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陪诊师 > 第66章 人之将死(1)

陪诊师 第66章 人之将死(1)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12:47:00 来源:小说旗

“是江西,”顾娟说,“江西省嫁女儿彩礼都是在15万之上,20万30万是常事,此外车子、房子、三金等都是不能少的;

“河南省的焦作市,没有50万根本别想结婚;就连大西北的甘肃,经济那么落后,彩礼也得20万甚至更多。所有的地区,都像是开过会的,房子车子都是必不可少。

“有家底的、父母辈打好基础的就好点儿,要是父母没本事,子女也没本事,靠打个死工来办婚事,那真是一场婚事就把整个家整趴下了。他们的怕是有情可原的。”

宗政被顾娟说得有些茅塞顿开,他感慨地说:“跟年轻人聊天,可以涨涨年轻人的见识,不错不错,我今晚就打电话给俩孩子,看我能不能说出软话来。”

顾娟陪诊宗政半天,检查病情只用了一个钟,而其他时间全是陪宗政聊天。从体力消耗上讲,这样的陪诊无疑更轻松;但从难度上讲,顾娟觉得更累,因为她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不足以应付宗政这样年纪的人。

幸亏宗政不是知识分子,对这个社会也很疏离,她可以信马由缰地发挥。尽管如此,她还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敢胡吹海侃。一来人家是自己的客户,二来宗政55岁了,诓骗他居心不忍的。

顾娟平时对一些社会性的问题不甚热心,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互联网的时代,每天的信息量多到爆炸,如何能关注得过来?

但陪宗政聊天半天后,顾娟领悟到一点:一个优秀的陪诊员是要有丰富的知识的,越丰富越好,社会经验也是越多越好。病人总是中老年居多,到了中老年,人生经验都够多了;如果是知识分子,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无疑更增长了他们的见识,要想陪他们聊得火热,如果自己不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谈何容易。

晚上回到宿舍,她找季虹聊天,谈她陪诊宗政的感受,感慨自己没学识,不会用大道理安慰人。

季虹笑道:“庄子说‘道在便溺里’,意思是在最低贱的事物中都有‘道’的存在。我觉得生活实践比大道理更能打动人。”

“关键是咱们这年龄哪儿有那么多的生活实践?”

“好好干陪诊呀,干他个一年两年的,你会觉得你的社会经验和生活常识会飞速地增加。”季虹对顾娟言传身教,“我当护士时,每天都是那些活:帮病人搞好护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搞好卫生、做好医疗记录。

“护士面对的是躺在床上的病人,这些人的心态和就诊看病的人不一样。咱们做陪诊面对的是正在看病的人,只要不是复诊的,啥病情就不知道,他们的内心会焦灼、烦躁;这时咱们得消解他们的情绪。

“在他们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如果不严重,咱们要为他们高兴;但如果病情严重甚至是癌症之类,咱们要学会安慰。总之,不同的情况,咱们要说不同的话,要想说得合适,能让患者心里舒服,当然是不容易的。”

顾娟问季虹,有没有安慰过癌症患者?季虹于是给顾娟讲了一次她陪诊癌症患者的经历——

他是位男性患者,49岁,离婚多年,一个人生活。他第一次找到我是3个月前的事,他说他已肝癌晚期,医生告诉他大概还能活一年。

他知道治不好了,找我陪诊只是因为孤独和苦闷,另外想从我嘴里知道,像他那样的病人多不多。听他那么一说,我就知道我该干什么了。

我首先询问他的病史。

他说,他结婚才一年多,老婆就被一个有钱男人拐跑了,她老婆两年后回来和他离婚,他在家里的名誉早就臭透了,人人都知道他被戴了绿帽子。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他再不相信女人,开始酗酒。也没上进心,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干一分吃一分,今朝有酒今朝醉。

几年后,有一个寡妇爱上了他,要和他结婚,他不干,只愿意同居,人家不理他了。此后,他再没碰到对他心动的女人。

他爱喝酒,但喝酒是需要好心情的,喝闷酒很伤身。他一直是很郁闷的,算是借酒浇愁,自然是很伤身的。

肝癌早期基本无症状,晚期才会出现肝区疼痛、发热、乏力等。他在早期偶尔会有一点点感觉,但他手里的那点儿工资,他哪舍得去医院?反正不影响干活,他也没当一回事。

渐渐地,他的肝区开始疼了,一开始是疼一会儿好一会儿,他还没当回事。后来半夜半夜地疼,他睡不着觉了,才去医院检查,一查,肝癌晚期,他感觉像晴天霹雳。

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大意,他惨然一笑说,一个人要是没有别人的关心,会活得很迟钝很麻木,即使自己病了都不知道。

我很惊讶他的话,就问他,你的父母呢,他们不关心你?他苦笑着摇摇头说,他不争气,他父母不爱他,他离婚后从没回过家。

我大概知道他为何走到这一步了。我没问他如何不争气,如何父母不爱他。他说他离婚后从没回过家,仅仅这一条,就能表明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儿子。

但我不能指责他,因为他还有一年就死了。我明白,我能做的,就是让他尽可能地开心每一秒,至少不能给他添堵。

接下来,我已决定不收他的钱。但我还是想知道他的想法。我问他,你连检查身体都舍不得,现在怎么能舍得找人陪诊呢?陪诊半天要200元呢!

他倒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他前妻托人给了他5000块钱,可能是可怜他吧。他就找到了我,想问问我,以我的陪诊经历,见过他那样的不正常的病人吗?

我听出了他的意思,他是想寻求一下心理安慰。我只有撒谎了,说见过好几个,人嘛,总有相似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是老话了。

他听我这样说,一脸的释然,仿佛他并不孤独,这世上和他一样的人多得是。

我既然撒着谎陪他聊天,又决定不收他的钱了,总得多一些收获吧?我就问他,怕死吗?

他说他一想到死就浑身发抖,最可怕的是,睡到半夜里醒了,看着天花板眼睁睁地等死。

我惊异于他的话,他那样的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怎么会怕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