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 > 第196章 朝闻道

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 第196章 朝闻道

作者:最初的少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13:17:04 来源:小说旗

他并没有做什么新的菜品,而是从保温的灶台上端出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大砂锅。

这砂锅是他之前闲暇时,用系统奖励的顶级食材精心熬制的,本是打算自己享用,没想到正好派上了用场。

砂锅盖子一打开,一股馥郁芬芳、甜糯清雅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瞬间驱散了庭院中残留的些许寒意。

只见砂锅内,是满满一锅色泽温润、浓稠适中的粥。

粥体晶莹剔透,白色的米粒吸饱了汤汁,变得饱满圆润。

其中点缀着红色的枸杞、金黄的桂圆肉、饱满的莲子、翠绿的葡萄干、暗红的红枣、白色的薏米、黄色的玉米粒,还有一些切成小丁、泛着光泽的不知名果脯。

各种食材的颜色交相辉映,煞是好看,宛如一件艺术品。

【八宝莲子粥】

评分:【大师级】

评价:精选八种上等辅料,与顶级贡米慢火熬制而成。火候精到,甜度适中,口感软糯香甜,营养丰富。不仅能迅速补充体力,更能安神补气,调和五脏,蕴含着温和而强大的滋养之力。

这锅粥,无论是食材的选择,还是火候的掌握,都达到了程宇厨艺的巅峰水准,评为大师级毫不为过。

程宇盛了一大碗,双手递到孔子面前:“先生,请用。”

孔子看着眼前这碗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的粥,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一生虽然也曾享受过诸侯的宴请,但从未见过如此……精致华美的粥品。

那香气更是奇特,甜而不腻,带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温暖感,仅仅是闻着,就让他的精神为之一振,腹中的饥饿感愈发强烈。

他接过碗,热量透过粗陶碗壁传递到手中,带来一丝暖意。他没有立刻动口,而是先仔细看了看碗中的食材。莲子饱满,红枣圆润,桂圆肉厚实……每一样都透着不凡。

“足下费心了。”孔子对着程宇点了点头,然后才拿起程宇递过来的木勺,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粥刚入口,孔子整个人都僵住了。

一股难以形容的温润甘甜瞬间在口中化开。粥的口感极其软糯,几乎不需要咀嚼,米粒入口即化,留下满口醇厚的米香。

莲子粉糯微苦,红枣甘甜,桂圆温补,葡萄干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酸……

八种辅料的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层次丰富,却又异常和谐。

更奇妙的是,随着粥的咽下,一股温暖的能量迅速扩散到四肢百骸,仿佛久旱的土地遇到了甘霖。

七日来的饥饿、寒冷、疲惫,似乎都在这股暖流的冲击下,迅速消融。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干涸的经脉和枯竭的脏腑,正在被这股温和而强大的力量滋养着,恢复着生机。

“这……这是何等神物?!”

孔子眼中充满了震惊。

这碗粥的美味,已经超出了他对食物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那股神奇的滋养之力,简直如同传说中的仙丹琼浆!

他再也顾不上矜持,一勺接一勺地将碗中的粥送入口中。

每一口,都是极致的享受,每一口,都在恢复着他的体力与精神。

一碗粥很快见底。

孔子放下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仅仅一碗粥,他感觉自己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之前的虚弱和疲惫一扫而空,精神矍铄,甚至比未困陈蔡之前还要好上几分。

他站起身,对着程宇深深一揖,神色肃穆:“程先生此粥,非凡品也!活命之恩,老朽铭记于心!”

他不再称呼“足下”,而是改称“程先生”,态度也从之前的警惕和疑问,变成了真诚的感激和敬佩。

这一碗粥,彻底打消了他对程宇和这个“食仙居”的最后一丝疑虑。能拿出如此神物的,绝非凡俗之辈。

程宇坦然受了他这一礼,微笑道:“先生言重了。能为先生略尽绵力,是晚辈的荣幸。”

孔子看着程宇,又看了看砂锅里剩下的粥,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开口道:“程先生,老朽有一不情之请。”

“先生但说无妨。”

孔子指了指那个砂锅,语气带着恳求:“老朽那些弟子,尚在忍饥挨饿。不知……先生可否将这剩下的粥,赐予老朽带回?让他们也能……尝尝这活命的甘霖?”

程宇看着孔子那双充满恳切和希冀的眼睛,这位在绝境中首先想到弟子的老人,让他心中那份对先贤的敬意又加深了几分。

将剩下的粥带回去?

这自然不是问题。

程宇随即挥手拿出了几个保鲜盒。

“我做的比较多,你可以多装点。”

孔子连连点头,再次感谢后便不再耽搁,小心翼翼地将砂锅里剩下的八宝莲子粥全部倒入食盒中。

一切准备妥当,孔子手捧着食盒,心情激动而复杂。

此行奇遇,不仅解了自身困厄,更得了活命的希望带给弟子,还见识了闻所未闻的未来之世和这位神秘莫测的程先生。

“程先生高义,救我师徒于危难,此恩此德,孔丘没齿难忘。”

孔子最后深深一揖,“他日若有机会,定当……”

“先生言重了。”程宇打断了他,“相逢即是有缘。以后有空还可再来?”

孔子面色一喜,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程先生,老朽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请讲。”

“先生既来自未来,可知……老朽之道,未来命运如何?可能行于天下?”

孔子问出这个问题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是他一生追求的终极疑问,也是他颠沛流离、屡遭困厄却始终不肯放弃的根源。

程宇看着孔子眼中那份深沉的期盼,心中微动。

他知道,这个问题对孔子意味着什么。

他沉默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是”或“否”,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先生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程宇的声音平静而有力,“两千五百年岁月流淌,王朝更迭,世事变迁,然先生之教诲,早已融入华夏血脉,成为世代子孙立身行事的准则。后世尊先生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建庙塑像,四时祭祀,研习先生之言者,遍布天下,乃至万国。”

轰!

程宇的话,如同九天惊雷,在孔子心中炸响!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融入华夏血脉?成为立身准则?

遍布天下,乃至万国?

孔子整个人都呆住了,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一生追求的“道”,那个被诸侯轻视、被世人误解、甚至连自己有时也会怀疑是否能够实现的理想,在两千五百年后,竟然……竟然得到了如此崇高的评价和广泛的传播?

巨大的惊喜和激动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冲刷着他连日来的疲惫、委屈和忧虑。他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活了六十余年,经历无数风雨,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般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想到了颜回那句“夫子之道,至大至深,天下莫能容”,想到了自己那句“吾道非邪?为何至此?是邦无道也”,原来……原来自己的坚持,并非虚妄!自己的“道”,终究是会被后世所理解,所尊崇的!

“好……好啊!”

孔子喃喃自语,声音哽咽,激动得难以言表。

他挺直了原本因饥饿而有些佝偻的腰背,仿佛瞬间找回了所有的力量和信念。

之前所有的困顿、挫折、怀疑,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程宇静静地看着他,没有打扰这位老人激动的心情。

他知道,这番话对孔子的意义,远胜过任何物质的帮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