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未无央到来,云初准备朝她行礼,未无央示意制止了他,朝他点了点头就进了店里。
店中半圆镂空大柜台里,调糖水的娘子们正在认真的给客人们调着糖水。
柜台上,当做品类样式薄透的十几个水晶杯里,装着颜色漂亮的糖水摆着。
让进来消费的客人一眼就吸住了眼球。
恨不得掏钱来上一杯品尝品尝。
未无央没去后厨打拢,毕竟巧芝管理的后厨还算不错。
她去和掌柜聊了几句后,就上了二楼的办公房。
推门进去,坐在桌旁,戴着半脸面具的倾瑜抬头,看到是未无央。
急忙迎了上来。
嗯,眼睛又被养了。
倾瑜本身就是个美人,左脸的那道红疤被遮了去,她整个人显得更神秘娇美。
“小姐,你来了。”
“怎么样了?”
未无央说着话,在桌边坐下。
“小姐,你看看,这些是我对隔壁店铺所做的一些计划,看看还有哪些要改的。”
未无央接过倾瑜递过来的计划笔记,看了起来。
还别说,倾瑜的许多想法与她想到一块去了。
就那首饰,服饰,绣品,胭脂等,她细分了出来,打算弄成专一的来做,在品种上,开发更多的样式。
“小姐,我觉得隔壁的店铺售卖的东西太过杂乱,没有突出点能吸引到顾客停留,若是把它们分开细做开发,打造成专一的品类,想必会更留得住回头客。”
未无央一边看,倾瑜一边解说。
“不错,想法与我意同。
不过,目前,只有这么一个店铺子,若是要开,起码要砍掉两样,你觉得隔壁这个店是做什么好呢?”
“小姐,我觉得首饰,与服饰这两样可以。”
“哦!为何这么认为?”
“小姐,咱们糖水铺后院的雅室在装修了,你先前说过的,可以弄些打络子,做首饰的半成品给那些来消费的客人打发时间,这是带动隔壁生意很好的一个点。
能来我们糖水铺消费的人群,大多都是舍得消费的人,做服饰,做成衣,只要咱们样子新颖,款式新潮,总会有买的。
况且,做首饰,做成衣,成本本来就大,肯定不能积压货。
那怎么办,只有人群流量大才能带动铺子的消量……”
“嗯,你说的不错,和我想的差不多。不过若是在附近能再有个门面,把胭脂水粉及绣品摆上来,就更好了。”
“小姐,咱们这条街还真有一个店铺在出售,我和小钱掌柜去看过,铺面还不错,不过就是略显偏了些。”
“位置在哪?”
“就在祥和二街的街尾。以前祥和二街本就清冷,自从咱们糖水铺营业后,才带动了这条街的些许人流量,可咱们毕竟是做吃的,又是靠近的街口,许多人过来买糖水,也就买糖水了,到街尾那边,也就没多少人愿意去逛,所以那边的好几家店铺生意都很清冷。”
“现在有时间,叫上小钱掌柜,我们去看看。”
“好的,小姐。”
很快,两人下了楼,与小钱掌柜汇合后,就前往了街尾的那家店铺。
到达街尾时,的确像倾瑜所说的那般,这边的店铺很是清冷,清冷到什么程度呢?
大概就开门一整天,能有一两个客人进店,就算不错了。
怪不得这附近的店铺都要开不下去了。
进了店铺,看了环境。
这街尾的店铺,环境的确没有街口那边的好,这边的店铺靠近民居巷子。
不像街口那边的店铺靠近湖边的同时还临近中央街,人流量就相对大得多。
在南城,像祥和二街这样的小街道有许多,不说各有特色,但也大差不差,除了官家安排的基础店铺,如粮铺,盐铺,油铺,肉铺等,这些必配的店铺外,其余的商铺售卖的不过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来发展。
若想留住客人,也只会在质量,款式,种类,新颖上下功夫。
像吃食,如那些个面铺,饺子铺,包子铺,粉铺,饼铺,饭馆等等这些,不说整个泰京,就整个南城来说,也都大同小异。
这店铺多了,在哪消费不是消费。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生意的,尤其那些店铺位置偏些的,若没有自己的特色,也不去抓客人的喜好,甚至在态度上,宣传上都不上心,开店铺那也等于在往里面赔钱。
或许有的人会说,我生意不好,可店铺是我自己的,反正又不用开房租,我赔哪门子的钱呐!
可是往里细想,细算时,才发现,招小工要钱,一个店铺起码得配个掌柜吧,又不是人人都会打算盘算账的,这招掌柜要钱吧!
这生产货品要本钱吧!这货品卖出去就好,卖不出去,就是积压,时间久了,就砸手里了,会不亏吗?
说的这些,还只是简单的小买卖而已。
若是像开个大些的饭馆之类的,招掌柜,招小二,甚至还要招厨师,招厨娘,可这厨师厨娘也不可能只招一个吧!这多招了,开出去的钱就多,没人前来消费,怕是光开工钱都吃不消。
总之,开店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看了一圈下来,未无央还是觉得可以把这店铺盘下来试试。
虽然店铺稍偏了些,可若在宣传上,她多整些花样出来,想来也是能成的。
如今的糖水铺,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宣传带动点,等这边店铺开起来,在糖水铺里给多宣传,说得多了,就会给客人脑海里留下印象,从而让这些客人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感,这有了好奇,想来,这离进店里消费也不远了。
心里有了成算,未无央雷厉风行的就把这店给盘了下来。
凑巧,隔壁的店铺也是同一个老板的店,听到未无央答应要盘下这店铺后,他试探的问了声,未无央要不要把他隔壁的另一个店铺也给盘下来?
实在不行,租,他也是愿意的。
只因,生意不好做,这偏僻之地的生意更是不好做,他们一家老小本守着这两个店铺过活,可生意真真不是他这老百姓能做得起来的,他这两个店铺,开过杂货铺,做过小买卖,开过小吃馆,也租给人做过小生意,也有租给外商卖过布匹,可这处位置太过偏了些,生意始终做不起来,最终都以惨淡收场。
这个月,街口那里开了家糖水铺子,人流量那个多,那个大呀!这老板也想着沾一沾这波人气,搞出些东西来卖,沾沾光,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卖些什么好,最后想着实在不行,趁着这波人气,怎么样也应该有人来租铺面不是?
可想归想,现实里,来问倒是有人来问过,可当这些人进入铺子看上一圈后,又嫌弃上。
说他开的价钱太多了,地又偏,根本不值那个租价,纷纷摇头,又去了其他家店铺看。
这老板很是不服气,也很是不死心的,认为他这么好的店铺,肯定是会有人来租的。
可左等,右等,最后他也没能如愿。
眼看着每个季度缴税的日子不远了,他都急得心火往上冒,满嘴也出了燎泡。
这大偃朝,只要是开店铺,做买卖每月都是要缴商税的。
就算置下店铺不开业,那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缴纳一定的基础税费的,虽然不多一个空店铺以一个季度基础费用是十两银锐来算,就他两个店铺都空着,那每个季度就是二十两基础银锐。
六月底他刚缴纳过二十两的税费,可把他心疼得不行,二十两,那可是二十两银钱啊!
他这两店空着,还每个季度往里倒贴二十两,这换谁能着得住。
眼看七月都过半了,他这店还没人来租,他越加的心慌,若是到九月底,他的店仍然没人租下,那他不得还要自掏腰包拿出二十两来缴税。
越想老板越加的后悔。
他们家本是泰京郊外的农人,当初好不容易攒下些家业。
就有亲戚蛊惑说是买铺面就能钱滚钱,源源不断的有钱进,也比他把钱放钱庄的好。
当时他一心动,也没想太多,狠下心就买下了这两店铺。
哦豁,等买下店铺时,他才知道,根本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买下铺面,去衙门办理铺契时,才知道,需要缴纳一笔办理费,办完后,还要缴纳一笔市场管理费,市场管理费虽不多,也就每年按市场价的高低起伏来缴,大概几两至十几二十两左右不等。
缴了市场管理费后,还要缴纳店铺基础税费,每个季度十两。
这么七七八八一算下来,一个铺面最终办下来,一年的大致费用就得交个几十来两银子。
他还两个店铺,这加起来就百十来两。
除非店铺租出去了,这租出去后,就由所租之人缴纳一定的营业商税,这笔基础铺税就不用缴纳了,可没有租出去,那这就等于自掏腰包白交钱了。
总之,就是营业锐抵基础铺锐。
想不缴基础铺锐也行,就把店铺开起来吧!
可开店,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他又不是没尝试过,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了,他还能怎么办?
唉,都说买铺面是钱滚钱,看来他这滚的不是进财,是流财啊!
越想,老板越后悔。
他想转手卖把店卖出去时,可却脱不了手了。
就这么断断续续租了几次,最后,只能砸手里了。
要是他当初看得清些,眼光独到些,买的店铺是在当街的旺铺,他也不致如此。
唉,真的是时也命也。
现在好不容易遇上个舍得花钱的人来问,这老板心里那个喜啊!
若是两个店铺都能脱手,那就太好了。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一问,嗨,这看起来年轻的男子竟然点头说要买了。
可把这老板开心坏了。
老板想什么,未无央不知。
反正未无央觉得这开发一个铺子是开,开发两个店铺也是开,她一狠心,把两个店铺都盘了下来。
这两个铺面挨在一起,也有它的好处,彼此带动生意是一个好处,也可把两铺打通了,并成一个更大的铺子来用,这也成。
不过未无央这一狠心,最近糖水铺所赚的银钱及她的一些私房又给全都砸了进去。
这下,她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唉!这当穷人,可真让人心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