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 > 第110章 苏东坡品尝东坡肉

网友菊花香:“苏辙:做大官捞哥哥;苏轼:这个好吃,那个好吃(ˉ﹃ˉ)发朋友圈。”

网友性感大猫:“从前车马很慢,苏轼硬是被贬半个中国。”

网友皮尔卡秋:“(苏辙)生那么多孩子,不纳妾,真是深情丈夫;为捞哥哥一路做到副宰相,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大冤种弟弟,忙里偷闲再读书着述,弄个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一辈子没白活(点赞!)。”

网友用户9587:

“苏洵:你们两个要互相扶持”

“苏辙:知道了”

“苏轼:弟弟知道了。”

网友青青草原我最狂:

“苏轼:有你,是我的福气”

“苏辙:有你,我是真的服气~~>_<~~”

……

看完视频后,苏轼、苏辙两人觉得他们二人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兄弟情罢了。

可当看到后世之人的视频评价,终于忍不住破防了。

哪怕再乐观的苏轼这时也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手指着屏幕,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这都写的什么!什么叫‘被贬半个中国’,我那肯定是为了大宋的江山,为了百姓,怎能如此调侃!”

他气得来回踱步,袍袖随着他的动作剧烈摆动,脸上的表情又是郁闷又是无奈。

一是他没想到自己以后的仕途会这么不顺,二是后人似乎把他的苦难娱乐化,真是让他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这就是名垂青史的烦恼吗?

苏辙满脸通红,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眼中满是羞恼:

“什么‘大冤种弟弟’,我帮兄长是出于兄弟情义,岂是他们说的那般!还有这‘生那么多孩子,不纳妾’,与这有何相干!”

他紧紧攥着拳头,胸膛微微起伏,显然是被这些评论气得不轻。

他没想到,后世子孙把他的未来研究的这么透彻。

苏辙心想:

我未来会有很多孩子吗?

还有,不知道我的妻子是谁?

要不要问问这位程先生?

程宇看着两人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二位,这不过是后世之人的玩笑话,不必如此动气。他们也是因为喜爱你们,才会用这样的方式调侃。”

苏轼哼了一声:

“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我苏轼一生磊落,怎能被如此误解!”

要是放在之前,程宇自然不敢如此恶趣味地给古人放这种视频。

可能是近期实力得到了显着增长吧。

毕竟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在得到了安全需求、物质需求后,自然会向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梦想的实现。

程宇便是如此。

“好了,是我的不对,不过呢,为了欢迎二位第一次来,我决定给你们做一顿丰盛的美食,让你们尝尝这后世的独特风味。”

“你们看怎么样?”

听到程宇这话,苏轼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兴奋地搓了搓手:

“好好好!我苏轼平生最爱美食,今日能品尝到程先生的手艺,真是一大幸事!我可否去厨房观看程先生烹饪,也好见识见识这后世的厨艺。”

知道此地为食仙居后,苏轼心里就在猜测程宇是不是要给他们做饭,如今见程宇主动提及,一向嗜吃如命的他自然喜笑颜开。

眼神中满是期待,就像个孩子听到要去吃糖果一般。

见苏轼跟着程宇去了大堂后厨。

苏辙有些不放心哥哥,怕他在厨房又闹出什么事来,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道:“我也一同去吧。”

三人来到后厨,苏轼一进厨房,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对厨房里的各种现代厨具充满了好奇。

程宇则是很耐心地给他俩做了科普。

几乎每次古人前来都要有这一道流程。

程宇在介绍的时候在想:

要不后面把早茶、晚茶召出来,让他们来给客人讲解吧。

嗯...自己这个想法好像还真不错。

这次来的苏轼、苏辙都是四川人,程宇便直言:“我知晓你们二人都是四川人,刚好我也擅长川菜,今天就给你们做几道川菜吧。”

苏轼闻言,连连点头:“太好了,我也想见识一下后世的川菜如何?”

见苏轼、苏辙两人都点了点头,程宇眼睛微眯,露出了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

“好!”

经典的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程宇还做了一道古代四川的特色菜:槐叶冷淘。

唐代杜甫《槐叶冷淘》诗曾描述四川用槐叶汁和面制成凉面,清凉消暑。

它类似今日的凉面,反映出唐宋时期川人利用自然食材的智慧。

而且这道菜和苏轼亦有缘分。

他曾与友人一道品尝过这道菜,执笔写下了《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

“两道现代菜,一道唐宋时期的面食,最后还要做一道主菜,苏子瞻,你不如猜猜我会做什么?”

程宇笑着看向苏轼。

苏轼摸了摸下巴,眼睛滴溜溜地转了几圈,沉思片刻后,嘴角微微上扬,自信满满道:

“先生既然让我来猜,那应该是说这道菜和我有关了,之前在后世视频中提到了我自创过东坡肉、东坡鱼,那这道菜说不定就是东坡肉!”

程宇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苏学士果然聪慧,正是东坡肉!”

苏辙在一旁有些疑惑地问道:“兄长,你怎么猜到就是东坡肉的?”

虽然苏辙也很好奇苏轼后世自创的菜肴味道如何,但他此时更好奇苏轼是怎么一下子就猜中的。

苏轼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笑着对苏辙解释道:

“子由啊,你想,程先生特意让我猜,又提到了是主菜,那必然是道不简单的菜肴。方才我们看到后世的视频里提到我自创美食,其中东坡肉最为出名,而且程先生做的都是川菜,这东坡肉也是用猪肉为主要食材,以川菜的做法来烹制,可能性自然极大。”

苏辙恍然大悟,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兄长心思果然细腻。我也好奇这东坡肉究竟是何滋味,竟能在后世如此出名。”

程宇一边准备着东坡肉的食材,一边笑着说:“这东坡肉在后世可是家喻户晓,深受大家喜爱。它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颇多。”

说着,他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在案板上,那猪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

苏轼凑上前去,仔细地看着,问道:“程先生,这选肉可有什么讲究?”

程宇耐心地解答:“这东坡肉啊,选肉是关键。要选这种肥瘦比例恰到好处的五花肉,做出来的肉才能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说着,他熟练地将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每一块都方方正正,大小几乎一致。

苏辙在一旁,再次看到程宇出神入化的刀工,不禁赞叹道:

“程先生这刀工,真是令人佩服,如此整齐的肉块,切起来定是极考验功夫。”

等程宇将焯好水的肉块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一时间,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肉香,苏轼和苏辙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好香啊!这肉香味,光是闻着就让人受不了了。”

苏轼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咽口水。

程宇笑着看了他一眼,说道:“别急,这才刚开始呢。”

随后,他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冰糖、八角、桂皮等调料,又倒入一些黄酒,说道:

“这黄酒可是东坡肉的灵魂调料之一,既能去腥增香,又能让肉更加软烂入味。”

苏轼好奇地拿起黄酒瓶,闻了闻,说道:“这酒的香气很独特,和我们平时喝的酒不太一样。”

程宇笑着解释:“这是现代的黄酒,和你们那个时候的酒在酿造工艺上有些不同,味道自然也有所差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