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都市邪怪录 > 第4章 临渊羡鱼

都市邪怪录 第4章 临渊羡鱼

作者:心之所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3:13:24 来源:小说旗

“喔~喔~喔~”

“汪~汪~汪~”

“啊,,,该死的还要不要人睡觉了,”听到鸡鸣狗叫声,习惯性的一骨碌坐起来伸了个懒腰,透过窗户看了看土墙外面,天空挂了一丝鱼肚白,一缕缕微弱阳光斜照在床边。张红楼顿时破口大骂:“大黄狗,你要再乱叫,下次把你炖了吃狗肉”嘴里虽然骂个不停,可还是眯着眼拿过衣服,麻利的穿戴起来!

打开房间门,习惯性看了看父母的房间,门早已打开,张红楼知道只要不下雨,每天天刚亮,父母就已经出去劳作去了。

看到这里张红楼鼻子有些发酸,自己家生活条件本来就不好,妈妈生自己的时候怀了十二个月,产后留下了病根,做不得太重的体力活,爸爸又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除了干农活也没个特别的手艺。而自己,从小体弱多病,五岁以前几乎都在药罐子里长大的,这让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显的捉襟见肘,看看那躺在墙角落里六七年的藤椅就知道了,六七年家里除了一口铁锅,没添过什么有价值的家具。再想想那刺鼻的中药味,张红楼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抛开胡思乱想,简单的洗漱过后,张红楼开始了延续两年的晨跑,没办法,谁叫自己有个当老村长的大爷呢,从五岁开始就每天天不亮来敲门,把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拉出来,用那长长的烟枪逼着自己锻炼身体!不过自从跟着老村长锻炼身体自己就很少吃药了,这也是张红楼每天早上坚持晨跑的动力之一。

“早啊,陈二妈,”“罗大伯,又去割猪草啊~”

张红楼顺着村里的小路,围着村子边跑边给早起的邻居们打着招呼。这也是张红楼嘴乖的好处,一旦肚子饿了,走到谁家有个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不会吝啬给他加个碗筷。

围着村子跑了六七圈后,回到家里又简单抹了一下脸,张红楼便开始烧水做饭,这还是半年前自己学会的新技能,虽然做的不怎么好吃,但也不至于难以下咽,这样父母回家后,就不用再做饭了。

先往灶台里放好柴火,再用火柴点燃一小根碎竹子,去引燃柴火,随后淘米,煮饭,一步步井然有序。

约莫四十五分钟后,闻着锅里传来的米饭香,张红楼艰难的咽了口口水,退了火,去门前菜园子摘了些白菜,豆角,清洗干净,一切就等父母回来炒菜吃饭了。

十点过左右吃过早饭,简单收拾好碗筷,张红楼就去检查今天钓鱼要用的鱼竿,鱼篓那些!

“钢蛋儿,钢蛋儿,好了没,”还没等张红楼找到用什么做鱼篓,就听到院门外王小二的叫喊声!

“来啦,别喊了,”不耐烦的回了王小二一句,拿起鱼竿,找了个油漆桶,“应该能装下了”张红楼想着!

“爸妈,我去钓鱼了”张红楼给家里打个招呼,拿上渔具朝门外走去。

“记得,别洗澡哈,”背后传来父母的叮嘱,不过貌似对七八岁孩子来说,父母的叮嘱就像耳边的清风,总是从左边进,右边出~

俩小子扛着有自己两个高的竹子鱼竿一路打闹着来到小丫家,好在今天太阳有点毒,中午不用去田间劳动,小丫便开开心心和张红楼他们一起往河边走去。

三人来到大河边,远远就看到有五六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蹲在河边整理渔具!张红楼知道他们是昨晚泡夜钩的!泡夜钩就是前一天傍晚把鱼钩挂上蚯蚓,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去收取,这样晚上出来觅食的鱼就容易被钓走。在这条大风河里夜晚觅食的鱼主要有两种,石耙子,黄辣丁。这两种鱼肉质都比较鲜美,从而可以拿到三十里外的县城里卖个好价钱。

而对于张红楼他们来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说要走三十里山路,就是夜钓的渔具自己都没有,看了看手里两米多长的竹竿上那有点发黄的鱼线,张红楼还真怕被前面几个人发现这是自己夜里偷摸着帮他们收取的。甄老师说了,做雷锋是不需要留名的!

顺利来到河边,张红楼带着二人来到他们平时钓鱼的窝点。一条小溪与大风河交际处。看了看河水的流动特征,张红楼告知二人在哪里适合钓鱼,这个点临近中午,出来觅食的鱼,应该是黄条子,花龙甲,和白鱼比较多,这种鱼喜欢水势相对平缓,带有一定回旋的交流水。特别是在水中有大石头的地方,白鱼可以在石头下面躲避高温。

对于张红楼说的钓点,王小二和刘小雅是坚决拥护的,虽然他们每人只有一根钓竿,还都是张红楼充分发扬雷锋精神弄来的,不过每次三人总能满载而归,仿佛张红楼能看穿水面,知道那个地方有鱼似的。这也是每次钓鱼王小二都要拉着张红楼一起的原因。

在旁边的水柳树上折来一大把柳条,简单的做了三个草帽戴着后,三人麻利的穿蚯蚓放钓竿。

看着王小二和刘小雅不时钓起一条条一二两大的白鱼,耳边传来二人欢快的叫喊声。张红楼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

当时在老村长强烈要求下锻炼身体,可是锻炼身体需要营养,家里本来就不富裕,一周也就最多吃到两顿猪肉,所以老村长便带着张红楼去河边钩鱼。就是钩,不是钓,按老村长的话来说,钓鱼那是给没事的人消遣用的,要吃鱼还得钩。

看着老村长把小钢筋弯成勺子状,矮的那头用磨刀石磨尖,再用刀在上面砍出许多倒刺,用麻线一个个栓起来,得有五六个钩子。把用木头竹片做的简易转轴固定在一根三米出头的竹竿上,竿顶部用铁丝圈了个小圈,带钩的麻线从小圈穿过系在转轴上,多余的麻线在转轴上缠绕着很多圈。做好后便带着张红楼去大风河边。

来到河边,老村长佝偻着身子,放下拐杖,斜举起三米长的竹竿将大铁钩放到离地一米五左右的地方,对着大风河用力的甩出去。

只见五六个大铁钩仿若离弦之箭飞速飞到离岸二十多米的河水中,站在岸边的老村长不时拖动一下手里的竹竿收缩转轴上的麻线,约莫一分钟左右,又放开一点。就这样来来回回三五次后,老村长开始收回麻线,看着麻线越收越少,张红楼的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因为在离岸五六米的水面上,一条差不多六斤左右的大白鱼无力的在水面上拍打着。慢慢收紧麻线,取下被五六个大铁钩死死钩住的大白鱼,张红楼都会流着口水露出天真的笑脸。

而在张红楼眼角看不到的地方,老村长总是轻轻的吐出一口气,每吐一口气,仿佛又苍老了几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差不多一年,每隔三天老村长都会带着放学后的张红楼去河边钩鱼,每次总能钩到一条最少三斤重的大白鱼!回家后丢两个大蒜,一片老姜,一点点盐,熬成汤给张红楼补身体。直到去年年关时老村长因为体力不支闪了腰,而不得已被迫终止!

没有了老村长的甩钩,便没有可口的鱼汤!张红楼只有央求老村长教自己钓鱼,因为那个甩钩张红楼还甩不出去!

而这看水找鱼窝正是老村长在逼着张红楼看了三天周易后告诉他的。按老村长的话来说临渊羡鱼,有个屁用,那大河里哪里没有鱼?冬水天都能看到鱼游,可你见着什么人都能钓起来吗?你都不知道那个时间点,那里适合钓什么鱼!就盲目的去钓,能有多少收获,纯属扯淡。

每次说到最后老村长总是摸着张红楼的头轻语:“钢蛋儿啊,这钩鱼就跟做事一样,不可操之过急,得有个松弛,要是太紧了那鱼大了容易把麻线扯断,太松了那鱼就容易游去一些角落里把麻线卡在石缝里也容易把线拉断,力度要取好,时间要把握好。这钓鱼呢和做人一样。凡事呢,都要有个度,不能太过强求,你看我每次都只钩一条鱼,从不多钩,这就是个量的取舍,那河就那么大,现在上游污染,鱼是越来越少了,我们要是再不停的索取,那大风河里以后就很难再钩到鱼了,你以后自己钓鱼也要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