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2、文学圈

我在俄国当文豪 12、文学圈

作者:卡拉马佐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14:2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尽管到了现在,米哈伊尔仍未彻底熟悉这个时代,但他还是跟别林斯基聊了许多,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聆听,听别林斯基谈俄国的现状,听他谈论当下的俄国文坛有多么死气沉沉和冷漠,听他表达对当下俄国社会的忧心忡忡和想要改变这一切的计划跟打算。

听得出来,虽然“自然派”是在两年之后才正式提出,但别林斯基现在就已经正在为此做准备,并且积极帮助涅克拉索夫筹划和出版他汇集的文集。

而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米哈伊尔在称赞别林斯基在这方面的理念的同时,也给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表现出了比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更充足的信心。

以至于当中途米哈伊尔暂且离开一段时间的时候,别林斯基当即就忍不住大笑着对涅克拉索夫说道:

“他给我的感觉像是早早地就在思考这股潜藏着的潮流,而且对这股潮流有着比我们更加充足的信心。尼古拉,这位年轻人要是早生十年,说不定我们现在都在为他打下手呢!”

毫无疑问,米哈伊尔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建议简直说到了别林斯基的心坎里去,尽管别林斯基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这位年轻人在思想当中与他有所不同的地方,但喜悦依旧在别林斯基的心里占据了上风。

像别林斯基这样激进的先进知识分子,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绝对的少数派,尽管身边也有一些同道,但再没有什么是能比认识一位才华跟思想兼有的年轻人更令人高兴的事情了。

因此在道别的时候,别林斯基破天荒地流露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

“米哈伊尔,原谅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忙,等下次我们再接着谈吧!我再介绍一些朋友给你认识,他们跟你一样,都是一群可敬的先生,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可以聊的。”

毫无疑问,别林斯基认识并且在交往的一些人,都是当今文学界的上流人士,并且相当一部分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像是后来俄国文坛的领袖屠格涅夫,赫尔岑,果戈理等等。

老实说,若不是时机选的不错加上正好有身处文化界的朋友,米哈伊尔想在俄国文坛崭露头角估计得花上好一阵功夫。

如今的俄国文坛,严格来说只存在于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这两座城市当中,其余的小地方,很多人肚子都未必吃得饱,哪来的时间去关注所谓的文学。

再就是文坛向来都是贵族的圈子,米哈伊尔一介职员的儿子想闯进这样的圈子,没点机遇确实比登天还难。

好在机遇已经出现,米哈伊尔大概率也是抓住了。

而在送走别林斯基以后,街道边上就只剩下了米哈伊尔跟涅克拉索夫两个人,在经过这么一场谈话后,涅克拉索夫的神色也是一变再变。

光是在写作上才华横溢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关键是这个年轻人竟然还能跟自己眼中的偶像别林斯基来上一场思想上的碰撞,而且丝毫不见怯色!

要知道,像别林斯基这种人,学习到的是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思想,常年的评论家生涯更是锻炼出了他惊人的敏锐力跟思辨能力,正常年轻人稍稍聊的深入一点便会露怯,更别说你来我往的交流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涅克拉索夫更多的还是在向别林斯基学习和请教,依靠着别林斯基来完善自己不算成熟的想法,这又怎么谈得上你来我往呢?

总之,涅克拉索夫现在看向米哈伊尔的眼神大有向星星眼转换的架势。

但有一说一,自家人知自家事,米哈伊尔虽然是后世成功进阶到研究生境的大学生,但是就学术这条路而言,博士才叫刚刚起步,研究生又算什么?

当然,米哈伊尔是如此。

好在是对于这段时期的思想潮流还算了解,再加上后世看过的诸多总结的很优秀的文献,因此姑且过上这么几招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但说实话,说得再多一点,米哈伊尔的废物研究生底色估计就要**裸地暴露出来了………

那么言归正传,交流归交流,有件事米哈伊尔一直没好意思向别林斯基开口,眼下终于送对方离开,米哈伊尔也终于是有点鬼鬼祟祟的问起了涅克拉索夫:

“尼古拉,《祖国纪事》的稿费怎么样?一篇文章能拿几个卢布?”

讲道理,谈钱很正常,但是在别林斯基这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面前谈钱,米哈伊尔真的有一种在犯罪的感觉………

都坐上了评论界头把交椅那个位置,还能穷成那个样子,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是很难想象的。

但凡愿意收点钱,稍微为一些贵族的作品说点好话,钱财估计就能像潮水一样向别林斯基涌去。

只是自始至终,别林斯基的回答就只有一个:不。

当然,别林斯基是别林斯基,米哈伊尔是米哈伊尔。

而在听到米哈伊尔的问话之后,本来还一脸尊敬的看着米哈伊尔的涅克拉索夫先是一愣,随即也是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同为穷鬼,涅克拉索夫当然能理解米哈伊尔的窘境,在涅克拉索夫最穷的时候,他真的就是不得不跟圣彼得堡的乞丐们一起睡大通铺,而这种时候,他又何尝不想靠着写作来维持生计呢?

只可惜,靠写作维持生活这件事实在是太难,靠写诗歌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要知道当时名震俄国的大诗人普希金,也就将自己的诗歌开价为十卢布一首。

普希金尚且如此,其他诗人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说作家的话,情况要稍微好上那么一些,大作家暂且不用说,只说米哈伊尔现在的境况的话,如果他的作品成功登在了《祖国纪事》上,那么:

“一页四个卢布,你的小说应该占五个页码,那估计就是二十卢布,如果省吃俭用的话,应该勉强够你度过一个月。”

关于稿费能让自己活多久这件事,涅克拉索夫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但他靠这个可活不下去,不然也不至于说干过那么多写诗以外的杂活,甚至说如今还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出版商的事业上。

“还可以吧。”

心里倒是有所准备的米哈伊尔深吸一口气,然后就看向涅克拉索夫说道:

“尼古拉,你是不是正在筹划关于文集的事情?可以让我加入进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