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长于世,生于间 > 第90章 教书育人

长于世,生于间 第90章 教书育人

作者:梦幻夕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6 13:12:42 来源:小说旗

在快要过年的时候,镇上渐渐热闹了起来。

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人们忙着置办年货,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然而,我的心情却与这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

自从她离开后,我的生活仿佛失去了色彩,花店的生意虽然依旧忙碌,但我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那天,我正在花店里整理新到的花材,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

我抬起头,透过玻璃窗,看到了她的身影。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

然而,让我心中一紧的是,她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同龄的男子。

他们并肩走着,举止亲密,仿佛一对恋人。

我站在原地,手中的花材不知不觉滑落在地上。

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仿佛所有的猜测和不安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证实。

我知道,她已经找到了新的生活,而我,终究成了她生命中的过客。

我没有上前打招呼,也没有做出任何分外之举。

我只是默默地低下头,继续整理花店的事务。

然而,心中的波澜却久久无法平息。

我知道,这个镇子已经不再属于我了。

她的归来,带着新的生活,而我,只能选择离开。

当天晚上,我收拾好花店的事务,回到家中,开始默默地整理行李。

我将那些我们一起种下的花草小心翼翼地移植到花盆里,准备送给镇上的邻居。

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我知道,这些花草已经不再属于我了。

在一切处理完后,我将花店的钥匙交给了房东,并告诉他我要离开的决定。

房东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你是个好孩子,以后有机会再回来看看。”

我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我知道,这个镇子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而如今,这些回忆已经成了我心中无法触碰的伤痛。

离开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

我背着简单的行李,走在镇上的石板路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路过她家时,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远远地看了一眼。

她的家门口挂着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我知道,她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而我,也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了。

我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开了这个镇子。

雨丝打在脸上,冰凉而湿润,仿佛在为我送行。

离开那个充满回忆的镇子后,我继续往东行走,路过了许多城镇。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停留一段时间,看看那里的风景,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虽然心中依旧有些空落落的,但半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

在此期间,我估摸着时间给陈媛媛发了一封祝福结业信。

几天后我收到回信,她对我竟然知道她结业的时间感到惊讶。

接着便是对我祝福的感谢,还有就是分享她结业后和同门一起去喝酒庆祝的事。

我没有回信,因为我们终究是过客,有缘而无份,过去的便让它过去。

……

我来到了一个名为良育城的地方,这座城市不大,但却充满了书香气息。

街道两旁有许多书院和学堂,孩子们的笑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温馨。

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一阵,让我对教书育人产生了较大的兴趣。

我找到城中声望很高的钟先生,拜入他的门下,开始了学习教书育人的生活。

刚开始时,钟先生让我从最基础的做起。

每天清晨,我会早早来到学堂,帮忙整理书卷、打扫教室,甚至为学生们准备笔墨纸砚。

钟先生告诉我:“教书育人,首先要学会观察。”

“你要从细节中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和需求。”

于是,我开始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有的孩子天资聪颖,但性格急躁;有的孩子虽然反应稍慢,却极为认真;还有一些孩子,家境贫寒,却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通过观察,我逐渐明白了,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钟先生的教学以经典为主,他常常对我以及其他来学习的人说:“教书育人,首先要自己明理。”

“只有自己理解了经典的精髓,才能将其传授给学生。”

于是,我开始系统地学习这些经典。

每天清晨,我会在学堂的后院背诵文章,逐字逐句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钟先生会定期考校我们的学习成果,有时会让我们讲解某一章节的含义,有时则会让我们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如何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教学中。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钟先生开始让我参与实际的教学工作。

最初,我只是作为助教,协助他管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渐渐地,我开始尝试独立讲授一些简单的课程。

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结合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课后,钟先生对我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但也指出了我的不足:“你的讲解很有趣,但要注意控制课堂的节奏。”

“有些孩子容易被故事吸引,却忽略了经典本身的意义。”

我虚心接受了钟先生的建议,并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渐渐地,我学会了如何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在钟先生的指导下,我逐渐明白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有一次,学堂里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我发现他其实很聪明,只是缺乏自信。于是,我特意在课后找他聊天,鼓励他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渐渐地,小明开始主动回答问题,甚至在课堂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看到他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

钟先生也对我的做法表示了赞许:“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除了教学,钟先生还教会了我如何与家长沟通。

他常常对我们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作为老师,你要学会与家长合作,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家长来找我,抱怨孩子在家不爱学习,总是贪玩。

我耐心地听取了家长的诉求,并建议他们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家长听后,表示愿意尝试我的建议。

几个月后,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家长也对我的工作表示了感谢。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在钟先生的门下,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教书,更学会了如何育人。

每当我看到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有所进步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成就感。

而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也会静下心来反思,寻找改进的方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