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0靠麻辣烫发家 > 生产调料锅底

重生90靠麻辣烫发家 生产调料锅底

作者:小玺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14:19:30 来源:小说旗

随着麻辣烫加盟店如星火燎原般在各地铺开,陈新一家人意识到,要想让品牌长久屹立不倒,牢牢把控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首当其冲的,便是将独特的调料锅底秘方进行标准化生产。

陈新和李秀一头扎进厨房,开始反复调试配方,力求把最原汁原味、最具特色的味道转化为可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他们把各类香料精确到克,每一种食材的比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陈牧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金手指搜索行业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包装技术,为爸妈出谋划策。经过无数次尝试,秘方调料锅底终于成功生产,真空包装好的锅底被整齐码放在仓库,随时准备发往各个加盟店。

虽说无法完全杜绝个别加盟商可能的背叛行为,但陈新深知,有了这标准化的调料锅底供应,至少能保证绝大多数加盟店的口味统一,维护品牌形象。他召集所有加盟商,严肃又诚恳地说:“各位,这锅底凝聚着我们一家人的心血,是咱们品牌的灵魂所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用心经营,肯定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加盟商们纷纷点头,不少人当场表态会和陈新携手共进。

在稳固调料锅底供应的同时,陈新又把目光投向了食材供应领域。他决定大力发展自家的丸子生产业务,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他购置了一批更先进的肉丸生产设备,租下更大的厂房,还招聘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人。陈新亲自培训工人,从选料、搅拌、成型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鱼丸选用最新鲜的海鱼和淡水鱼搭配,紫薯丸子的紫薯经过精心筛选,保证甜度和口感。在生产过程中,陈新不断优化工艺,提高丸子的品质和产量。他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不仅供应给自家的加盟店,还与其他餐厅、超市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让食材供应更稳定,陈新与优质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数量。同时,他建立了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保证食材能及时、新鲜地送到客户手中。在陈新一家人的努力下,公司逐渐从单纯的麻辣烫品牌运营,向集调料生产、食材供应为一体的综合性餐饮企业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朝着更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

午后,阳光暖暖地,陈牧正坐在阳台下翻看商业杂志,学习市场经营知识,这时,家里那台老式座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喂,您好?”陈牧拿起听筒,礼貌地说道。

电话那头传来爷爷洪亮又带着几分恳切的声音:“牧儿啊,是爷爷。村长刚来过咱家,说村里的陈良考上大学了,你还记得他不?他爹走得早,家里就靠他娘一人忙活那几亩地,学费还差一大截呢。村长寻思着组织大伙捐捐款,帮衬帮衬这孩子,爷爷就想着跟你和你爸妈商量商量。”

陈牧脑海里瞬间浮现出陈良的模样,那个总是穿着朴素,却时刻挂着腼腆笑容,学习特别刻苦的男孩。“爷爷,我记得他,他学习可好了。”陈牧应道,又思索片刻说,“这是好事儿啊,我跟爸妈说一声,咱们家肯定得帮。”

挂了电话,陈牧赶忙去找正在店里忙碌的父母。他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陈新停下手中的活,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陈良这孩子不容易,咱能帮一把是一把。”李秀也在一旁点头:“就是,咱们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可不能忘了村里的乡亲。”

一家人合计了一番,决定捐款1000元。在那个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想到能帮助陈良顺利走进大学校门,一家人都觉得意义非凡。陈新当天就去银行取了钱,第二天一大早,便和陈牧一道回了老家。

回到村里,熟悉的乡音、质朴的乡邻让陈新和陈牧倍感亲切。村长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一见到他们,连忙迎上来:“陈新呐,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你们家这可是出了大力。”陈新笑着摆了摆手:“村长,这都是应该的,陈良是村里的骄傲,咱们都得帮衬。”

在村长的带领下,陈新父子来到陈良家。破旧的土坯房,屋内简单的陈设,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陈良的母亲满是感激,眼眶泛红,拉着陈新的手说个不停:“多亏了你们,不然我都不知道咋凑这学费,陈良这孩子有出息,以后肯定会报答你们的。”陈新连忙说道:“婶子,可别这么说,孩子们有好前程,就是咱们大伙的盼头。”

陈良站在一旁,紧紧攥着录取通知书,眼中闪烁着泪光,满是感激:“陈叔叔,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家乡。”陈新走上前,拍了拍陈良的肩膀:“陈良,好好上学,有啥困难随时说。”

离开陈良家,陈新心里却格外踏实。他知道,这一次的帮助,或许会改变一个年轻人的命运,而这份温暖与善意,也会在村里延续下去,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回忆。从陈良家出来后,陈新并没有直接回县城,而是和村长一起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唠起了家常。村长感慨道:“咱们村还有不少贫困户,日子过得紧巴巴,虽说都勤勤恳恳种地,可就靠那点粮食,也挣不了几个钱。”

陈新听在耳里,记在心上,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到自家公司正在大力生产紫薯丸子,对紫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要是能和村里合作,签订紫薯收购协议,那岂不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原材料稳定供应的问题,又能帮村民增加收入。

陈新把这个想法一说,村长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地一拍大腿:“哎呀,陈新,你这主意可太好了!村里的地最适合种紫薯,以前就是愁没销路,种了也卖不上价。这下可好了,有你兜底,村民们可就有盼头了。”

陈牧也在一旁附和:“爸,我觉得可行!咱们可以先给一部分定金,让村民们放心,也能让他们有钱买种子、化肥。”

说干就干,在村长的召集下,村里有种植意向的农户们纷纷来到村委会。陈新站在人群前,详细地讲解着合作方案:“乡亲们,咱们公司现在大量需要紫薯,只要大家按照咱们的标准种,种出来的紫薯我全部收购,价格保证比市场价高。而且,咱们现在就可以签协议,我先给一部分定金,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农户们听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惊喜与怀疑。这时,一位大爷皱着眉头问道:“陈新啊,你说的是真的吗?不会到时候不收吧?”陈新连忙说道:“大爷,您放心!我陈新在村里长大,还能骗大伙不成?咱们签的协议都是有法律效力的,要是我违约,你们可以去告我。”

另一位中年妇女也担忧地说:“那这定金能给多少啊?我们买种子化肥可都得要钱呢。”陈牧连忙解释:“阿姨,定金我们按照收购总价的20%给,保证能帮大家解决前期的资金问题。”

经过一番沟通和答疑,农户们终于打消了顾虑,纷纷踊跃报名。不一会儿,签订收购协议的桌子前就排起了长队。陈新和村长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签订协议,一边发放定金。看着村民们手中拿着定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陈新和陈牧心里也满是成就感。

离开村子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陈新和陈牧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这一次的合作,不仅会让公司的原材料供应更加稳定,也会让村里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