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穹碧外 > 第1章 驴御史野观避雨

天穹碧外 第1章 驴御史野观避雨

作者:斯文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4:20:24 来源:小说旗

日暮山依雨,晚来听鹤鸣。踏歌负剑世间行,天外流云舒卷翩孤鸿。

风送孤帆远,日上浮云舟。轻笑红尘权似梦,笑罢转身飞去影流空。

这首小令唤作《南歌子》,乃是大明世宗嘉靖皇帝所作。说起这位嘉靖帝,他本应是大明朝的中兴之主,却不想后半生一味的崇尚道法,专心修玄,倒是做出许多糊涂事来。不过这诗句中所描述的,却是一位真正神仙般的人物,嘉靖帝终其一生都对此人念念不忘。

嘚嘚嘚,青州府的官道上,一头青骢白肚的小驴自北而来。驴子上驮了一个汉子,一袭圆领长衫,似是个读书人的打扮。却戴着一顶偌大的斗笠,遮着大半个面庞,瞧不见他是怎生模样。身后背着一把油纸大伞,一看就是个走长路的旅人。

此时虽然中秋将至,但天空中仍是烈日炎炎,四周半点风儿也无,一两声嘶嘶的蝉鸣,更是叫得人莫名地烦躁。只是那汉子却只顾低头垂目,手里捧着一卷书籍,看起来似是品的有滋有味。

兴许是那手举的累了,换过手来,另一只手接过缰绳在腕上挽了两道,又顶了顶斗笠,驴上那人却是黯然苦笑。

“真是好一头蠢驴。”

原来那驴不知何时已经偏离了大道,举目四顾,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左右两边怪石嶙峋,脚下却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引入前方的石山之中。再一看天色,暗自叫了一声苦,急忙打驴便走。

这天也不知何时阴了下来,枝头的秋蝉仍在嘶声力竭地喧噪,东南方却是一片黑云如墨,犹如山倾一般向着此间压来,看势头,这一场大雨势必不好相与。

前方的那座石山,已然不远,那蠢驴的屁股在吃了两下痛后,终于是迈开了四蹄,径直往那山中赶去。

驴上这人,姓吕名墨清,字飞白,本是都察院的一位都事,只因得罪了大太监刘瑾,所以被贬去了南京太常寺领了一个闲职。又因拂逆了当今的小皇帝,被御赐了一个“驴御史”的诨号,又被当廷打了一顿板子,赶出了京城。

驴御史行至山下,却是忽然愣在了那里。

“这里怎生如此的熟悉?但此前我可从未到过此地。”

心下迷惑,打量此处地貌,不仅这眼前的山石小路,就连如今这番赶路的情形,也都模模糊糊,好像曾经经历过一般。

嘴里道了一句“邪门”,可当他仔细地去搜索记忆,却又变得陌生起来。驴御史在驴臀上又拍打了一记,一面匆匆而走,一面心中嘀咕。

“刚才那是错觉,还只是某个梦中的场景?”。

只是片刻功夫,那片黑压压的乌云就已然到了身后,天空中半明半暗,境界分明,看起来煞是诡异。

才到山前,就已是天光不显,头顶上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即便是带有雨伞,也无法撑起。一条石阶蜿蜒而上,驴御史见石阶前立了一个山门,便知自己找对了地方。

山路崎岖,刚刚行至半途,那雨就已经落了下来。几点雨滴被风一卷,斜剌剌地砸在背上,竟是隐隐生痛。片刻功夫,那雨就已经如天漏了一般倾泻下来。

本就崎岖的山路被雨水一冲,更是湿滑难走,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才来到了一处残垣断壁跟前。一排倒塌的院墙,一个破败的门户,往里面一看,倒是好大的一座院子。只可惜,这院中杂草凄凄,砖石凌乱,殿宇屋舍皆是烟熏火燎,好一副凄惨景象。

驴御史只管闷着头闯进院中,那驴子此时倒是聪明起来,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半步也不曾落下。待来到了后院,那院子中央有一座大殿,总算在屋顶还能见到半边屋瓦,勉强能够暂避风雨。迈上殿前台阶,一抬头,便见到大殿中供奉了三尊泥胎塑像,正是三清道祖。

“原来这里先前居然是一处道观。”

一进入殿中,驴御史便连打了几个寒颤,赶紧除去了身上的长衫,四下里寻起了燃火之物。

地面的砖缝间支棱着几根杂草,雨水顺着半边屋宇飘洒而下,形成了一帘雨幕。殿中除了中间的那三尊塑像,和一张石质供桌之外,竟是再无它物,所有能烧的东西,早已被祝融席卷一空。

驴御史来到三清祖师面前躬身一礼,双眼却是被供桌上的一块石头所吸引。此石大小如枕,形似鸡卵,其色泽青中带褐,且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纹路。

驴御史心下暗忖:“如此规整的一个石卵,还真像是一个蛋,可就算是小皇帝豹园里的孔雀,怕也诞不出如此巨卵。书中描述,有一种不会飞的鸵鸟,身高盈丈,只是不知那鸵鸟的蛋,是否能有这般大小?”

吕大人还在兀自沉吟间,忽听“哐嘡”一声,抬眼一望,却是一根小腿粗细的房椽子,不知缘何掉了下来,一端砸在了上清祖师的头顶,一端却还连接着屋梁。这根椽子足有一丈多长,那上清祖师被它这么一砸,却是眼皮也不曾抬得一下,依然是一脸的庄严肃穆。

驴御史见之却是心头一喜,忙爬上供桌踮起脚尖,往下使劲一拽,又是“哐嘡”两声,在上那清祖师头上再招呼了一记,继而掉下地来。

驴御史连忙祷告赔罪:“对不住,对不住,您老人家宽宥则个,莫与我这落魄之人一般计较。”

那木椽子半边已被雨水打湿,另外半边却是未曾沾得半点水渍,将其拖到了墙边,左右顾盼,正巧又看见了那颗石卵。驴御史抱起那枚石卵,感觉倒不是很重,将其垫在了那木椽子的一端,再从褡裢里取来火石、火镰,便“哒哒”地生起火来,刚打了三两下,几点火星飞攒而出,那木椽子竟腾地燃烧起来。

“怎会如此?这火起地好不诡异。”

呼吸之间,那木椽子便已整根都燃烧起来,火势熊熊,照得大殿中光影摇曳,而驴御史却是傻在了那里。

“这其中的古怪,定是出于这枚石卵,难道......?这座道观失火,竟是此物作祟不成?”

撑开雨伞,将几件衣物搭在上面烘烤,又将几本书籍摊在了那供桌上面,驴御史靠着墙壁,取出竹筒喝了些清水,望着眼前跳跃的火焰,思绪却是已经不知飞去了哪里。

门外的雨渐渐收去了势头,却依然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天色渐渐昏暗,那跳跃的火焰,此时却只剩下了一堆灰烬,而吕大人也不知在何时已经沉沉睡去。

正是:“野宿坟头无人问,洞里千秋好睡眠。管他昏天与黑地,一朝醒来已百年。”

那驴御史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一个身影来到他的面前,低声唤道:“墨清,墨清。”

驴御史悠悠醒转,怔了怔神,感觉自己应该还是在那大殿之中,但又觉得不像,近处有光,能视物,却又不知那光从何来。

揉了揉眼睛,却见身前莫名多了一位负剑老者,身穿一袭灰白衣袍,苍苍白发,松松的挽了一个道髻。看起来约有七八十岁,又感觉只有五六十岁,正盘膝而坐,笑容可掬地看着自己。

驴御史暗自打了一个突突,心中暗想:“这人是谁,难不成是这观中的道士?”

吕大人此刻半裸着上身,颇为尴尬地向那老者抱了抱拳。

“敢问尊驾可是这此间的主人?”

“是,也不是。”

那老者虽是颔首作答,驴御史闻言却是心有不爽,这答与不答,又有什么区别,不过这吕墨清毕竟是个读书之人,依旧耐着性子问道:“敢问尊驾如何称呼,又何以晓得在下的名讳?”

那老者呵呵笑了两声,答曰:“不知道。”

“不知道?”

“正是,不知道!”

驴御史脾气再好,也不甘被人如此捉弄,但又感觉眼前这老者并不太像是调侃自己,取来那件半干不干的长衫罩在身上,略带微词地道:“在下敬你乃是一位长者,好言相询,尊驾却怎么消遣于我?”

那老者还是淡淡而笑:“你问我怎生称呼,老道道号不知,人称不知道人,至于你的名讳么,呵呵......”

说罢,便转头向那供桌上瞧去。驴御史也跟着他的目光看向供桌,随后心下了然,自己晾晒的书卷上多有署名,那知他唤作吕墨清也就不足为奇。

听了老者的解释才知:“原来这人的名字就叫作不知道,但这名字,却也太过古怪。”

“倒是晚生唐突了,却不知道长的这个道号有何来历?请恕在下冒昧,正要向道长讨教一番。”

老道收敛起笑容,出言问道:“你可知这世间道法共有几何?”

“在下常闻大道三千,其余小道当不知凡几。”

随后又补充道:“还有那旁门左道,也不知是否能算入道法之列?”

老道颔首答道:“算得、算得,不过在我看来,这世间道法却仅有两种而已。”

“哦!不知是哪两种?愿闻道长高见。”

“一种是可知之道,还有一种自然就是不知之道。”

吕墨清心道:“这拗口的道号,竟是由此而来。”

老者言语未尽,知他必然还有下言,驴御史也不打岔,只作一副聆听模样,听他继续分说。

“道可道,非常道。可宣之于口的道,便皆是可知之道,即为常道。士者以文为道,兵者以攻伐为道,农者以稼穑为道,商贾以易物获利为道,这些皆谓可知之道。”

驴御史虽觉老道言之有理,却又觉得有失偏颇,于是有意试探道:“那么道长腹中所藏,自然就是那不知之道了?”

“大道恒一,和合太虚;大道无形,既为无名。吾名虽为不知,却只算是一个求道之人,又有何道能纳于腹中?”

驴御史听罢,心想我好端端的一个儒家弟子,今天怎么竟是与人论起劳什子道法来,当真是有些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