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 第13章 四条政策,舆论四起

咸阳宫中,一栋暗室之内。

秦始皇正襟危坐,而在堂下则是黑衣裹身的影密卫。

一位影密卫正半跪在地面之上,脸色凝重的宣读着这些天调查出来的结果。

“只抓住了几个宫人?”

秦始皇强行压住了心中磅礴的怒意,缓声道。

“那几位宫人在我们抓住他们之前,便已经自缢而死,似乎是有人提前通风报信了一般,经查可知几人都是六国余孽。”

说话之人,正是影密卫的卫长林天慎。

“宫中有内鬼。”

秦始皇微微眯着眼睛,冷笑一声。

如果没内鬼的话,那些宫人也不会混入到皇宫之内,更没机会下毒。

要知道那几个宫人可都是御膳房之中的人,进宫之前应该是受到了严格的审查。

“我们现在也在加紧探查,不过之前每次探查到重要线索的时候,线索都会戛然而止。”

林天慎暗自点了点头。

接着问道:“陛下,那些宫人的家人尚在咸阳之中,是否……”

说话之间,杀意十足。

“株连……”

秦始皇长袖一挥,准备让林天慎斩草除根。

但似乎想到了什么,顿了一下:“查查他们身后有没有谋反之人,若是没有,便随他们去吧。”

林天慎听到这话,一时间有些意外。

始皇帝向来做事不留余地,面对这种情况,往日都是宁杀错,不放过的,怎么今日变了。

但他却没说太多,他的使命是完成任务。

擅自地揣测圣意,只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对了,如今盐铁官营的风声已经放出去了,可有人反对?”

秦始皇侧过脸,望向了林天慎。

“反对之人的确有,甚至还有人想要勾结六国余孽,一同反叛。”

林天慎点头道。

“但凡反对盐铁官营之人,一律处死。”

此刻的秦始皇,却没有了半分犹豫。

秦始皇挥了挥长袍,准备让林天慎退下。

却又想到了什么,再次叫住了他。

“你觉得,朕可是一位暴君?”

秦始皇问道。

林天慎一听这话,连忙跪倒在地:“陛下爱民如子,天下承平,谁人敢说陛下是暴君?若是真有此人,那臣必定帮陛下斩断贼舆,以正视听。”

秦始皇听到这话,表情有些不太自在。

就林天慎这畏惧的态度,以及这惊恐的反应,似乎都在回答着是。

身为一国帝君,秦始皇知道,无论何人在自己面前都不敢直言。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闭塞言路,上不达天听,下不知黎民,或许真会让自己对于大秦失去了解。

莫名其妙地便又想起了徐福,似乎只有那小子的心声,不会对自己说谎了。

……

那偷窥之人,明显是位高手。

即便是几位道场之中的侍卫围追堵截,也都被他轻易的逃走了。

这却给徐福提了个醒,似乎自己已经是被人给盯上了。

徐福第一个能够想到的,就是给秦始皇下毒之人。

毕竟有着自己的存在,秦始皇身上的余毒迟早要被自己治好,下毒之人自然不愿意见到。

一时之间,徐福都没办法排除出一个凶手。

不是自己得罪的人太多,而是秦始皇得罪过的人太多。

无论是六国余孽,还是朝廷之中狼子野心之人,都是在徐福的排查范围之内。

在一番思索无果之后,徐福便没有继续思考下去了。

回头让秦始皇多调集一些侍卫过来,到时候应该就会安全很多了。

徐福是想要躺平,但不是躺着醒不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徐福都是晚上炼丹、读书,白天去找赢阴嫚聊天。

有着徐福的陪伴,赢阴嫚的心情明显是好了不少。

因为有着始皇帝的震慑,朝中,宫中对于两人之间的接触,也没有了谗言。

与此同时,徐福的四条计策,也被内廷再次完善。

李斯看着手中被完善的计策,心中却一阵气闷。

这四条计策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极为优秀的,正因如此,所以李斯才不想要发出去。

但秦始皇已经是下了命令,今日便要将这些法令公之于众。

先行在咸阳城之内进行试点,将渭水河畔作为一个试点的重要地区,修缮,疏通这渭水的河道,以工代赈。

这一消息一旦传出去的话,必然是会在整个咸阳掀起轩然大波的。

若这个计策是其他人推出的话,或许李斯还不会如此生气。

自己身为大秦国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朝中之人提出的话,自己也能将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

但这四条计策却是一位方士所提出的,这便让他不愿意接受了。

一个想法从他的脑海之中冒出,眼神逐渐变得荫翳起来……

修建灵渠,修筑官道,以工代赈,盐铁官营。

这四条政策一出来,便引起了百姓之间极大的震惊。

大秦自建立以来,繁重的劳役便已经是成为整个大秦王朝之中,最为出名的一个点了。

毕竟在修建长城,横扫六国这些每一件都是震慑古今的大事件背后,都有着无数百姓的尸骨。

无数百姓都是在这些事件之下,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如今见到帝国居然还要大兴土木,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但是在见到以工代赈这件事情后,诸多百姓的态度,才逐渐缓和了下来。

去赶赴劳役居然还有着钱,这是他们从没想过的一件事情。

而且和长城,横扫六国相比,这修筑灵渠,修筑官道,劳役明显是要轻了很多,至少不会要命。

更不会背井离乡,都是就地服劳役。

这一对比,一下子就让前两条政策的劳役之苦,瞬间变得香甜了起来。

一时之间,不少百姓都开始称赞起来,这以工代赈的好处。

至于盐铁专营之事,本就和百姓没什么关系,他们自然毫不在意了。

不过百姓们虽然不在意,但不代表着其他人不在意。

满朝文武之间,有着不少人的家中,都是从事这两种暴利行业的。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即便有着秦始皇在前方扫路,依旧有人想要站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