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平城东城街道
陆恒气喘吁吁地俯身休息,面前躺着一具他费尽全力杀掉的太平道徒的尸体。
“以后要加强锻炼了,看起来很瘦弱的太平道徒没想到力气这么大,差点倒在地上的就是自己了。”陆恒长吐一口气,努力地站起身来。
“主公,没事吧?”典韦连忙赶到陆恒身前问道。
刚刚典韦在人群中杀的兴起的时候,突然发现陆恒正在与一名太平教徒搏杀,并且险象环生。典韦一着急,连砍在人身上的戟都没来得及拔出来,就往陆恒这边赶,最后看见陆恒晃了一个假动作把对面杀死后,提起来的心才放下来。
陆恒见典韦一副铁血柔情的样子,心中也是一暖,但接着又看见典韦伸出来想要替自己检查一下的手,便连忙阻止道:“恶来,我没事,你先去找一下荀先生在哪,刚刚我们走散了。”
典韦领命后,留下身边的两名秦锐士保护陆恒后便转身挤进了人群。陆恒则靠在墙边恢复体力,同时打量着四周的环境。
陆恒见于禁带来的济北府的府兵越来越少,如今已损失大半,而秦锐士也只剩下身边的两个,东城门还没被拿下,越来越多的太平道徒和县府官兵正不断地往城东这边增援。陆恒知道必须要召唤出士兵来解巨平城的困境了,现在情况危急,已经没时间去合理化这批召唤军队的来由了。
陆恒拿着机器召唤出三千大汉重步兵,对于各朝代各种各样的兵种来说,选大汉的兵种是不会有心人猜疑的,之前选择大秦铁骑,戏志才就针对使用旧制兵甲对陆恒进行询问,陆恒废了好大的气力才把这事圆了过去。对于此陆恒猜戏志才他们估计把旧朝势力也规划在自己的背后势力中了。
其实陆恒猜的没错,戏志才郭嘉他们原本确实认为陆恒是秦朝皇室的遗孤或者是宗室血亲,但是看见陆恒针对世家的态度和斐然的文采,便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因为若背后有前朝势力,他们定然不会让陆恒有这样排斥世家的思想,也不会让陆恒花大量时间在文章之上。
陆恒听到城东门外由远及近气势磅礴的喊杀声,便知道自己刚召唤的军队已经到了。在三千大汉重步兵的声威下,城东城墙上的太平道徒纷纷向另外三门退去,于禁率领的济北府兵和大汉重步兵汇合后很快就占领了城东门。
“属下叶凌,领三千军士参见主公。”一名头盔红绫颜色较深的军士从队伍中走出来向陆恒抱拳道。
在一旁的于禁显得有些错愕,本以为城外突然出现的军队是周围县府或者郡府派来的,没想到竟然是陆恒的,这不禁让于禁猜测起陆恒的身份来。
“叶凌,你先领一千人将另外三门控制住,不要放跑一名太平道徒。剩下的人随我清剿城中的太平道徒。”
陆恒说罢,便看见荀攸从于禁身后的军队中走了出来。荀攸现在看起来除去衣服有些脏乱,身上并没有伤口,陆恒见状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上前拍了拍荀攸说道:“公达,可有受伤?”
荀攸见陆恒一副很担心自己的模样也是备受感动,连忙对陆恒作了一揖,说道:“劳烦主公挂念,攸无事。当时被军队冲散后,撞见了于将军,后来便一直跟在于将军身边。”
“没事就好。”陆恒点了点头,转头对于禁说道,“文则,你速率军去支援府衙,这里交给我。”
于禁当即应下,随后带着部下向着鲍信所在的府衙后堂奔去。
陆恒带领着两千名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大汉重步兵,开始在城中展开搜索行动。在陆恒的指挥下,他们迅速分成小组,对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仔细的搜索。无论是街道、房屋还是小巷,都没有逃过他们的视线。
当遇到那些企图负隅顽抗的太平道徒时,陆恒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格杀勿论的命令。他深知这些人已经陷入了疯狂和绝望之中,无法被劝降或改变立场。因此,只有通过武力手段才能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唐周看着一点点逼近的军队,心知自己现在如果不逃恐怕再也跑不掉了,于是便将指挥着身边的道徒往前冲,自己则慢慢地后退,直到最后退出队伍后便转身往外跑去。
唐周不明白官军为什么会来的这么快,这么多官军不可能是临近县府能够拥有的,只能来自州府或者郡府,但是离这最近的奉高也有近50多里,来回最快也需要五六个时辰,不会支援的如此迅速,难道官军早有准备,这一想法让唐周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而荀攸则跟在陆恒身旁,看着陆恒指挥若定的模样,心中暗自感叹。此次危机能够顺利解决,多亏了陆恒的背后的神秘力量。自荀攸认识陆恒开始到现在,前来投奔的军队已有近一万,且装备精良、军纪严明,很明显是训练许久的精兵,这让荀攸对陆恒背后的神秘力量的出处有些摸不着头脑。
随着战斗的进行,街道上的太平道徒逐渐被清除。陆恒转而让典韦集结军队,去县府支援于禁。
陆恒带人来到县府后门,只见里面浓烟滚滚,喊杀声不断。他立刻带人冲入县府,与剩余的太平道徒和反叛的官军展开激战。
于禁见后堂门口敌军身后有了拼杀的声音,便知陆恒他们已经解决掉外面的敌军赶过来了,于是大喝一声:“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杀光这群贼寇。”
随着援军的加入和于禁的鼓舞,县府内的敌人顿时没了士气,全部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
陆恒刚与荀攸聊了几句战后的计划时,便看见于禁一行人朝自己这边走了过来。领头的鲍信见领着几千官军的竟然是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就率先开口道:“济北相鲍信,不知道小兄弟现任何官职呀?”
陆恒听到面前的这一位身穿红白甲胄的男子说自己就是鲍信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于禁和鲍信竟然这么早就相识了,这下想要带走于禁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陆恒轻轻弯腰,抱拳回答道:“没想到是相国大人,小子新任云中郡太守陆恒。”随后陆恒身后荀攸和一众将士也都纷纷抱拳拜见。
“你就是新任云中郡太守?”鲍信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陆恒点了点头。自他接到任云中太守的旨意后,中原几州之地仿佛都知道了这件事,陆恒明白这件事肯定有人再推波助澜,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呀,但是并州北部那地方可不好呆,我前些年偶然去过一次,那地方是大汉的边境与匈奴鲜卑接壤,近几年边境并不安宁,那些异族南下侵扰的频率越来越高。”
鲍信拍了拍陆恒的肩膀,又语重心长地说:“不过朝廷既然任命你为太守,便是对你寄予厚望。并州虽乱,但也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陆恒感激地看了鲍信一眼,觉得这一位济北相对比后世书籍中的形象要更坦率一点。
“相国大人来这巨平城可是有追查到太平教的其他信息吗?”陆恒边说,边将怀中的地图递给了鲍信。
鲍信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我也是不久前才关注到太平道。以前并没有在意他们,这两年济北遇上灾年,粮食稀缺,太平道的活动开始越发频繁。直到此次我在巨平交易一笔粮食,但半路却被太平道的人截去,于是我便让文则去调查一下他们的动向。”
“原来如此。”陆恒轻点了下头,“此次太平道起事,怕是还有援军。相国大人需得早做准备。”
鲍信赞同地点头,“太平道胆敢截朝廷的粮,想必是有所依仗。此事确实需要慎重处理。”
陆恒知鲍信现在最急缺的就是粮食,或许可以以此来招募于禁。
“现在大汉各地都有灾荒,百姓食不果腹,我手上恰好有一些粮食,打算低价售卖掉,相国大人可有门路?”陆恒装作不经意的说道。
鲍信听罢,眼神都亮了起来,连忙开口道:“陆大人,你手上有粮食吗?卖给我如何?”
“相国大人说笑了,如果是相国大人需要,我这三十万石粮食直接送给相国大人就行。”陆恒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鲍信听到陆恒竟然有这么多粮食,而且还白送,一瞬间脑子有些短路,片刻后才回过神来。
“此话当真?”鲍信还是有点不敢置信地问道。
“自然当真。”陆恒肯定地答复道,“只是陆某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鲍信闻言,心中已然明了,他爽快地回应道:“但说无妨,只要鲍某力所能及,一定应允。”
陆恒微微一笑,直言道:“我想招揽于禁将军,不知相国可否割爱?”
鲍信豪爽地大手一挥,“于禁能得陆太守赏识,是他的荣幸。”
鲍信转身对于禁说道:“文则啊,这位陆太守要赴云中就任,你就跟随他一起北上吧。”
于禁拱手应道:“末将谨遵将军之命!”
陆恒心下暗自欢喜不已,原本还担心这次前来无法招揽到于禁,没想到竟然如此顺利地得到了这位猛将。
这时,叶凌匆匆走到陆恒身前,抱拳说道:“主公,刚刚在西城门街道上我们已将太平道的贼首射杀,据其他被抓住的贼徒供认,贼首名叫唐周。”
“唐周!”陆恒有些惊异,他没想到这次道徒口中所说的唐将军竟然是唐周,如今在原本历史中向朝廷告密的唐周却提前下线了。或许原本发生在两年后的黄巾起义也将改变,一切都将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主公认识这个唐周?”荀攸见陆恒在听到唐周两字后惊异起来,便随即问道。
陆恒也没办法解释唐周以后发生的事,只能摇了摇头,说道:“不认识,但不管怎样,此人一死,太平道在巨平城的势力算是彻底瓦解了。”
鲍信点点头,“此次多亏了陆太守及时相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日后若是有用得着鲍某的地方,尽管开口。”
“多谢相国大人。”陆恒拱手道谢。
天渐渐亮了起来,阳光逐渐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昨晚的黑暗与混乱仿佛只是一场噩梦,但现实却比梦境更为残酷。
昨晚突然反叛的官军终于被查出来,原来他们都是被巨平府衙的县丞所煽动和操纵。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县丞竟然早已加入了太平道,成为了他们的一员。他本想隐藏在暗中,但是陆恒的出现和地图的失窃使得他不得不暗中策划并组织了这次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