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陪诊师 > 第214章 天机乍现

陪诊师 第214章 天机乍现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12:47:00 来源:小说旗

季虹回到辛州的当晚就和骆江联系了,她把雷震的话悉数讲给骆江听。骆江对季虹反馈的信息大部分是心里有底的,不过对于超市里的货款可以一个月一结倒是第一次听说。“我这个小店从来都是货款现结,没有拖欠过。”

“你一直开着小店,眼界被局限住了。一个人老是在池塘里游泳,自然不知道大江大河里的水浪。你那些供货商当然不会告诉你有这样的规则,因为他们现款现收多爽啊。”

骆江:“照雷震的说法,1000平米的超市200万就能搞起来,还真不是多难的事儿。”

“找个人合伙嘛。”季虹开导,“雷震的那超市就是三个人合伙的。生意做大了,合伙很正常,一个人忙不过来的,太累。合伙的生意有个好处,就是凡事有个商量,不至于由着一个人的思路走偏差。”

“嗯,我想想……可是,到哪儿找商铺呢?找商铺是最难的。”

季虹提示骆江,老家的几个大镇是不是还有机会,不料骆江说,早就有人做了,这年头的人,头比锥子还尖,大小有个商机,马上有人钻进去了。

骆江问季虹,县城里能不能考虑?季虹说:“我问过雷震了,五年前可以,现在都饱和了。现在还能做的,就是乡镇,因为乡镇里老人多,他们大部分不懂网购,还能做个十年八年的。县城里没机会了,也没潜力了。咱老家的大超市,县城以上的,都被‘华亚超市’垄断了,小打小闹的,想都别想。”

骆江:“这么说,考察地点是个大工程了。”

“没错。你现在生意淡,可以让婶子守店,你的车不是提回来了吗,还真用上了,你就到老家附近的乡镇上转转,先考虑老家,再考虑远一点的地方。做生意,在哪儿都是一样做。我这边帮你打探打探,有消息了,马上通知你。”

季虹和骆江联系罢,忽生灵感,既然开超市在哪儿开都一样,何不在自己的抖音号里吆喝吆喝,问问哪个地方还没有大超市呢?自己的粉丝接近400万,总会有人回应的吧?

想到这,季虹一阵兴奋。她当即打开抖音,录了个口播视频,内容是向广大粉丝征集商业线索——哪个乡镇上还没有大超市,她有个亲戚想开个大超市。她特别强调面积在500平米以上,1000平米以上更好,并且人流量要大。

过了两个钟,这条视频的留言简直亮瞎了季虹的眼睛。留言有600条之多,季虹一口气看完。有的是闹着玩儿的;有的根本不懂商业,乱说一气;只有几十条信息有深入了解的价值。

季虹把有价值的信息的地理位置一一写出来,发现只有三个位置在本省,但在外市地界,只有一个位置在本省本市的外县乡镇上,叫大柳镇。

这时候的季虹想明白了一点:别说外省了,外市的都难以考虑。除非已经做成了全国连锁大品牌。像骆江这样的小商户,还没做过大生意,一下子跨到外市外省是不现实的。

季虹当即上网了解,大柳镇距离辛州300多公里,不算远。她当即联系了骆江,说了想法。骆江说,明天去看看。

次日晚,骆江联系季虹说,大柳镇他去了,人确实多,但没位置,并且已经有了一个600平米的超市,位置是最好的,生意挺旺。“乡下的超市确实还有干头,看得我心里直痒痒。”

“那就再慢慢找地方。”季虹鼓励,“雷震说乡下超市还干个十年八年没问题,有一定道理。我再继续留意抖音的留言,你呢,考虑好找谁合伙。”

这晚,季虹靠在床上准备入睡时,竟收到了高玉贞的微信。高玉贞说,她刚看到季虹的抖音,就立即来和季虹聊一聊。

高玉贞给季虹提供信息说,她老家的镇子上的粮管所职工大院临着正街,院子有700多平米,院子出口两侧是两个大商铺,一个卖服装一个卖鞋子,生意都不大好了,并且卖鞋子的贴了转让,贴了两个多月了。

粮管所这个单位早就没了,那些房子现在归粮食局管。所里原来的老职工全都在县里买房子了,所里的房子一半闲着,一半在出租,共有十几套。他们想卖,但没人敢买,因为没有房产证。

粮管所的领导也跟职工谈过话,企图把整个粮管所租出去,但因为在院子里做生意,得搭建简易房,没人愿意投资,担心万一生意不好,房子白盖了。

高玉贞说,她老家的镇子叫辋川镇,常住人口七万多,人很旺,就是落后一些,老年人居多,消费水平还行,因为田地多,人均2亩,不缺吃的。

目前只有一个大点儿的超市,400平米左右,是小卖部扩大的。其他的都是几十平米的门市部,可以去考察考察。

季虹把高玉贞提供的信息反复咀嚼,觉得有考察的必要。高玉贞所说的这个情况,投资的风险大,但越是这样越有商机。如果能和粮管所的领导达成协议,把租金谈得低低的,自己盖简易房也不是大事。

那么好的位置,那么大的院子,一直闲着,要么是没有胆大的投资,要么是还没人发现这个商机。

季虹记得以前和高玉贞闲聊时,知道高玉贞和自己的老家隔邻,那就相距不远。她立即百度,辋川镇离辛州竟然只有267公里。

她当即联系骆江,说了高玉贞提供的信息,要明天和骆江一起去考察考察。骆江连说好,好,语气里是掩抑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季虹跟黄默山打了招呼,说明天和骆江一起去考察铺面,下午赶回来,麻烦黄默山多操些心。黄默山嗯嗯应着,也不好说什么。

次日一早,季虹和骆江早早出发,两个半钟赶到辋川镇,时值上午9点,正赶上逢集,街上人头攒动,赶庙会一般。

季虹纳闷,都说辛州的人一大半都出去打工去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在家?怪不得高玉贞说该镇有七万多人。

她留意了人们手里的购物袋,好多袋子上印着“川源超市”的字样。看来这个超市就是高玉贞所说的那个400平米的超市了,先去考察考察这家再说。擒贼先擒王,看了这家,心里就有谱了。

“这镇上怎么这多人?好多年轻人,奇怪。”骆江在一家小卖部买了两瓶水,借机打探,竟探出一个重要信息:辋川镇上有很多小工厂,都是原来在珠三角打工的人回来开的,现在物流发达,拿货方便,老家的房租低,好多人又不愿再出门,在家开个小厂,一年搞个十万二十万的,轻轻松松,何必在外受气?

这个信息,让季虹和骆江振奋不已。为什么高玉贞没说到这一点呢?可能是她现在没住在老家,漏掉了这个信息,也可能这些厂是刚办不久的,高玉贞不知道。

总之,这个信息像鸡血注进骆江和季虹的身体,他俩都已看到了希望之火在熊熊燃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