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陪诊师 > 第126章 回乡见闻(2)

陪诊师 第126章 回乡见闻(2)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12:47:00 来源:小说旗

季虹的厨艺令黄默山大开眼界,惊叹不已。猪蹄煲、焖羊肉、蒸大虾、辣子鸡,无不色香味俱全,不亚于辛州市的知名饭店;凉拌三丝、拍黄瓜、水煮花生,这几样下酒凉菜也做得一丝不苟,入滋入味。

“你这一手厨艺啥时候练出来的?你有这个闲时间吗?”黄默山好奇地问。

季虹说她五六岁就开始学做饭了,不过那都是基本的一日三餐。真正的照着菜谱上学,还是去年的事。她辞掉护士工作后,在家里陪了爷奶两个多月,几乎天天去镇上买好食材,照着网上的菜谱做,既锻炼了手艺又让爷奶有好吃的,真是一种乐趣。

黄默山说:“你干护士的工资全让你孝敬爷奶了,不过,值!”

“小吃小喝的能算啥孝敬!我这次要给奶奶做手术,这才算是真正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儿。”

“你爷爷的身体好不好?我看他的腰好像不大对劲。”

“还说呢,腰椎间盘突出,他们这辈老年人的通病,累出来的。”季虹说,“到时候给他俩做个全身大检查。”

黄默山说:“爷奶这年纪呀,不检查还好,一检查哪儿都是病,不信你看。我爷爷当年就是,我妈把我爷爷弄医院去,一检查,简直没一个地方好的,医生说这要忌口那要忌口,把我爷说火了——听你们医生的,等着饿死吧,我啥都不忌!”

“但是,你爷爷的瘫痪和他的饮食关系很大,是不是?”

“确实,但也不能像医生说的那样,忌这忌那,我认为要根据自身情况,把握适当的量就够了。”

季虹说:“不同意。有些疾病,要严格忌口才好。比如,到了中期的肝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要严格忌酒;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要严格忌甜;痛风患者要严格忌海鲜。这些你应该都知道的,类似的种种情况,一定要把该忌的看成毒药才行。”

“病在嘴上死在腿上。”黄默山说,“这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能做到的有几个呢?人生在世吃穿二事,连嘴都管住了,活着还有啥劲?”

季虹说:“这话呀,你跟我闲聊可以,陪诊病人的时候可不能这么说,咱不能误导人家,咱在患者心中是半个医生的形象,咱得对他们有引导作用。”

“明白,”黄默山说,“我看人的身体好坏拼的就是个意志力,谁能管好自己的嘴谁就健康。”

“不全对,”季虹一边收拾着厨具一边说,“应该说是现在的人。以前的人穷,饭都吃不饱,还管啥嘴?现在的人呐,我看过一个医学专家说,毛病都是吃出来的——生活太好啦!鸡鱼鸭肉,想吃啥有啥,就放纵起来,哪还去管什么健不健康!

“特别是农村里一些受过穷的老年人,从前吃不着,现在富裕了,就好好捞个本,这种心理可坏得很,把他们养成了一些坏习惯,等到毛病出来了再忌口就晚了,要不,现在的医院家家都是那么忙。”

菜摆满桌的时候,堂屋里走进一个年轻人,是季虹的堂哥,刚才外地回来,趁暑假回来看看父母和孩子的。他是季虹专门请来陪黄默山喝酒的。

上午出发前在超市购物时,季虹要买几瓶红酒,被黄默山拦下了。黄默山说他车后备箱里有。季虹也就不客气了,说:“那好吧,我不跟你争了。你说红酒的利润是成倍的,超市里卖的五六百的还不抵你后备箱里的,我就不买了。”

气氛融洽,菜做得好,酒喝得舒服。黄默山应付得惯酒场,对季虹的爷爷奶奶和堂哥极尽礼节之周到和圆满,惹得爷爷奶奶心里暗暗称赞。

他和堂哥大大方方地碰杯,谈笑,潇洒自如。虽然不能儒雅斯文,却大有城里人的放旷和豪爽,深得堂哥喜欢。

季虹把握着双方的酒量,让他俩喝到刚刚好。

饭后,季虹说:“我这可没有工夫茶,你就受受委屈吧。”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碧螺春用大杯给爷奶和堂哥、黄默山各泡了一杯。

黄默山问,碧螺春哪里来的?季虹一笑说,我在超市里买的呀!黄默山说,我怎么不知道?

季虹笑道:“我叫你去买辅料的时候,你不是离开了一会儿吗?”

黄默山摸摸脑袋,笑了。他摇着杯子里的茶叶水,见茶汤色泽碧绿,青中有淡黄,汤色明亮,再轻轻啜了一口,只觉得香气浓烈,清香里带花果香,便知是正宗的洞庭碧螺春,便问季虹:“你也懂茶叶?这茶叶买得好。”

季虹说:“不懂,一分钱一分货呗,大超市里买东西,这个规律大致上不会错的,这茶叶880一斤,我买了一斤,喝不完就留给爷奶尝尝,你说好,就错不了,你的口味我是相信的。这次让你受苦,哪儿能让你受委屈?”

黄默山哈哈笑道:“客气了客气了,你这话我受用。我听着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爷奶在一旁听了,忍不住笑道:“咱这农村太落后了,让你受委屈了,你多担待呀。”

喝了一杯茶,季虹到院里见太阳躲到云层里去了,喊黄默山出去遛遛,利于消化。堂哥见状,借故回去了。

农村的夏日午后,农人大部分在睡午觉,村路上并没多少人。偶尔碰见村人,季虹热情地打招呼,对方见季虹身边有个伴,便也不多谈,三两句后也就走开了。

一条水泥路有三米多宽,横贯整个村子,路面总有车子驶过,相对比较干净。路两侧都是大树,基本是刺槐和大叶柳,枝柯在空中互探、交结,把路面整个罩住,即使烈日当头也完全不会被晒到。

季虹跟黄默山讲起,她小的时候,这条路是土路,是村里的交通要道,她总是光着脚板在这路上奔跑。

土路在雨过天晴路面没水时,被村里人很快踩得平平的,还有些许湿润,些许软乎乎,些许弹性,这时,光着脚板在上面跑,可舒服了,可以跑得飞快,脚板还能感受到和泥土的柔软的摩擦,那种感觉,自从脚板扎了一次刺后就再没体验过了。

黄默山让季虹讲那次脚板扎刺的经历,季虹就把邻居骆江给她挑刺的事件讲了。

“难怪你那么感恩骆江。”黄默山说,“你现在卖课程赚了十几万了吧?过几天回辛州,你还去看骆江吗?”

“必须的。”季虹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