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穹碧外 > 第72章 密谋造反

天穹碧外 第72章 密谋造反

作者:斯文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4:20:24 来源:小说旗

云帆尾随的那人头戴儒巾,身着长服,腰间佩玉,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如自己爹爹一般的读书人,从身后虽瞧不出他的年纪相貌,大致猜度,总不过也就在三十岁上下,只是那领子上斜插着的一柄漆金折扇,使其在儒雅之外却又带了几分流气。

到达山顶之时,天色已经放亮,此时道路前面堆了两堆大石,中间放置了一排拒马,忽然大石后面跳出两个人来,拦住了三骑的去路。

一人执刀在手,张口问道:“什么人?再向前可不是尔等去处,还请报上名来。”

三人早已经翻身下马,那董大哥叉手施礼:“还请烦禀你家寨主,就说兰陵故人双枪太岁董硕前来拜山。”

一听和自家寨主认识,那人面色放缓:“等着,我这就前去请示。”

想是都还未起,一直等了一刻多钟,才有几人匆匆而来,老远就有一个洪亮嗓门哈哈大笑道:“董老弟,想死哥哥了,去年狮子山一别为兄甚是挂念,今日怎么有空来这穷山僻壤的寻找哥哥?”

说话之间已走到近前,却是一条昂藏大汉,五十来岁左右,身量高出常人半头有余,身上肌肉虬结犹如蟒龙攀附,两臂粗如水桶,赤着上身挽着库管,粗鲁中自带一番豪气。

见到来人,那董大哥赶忙迎上几步,抱拳道:“兄弟也是时常感念哥哥的仁义,此来正有一番大事要与哥哥商量。”

然后指着身边那提棍之人介绍道:“这是我兄弟张继。”

接着又向其介绍起那个带刀的汉子:“这位乃是赣州来的好朋友,还请哥哥找个方便地方说话。”

“兄弟说得是,快随为兄进寨子里去。”

云帆和那儒生早在之前就遮掩了身形,等人离去后,这才绕过了两个望风的守卫来到这座山寨之中。

能看得出来,这个寨子当初应该也是一个石料厂,半壁山石已被采空,背面则还留下了半拉山壁,直上直下恰似一架屏风,正好可以阻挡冬日里的北方。云帆和那儒生都有高来高去的本事,很轻松就攀上了那山屏的顶端。

向下望去,依着这山屏建有十几座青石院落,每个院子里都有正房数间,又有厢房、仓房、猪圈、马厩一应俱全,此时不少院子里都已经有人晨起洗漱。

一直将三人领到最后的一座大院,那大汉留下身边几人在照壁前把守,又吩咐了一个小厮几句,便独自与三人进入到了东间暖屋。

云帆沿着山屏来到那院落左近,此处离地面不过四五丈,尽在云帆的神识范围之内,而那儒生却没有云帆这等本事,偷偷地溜下山屏,趴在了后窗底下侧耳向内倾听。

云帆仰卧在山屏上展开神识,便如置身在侧一般毫无避遁。四人在炕头坐定,一会儿小厮送来茶水早点,几人又寒暄着啰嗦了几句,也吃了几个大肉包子。

待用过早餐,那大汉直接开口问道:“董老弟知道我的性子,到底有何要事直说就是。”

那董硕先是饮了一口茶水,这才放下茶碗道:“敢问哥哥对当今有何看法?”

那汉子看似粗鲁,却也听出这问话大有深意,这当今二字,应该就是直指当朝天子,于是试着答道:“而今正德无道,天下民怨颇愤,不知贤弟缘何有此一问?”

“弟有一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那汉子心道:“不当说你来作甚?”

面上却是不露任何神色:“直言便是,何必遮遮掩掩。”

那董硕先是对窗外张望了一番,继而开口:“大哥可知那小皇帝并非是先帝所出,此事已天下遍传,且宁王爷已经接到了太后的懿旨,欲效燕王旧事拨乱反正。”

接着又指着同来的那个带刀汉子道:“这一位便是宁王爷的使者王睿,在江湖上也是有名号的英雄,此来正是要与哥哥共谋大业。”

那大汉皱了皱眉头:“我与宁王素无往来,两地相距何止千里,王爷欲行大事怎么会找到我梁某人头上?”

“大哥此言差矣,王爷心怀天下,三山五岳的好汉无不仰慕。想大哥乃是圣教弟子,当年朱洪武能得天下也全是圣教之功,反过头来却荼毒教中兄弟,此仇此恨,无生老母坐下谁不是日夜铭记。而眼前正是大好时机,待王爷举事时只要大哥也能揭竿而起,以大哥的名望地位,胶东一地的英雄好汉定当景从。”

董硕言辞灼灼,尽是要拉这姓梁的入伙,不过那大汉似乎并不为之所动,不待他将话说完便举手将其打断:“兄弟不要再说了,我梁达虽然是白莲教的弟子,却并无争霸天下之心,今日三位远来是客,我这就吩咐下去置办酒肉,之前所言,我就当什么都没有听到。”

闻听此言,董硕大急:“哥哥,不说当今身世如何,只说这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前些年先是八虎祸乱朝纲,后有刘六刘七戕害百姓,而南边则倭寇日盛,北方又有鞑靼环伺。乱世之象已生,俗话说不破不立,此时正是需要大哥这般的人物才能破而后立。”

“好了贤弟,我就只想带着手底下这些兄弟安稳度日,没有那么大的抱负,但也不会搅了几位的大事,今日多有不便,就不留三位了。”

见梁达此人油盐不进,那个叫做王睿的宁王使者阴恻恻地干笑了两声:“呵呵,从来没有听说过开山立柜的绿林中人还想着安稳度日,今日既然与闻了我等谋划,就想三言两语将我们打发了不成?”

梁达立即变了脸色道:“哦,王老弟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称量一下梁某人的斤两?”

“这倒不敢,不过需要梁当家的给个说法。”

“你要什么说法?”

“王爷义举乃是机密,梁大当家不愿参与也不强求,不过既然知道了,那么总也要留些把柄在王爷手中才行,不然出了纰漏,可不是一句保证之言就能令我等放心的。”

梁达不悦道:“我姓梁的向来磊落,哪儿有什么把柄与你?哼哼......想要威胁我梁某人,就不怕走不出这个寨子吗?”

“梁大当家尽可以试试......”

见二人言语失和,那董硕赶忙打起了圆场:“大哥误会了,并非让大哥难做,只要大哥这两日做过一场,劫掠一两家富户,也算是大哥的保证有了凭据,我们事后便走,就算是入了伙的英雄好汉,也都是交了投名状的。”

梁达摸着脑袋心想:“这些人粘着毛,就要扯你二两肉下来,三人赖着不走终究是个麻烦,反正吃的就是这碗饭,这两天就出去发个利市也无不可。”

想到这里便道:“这倒是可以依了兄弟的意思,不过我从不在本地作案,也不杀忠孝之人,待我派人出去踩踩盘子,再与三位商议,今日先喝酒吃肉再说。”

云帆闻听他们交谈的竟然是造反大事,心中已是不快,他幼时深受其父影响,不说多么的忠君爱国,却也鄙视这些乱臣贼子。见双方没有谈拢,心中还暗暗赞叹那梁达识得大体,没想到几人说着说着,又开始讨论起怎么去祸害乡里,这又让云帆起了大大地反感。

心道:“我得想办法坏了他们的好事才行。”

想起那个趴伏在后窗下的儒生,便取来一小颗石子捏在手中,屈指一弹,“噗”地一声透破窗纸射进屋内。

“什么人?”

屋内喝声响起,那儒生早已翻身倒跃上了屋顶,打眼就向云帆这边瞧来,却见一个丐装少年向他挥了挥手,就消失在了山屏后面。

这时那董硕和王睿都已破窗而出,而那梁达和持棒的张继却是从大门出来,四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屋顶。

董平见到那儒生,却是诧异地道:“你怎么会在此间?”

那儒生一抖手中的洒金折扇,揶揄道:“还真是家传渊源,一说到造反就少不了你们姓董的。”

原来这董硕乃是梁山好汉董平之后,昔年董平征方腊时死于独松关,后来其子董芳在兰陵狮子山上聚众为匪,与同在麒麟山为匪的张青之子张国祥比邻为友,二人后来都被岳王爷招揽在了麾下,那张继便是张青后人。后来董张两家就一直在兰陵一带延续了下来,董硕已是董平的第六世孙。

董硕素来沉稳,闻言也只是淡淡一笑,向那儒生拱手道:“常大侠不去眠花宿柳,怎么管起董某的闲事来了?”

“哈哈哈,造反这等大事在你嘴里竟然成了闲事,真是好笑。你们一路上撺掇了多少人递交投名状?前几日,两百里外李家庄的惨案是不是你们做的?我不遇到也就算了,恰巧昨夜你们路过莱阳城时就偏偏被我见到了,这才一路跟来,看看你们还能丧心病狂到什么地步?”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闭嘴,少拿那套歪理邪说来为尔等开罪,你们打劫也就罢了,何故还要屠戮人家满门,一十七口人命,难道尔等就没有父母兄弟?竟然连五岁稚童都不放过,简直不配为人。”

董硕还欲继续辩驳,那王睿却不耐烦起来:“与他啰嗦什么,大家一起上,做掉他也就是了。”

“王兄且慢,他就是人称一夜春风笑满楼的常青常大侠。”

闻言那王睿也不自觉地迟疑起来,侧目向着梁达看去,似乎想看看梁大当家会作何抉择。

就在这时门外却传来一阵“咚咚”门响,有人在外喊道:“快开门,大白天的把门销起来作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