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 > 第61章 “你好,袁本初,在下曹操曹孟德”

后面几天,夏侯渊也同曹操一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丁冲、桓昌等人迟迟未曾见夏侯渊来找他们,还曾派人,甚至亲自上曹府拜访,不过都被拒之门外。

“妙才这家伙,也真不靠谱,让他去看看曹孟德在干嘛,他怎么也跟着进去消失了。”

“而且听曹府人说,他也跟着曹孟德在读书,你们听听,这不是在唬我们吗?”

一杯饮尽,丁冲白皙圆润的脸庞上出现了些许气急败坏的神色。

“我说,丁兄,你怎么如此关心曹孟德那黑炭小子。”朱姓某公子一脸玩味地询问道。

“哼!”丁冲白了一眼朱姓少年。

“你以为我闲着卵疼,我当然不是为曹孟德操的心,我是为……”

说着说着,丁冲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道身影,是家里那位外表美丽端庄,实则凶悍的长姐,酒意立马就消失了。

“哎,不说了,喝酒喝酒。”

……

辰时。

曹府内一片忙碌景象。

大厅里,曹嵩正指挥着家仆们整理行装,准备启程返回洛阳。

这是,许久未出书房的少年曹操一脸正色地走到父亲面前,把自己和夏侯渊的事情,以及将奇遇告知夏侯渊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曹嵩这几天很忙,由于被天子召回,很多人都来府上恭贺,他一直在忙着招待亲朋好友、恩师宾客,甚至都没时间过问曹操前往食仙居的后事。

曹嵩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曹操,神色温和却又带着几分叮嘱:“阿瞒,你能有真正的朋友,为父自然欣慰。只是你要记住一点,日后行事,务必三思而后行,莫要再像从前那般冲动。”

“为父也相信你能分辨忠奸。”

曹操能被仙人青睐,自然是曹家的大事,他虽然忙碌,但也不是不管不问。

不然,像最近几次有亲朋因为曹操干出的莽撞事,点名想看看曹操,他都委婉拒绝了,不让他们打扰曹操。

曹操认真地点点头,心里明白父亲这是在为他的未来担忧。

夏侯渊那边也没闲着,他满脸兴奋地跑回家,跟家人说要去洛阳和曹操作伴,还掏出曹嵩的书信当作“通关文牒”。

夏侯家主反复看了看书信,又瞧了瞧自家这满心吃了砰砣,非要跟着曹家那混小子的傻小子,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夏侯渊背着行囊,欢欢喜喜地加入了曹家的回京队伍。

这次回京,曹家带了一百余车行李,其中有大半是金银财物,随从一百多人,还有二百军士保护。

从谯县到洛阳主要通过陆路交通,经陈留、浚仪(开封))、荥阳再到洛阳最出名的关隘——虎牢关,最后抵达洛阳。

曹操当然不是第一次去洛阳,相反他常去洛阳,陪伴在京为官的父亲。

但是以往,曹操可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沿途风景,可这一次,他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沿途的那些穷苦黔首身上。

一日,路过一个遭饥荒的村落,只见村子里房屋破旧,百姓们面黄肌瘦。

曹操亲眼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叟,衣服打满补丁,躺在大路一旁,眼神空洞地望着大路上的行人。

他的身旁,几个孩子饿得有气无力,不知是冷是饿,紧紧靠着,蜷缩成了一团。

而这样类似情况的人每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个。

曹操见状,立刻吩咐家仆停下,打开一车行囊,把干粮和一些衣物分给百姓。

家仆们面面相觑,毕竟以往出行可没干过这事儿。

但看到曹操坚定的眼神,也只好照做。

曹嵩看着儿子的举动,微微皱了皱眉,却没有出声阻止。

若是换做以前,曹嵩早就无视曹操,将其赶到马车上去了。

救得了一人,能救得了天下?

救济百姓是可以,收下当狗,不也是救?

何况你明着救...

随行士兵脸色各异。

夏侯渊更是像个仗义疏财的游侠似的,跑来跑去,帮着分发东西,嘴里还念叨着:“大伙都别着急,都有份儿,都有份儿!”

沿路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不停地向曹操等人道谢。

就这样,走走停停,多日赶路,他们终于抵达了洛阳。

在安顿好之后,曹嵩便借助关系,将举孝廉的曹操,安排进入太学学习。

汉灵帝虽然在历史上以荒唐着称,但他对太学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前任皇帝。

他在位期间,太学的规模和影响力达到了东汉时期的顶峰,顶峰时期,太学生有上万余人。

在教育史学上,他更是里程碑式的人物,正是他的授意下,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官方授权的,招纳寒门子弟入学的学校——鸿都门学。

这天,曹操和夏侯渊来到太学。

一进太学的大门,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子们三三两两的相聚,有的在诵读经典,有的在热烈讨论。

曹操和夏侯渊漫步在太学的庭院中,四处打量着这充满学术气息的地方。

忽然,一阵悠扬的琴音传来,二人循声而去,只见一处幽静的角落,一位学子正专注地抚琴。

琴音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夏侯渊听得入神,不禁感叹:“没想到在这太学之中,还有如此妙音。”

曹操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此子琴艺不凡,虹香楼的芳儿都比不上他。”

二人正说着,那抚琴的学子停下手中动作,起身向他们拱手作揖:

“方才见二位兄台听得专注,想必也是爱琴之人,在下王璨,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王璨一袭青衫,头戴儒冠,风流雅士之貌。

曹操连忙还礼:“我乃曹操,字孟德,这位是我的兄弟夏侯渊,字妙才。”

“曹孟德?我好像听着有点耳熟啊。”

王璨挠了挠耳朵后的碎发,就觉得这个名字确实耳熟,但现在就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哎,不管了。

既是高山知音,又是同窗好友,王璨便热情地招呼起两人来。

在道路一旁找了一个地方,三人相谈甚欢,从琴艺聊到学问,又聊到时局。

王璨言辞间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见解,曹操心中暗自佩服,心想:“这太学果然藏龙卧虎,日后定要多与这些才俊交流,增长见识。”

然而,王璨心中更为吃惊,这位孟德兄虽然全程话少,但为何字字珠玑、妙句横生。

或许换成史书上的曹操来言,没有这般功底,但现在这位可是熟读《中华通史》、知晓了古今未来的先知版曹孟德。

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曹操、夏侯渊、王璨三人抬头望去,只见一群人正簇拥着一位青年缓缓走来。

那青年身材高大,体态健壮,相貌俊美,仪表堂堂,气质高雅,气度不凡。

近前看,他浓眉大眼,眉毛浓密如剑,眼睛大而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身着一袭白色长袍,腰系玉带,头戴高冠,举止间透露出一种威仪。

曹操心中一动,暗道:“此人是谁?竟有如此气度。”

他仔细打量着这位青年。

只见那青年面带微笑,与周围的学子们谈笑风生,举止平易近人,丝毫没有架子。

他的声音洪亮而温和,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磁性,吸引着周围的人。

“伯仁(王璨表字)兄,你可知此人是谁?”曹操转身问起身旁的王璨。

王璨似乎对于曹操的询问毫不吃惊,站起身来,淡然笑道:

“这位乃是袁绍袁本初,乃当今朝中名门之后,才华横溢,待人彬彬有礼,能折节下士,深受咱们太学学子敬仰。”

“听说袁本初最近还被举孝廉,风头更是一时无两。”

“咦?”

“举孝廉...”

“我想起来了!”王璨突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你竟是那个和袁本初同时举孝廉的曹操曹孟德。”

这时,袁绍似乎听到了王璨所言,向着这边靠近过来,和曹操四目相对。

袁绍姿貌威容甚伟,仪容华美;

而曹操则是面容黝黑、细眼短须、身材矮小。

此时,无人在两人之间,两人就这样互相对视。

终于,袁绍微微一笑,向曹操点头致意,曹操也回以微笑。

袁绍:“在下袁绍袁本初,幸会幸会。”

曹操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同样拱手道:

“你好,袁本初,在下曹操曹孟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