余老板也不生气,先前那人说他宰客,也只是开了个较大的玩笑而已。

“莽子,你一个人比我们五个还吃得多,扣你工资,喊余老板补贴给你。”

范希文爱财的本性又暴露了。

“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自从晓得莽大爷在我家吃面,那边街上的也来我这里吃面,当真生意好了不少。”余老板有些得意,看向莽子的眼神一丝狂热。

好嘛,吃面的顾客成了老板的偶像,若是条件允许恐怕得将莽子供起来,日日顶敬。

“噢哟,好烫!”小伙儿感叹一声,将嘴里的面吐了出来,不住地吸气。

老道端起师父的架子,“你又不是女娃儿,怎的这么不经痛?”

边上的吃客轻吹面汤,喝了两口汤,满足地打了一个饱嗝,替小伙说起情来。

“那可说不得一定,男娃儿也可以当成女娃儿来养嘛,我就知道这样一位,男娃儿还嫁了人、生了娃。”

怪不得野史能有那么野,这些市井的牛人真的是什么都能编出来,譬如之前那位书店的老板,能写出那般劲爆的鬼怪故事,玷污圣人教诲,今天又来一位两性先驱。

不过,七爷喜欢。

“这位老哥怕不是日白?”范希文故意放大了声调,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好让他继续说下去。

眼见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那位吃客也不矫情,唱了一声见笑,便开始了他的演讲。

传言某地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奇案,说是一家两口子得了一个儿子,这孩子从小长得漂亮无比,于是被父母以女儿的标准一直养着,还教他跳舞、唱戏。

等到小孩长大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娇娘,前来提亲之人络绎不绝,不过都被两口子拒绝。此外,这两口子公然宣传,自家的小娇娘只有大户之家才能迎娶,却打了典卖孩子为妾的心思。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两口子竟将孩子作为一件商品,只允许那些交门票的人远远观看。

等到名气再大些,终于被某通判大人相中,以高价买进门去。

通判大人新婚夜验货之时,差点被床上的假娘子吓成痿哥,遂命人去寻那两口子,然而为时已晚,两口子早已携款潜逃,而可怜的通判大人只能望着卖身契叹息。

“自此以后,通判大人痛定思痛,又不甘受骗,一闭眼,和假娘子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还意外得了一个孩子~”范希文抢在前面补全了结尾。

皆大欢喜

“和你这个结尾差不多,不过孩子不是假娘子的。”那吃客很是赞赏范希文接梗的能力。

“那就一定是抱养的!”老道剔着牙。

这种桥段,世间太多了。

“孩子是他们俩亲生的,不过是通判大人自己生出来的。”吃客将铜钱往桌上一摆,嘴里哼着小调便走了。

卧槽!在场之人无不石化,还能有比这更加哀怨、离奇、跳脱的剧情吗?

“那个通判大人挺厉害的!”莽子满意地放下陶盆,表达了对生孩子的男人最崇高的敬意。

这种神人,亘古未有。

“好徒弟,帮我扶一下腰。”老道被故事雷伤了老腰,撅着屁股哀嚎。

莽子靠近,准备帮忙,却把老道吓得直起了身。

“莽子,你除了力气大也有些奇用~”

弃市的场地选在了渡口下方的河滩上,只因此地宽阔,能被许多人看清。

范希文几人寻着敲锣的差人指引,一路来到刑场。

被精心选出的几个山匪早就跪在了刑场,一共十五人,占被俘山匪不到十分之一,其中两个范希文很熟悉,之前还一起喝过酒。

边上不少人在喝骂、诅咒、痛哭,更有甚者捡起鹅卵石便朝犯人扔去,很快又被公人制止。

不多时,刘亚夫等一众官员到场,令人在场内竖起大旗,上书:为民杀贼;报应血偿,八个大字,算是点了官府此次行刑的主题。

范希文再看几圈,也不见欧三儿、魏大姐等人到来,想必是离得太远,尚未赶到。

刽子手入场,头巾、衣裤、腰带等一应红色,与影视剧中一般无二。一共仅五人,有两名还是在宁远军里借调的,看着有些眼熟。

有公人逐一送上好酒一碗。

知州大人验明正身很是随意,只读了犯人的姓名、籍贯便算完事,而后洋洋洒洒细数开山帮之罪孽,一通之乎者也,完全不知道在聒噪些什么。

再由小吏焚纸敬告鬼神,前戏便已完成。

拿碗,撒酒,喝酒,喷刀。

五位红衣死神斜举大刀,眼睛死死盯住犯人后脖颈,以生平最大的力道挥刀下劈。

前面同伙的脑袋此时在地上滚了几圈,眼珠胡乱抖动着望向即将长眠的兄弟,将临近死亡之人最后一丝镇定消磨一空。

余下的十名山匪,无一例外地开始哀嚎起来,祈求饶恕或者尝试躲避、逃跑。

奈何被捆缚得过于严实,最多只能在原地打滚,而他们嘶哑的吼声或哭诉,早已淹没在看客们的一片谩骂和叫好声中。

刽子手哪里见得这样的死鬼,又是一阵手起刀落,也不管劈砍在何处,只管取了贼人的狗命,于是原定的砍头弃市变成了砍杀弃市。

反而更得了看客们的叫好,犹有甚者或放鞭炮、或向刑场中抛洒铜钱。

杀鸡儆猴的效果不知道好不好,但抚慰人心的工作却是十分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