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大家都想飞升,你下界了? > 第四十一章 三年为期

酒桌上季云频频向许元敬酒,诉说着这一年来季家镖局的变化。

首先就是生意,季家镖局的生意已经不再局限于青山县乃至周围几个县城,连西山郡都有大商会邀请季家镖局帮忙押镖。

此前季家镖局参与的买卖多是十几个人,至多算上商会成员几十个人的押镖,但现在已到了动辄百余人甚至更多的规模,连带着季家镖局的人手都显得不够用了,急需扩张。

正说着话,房门被推开,怒气冲冲的季文走了进来。

见到许元的时候,他脸上的怒色方才收敛了一些,拱手做揖道:“见过许先生。”

“季廪生回来啦?快来吃饭,什么事儿让你满脸写着不高兴?”

季云的心情很好,他自己也不是严父的类型,还可以跟自己的儿子开些玩笑。

他对自己后代的规划很明确,就好像季武、季文的名字一样。

季武承接季家镖局,这是大儿子应该的,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无需辩驳。

对于季文他也没有厚此薄彼,选择让季文一直读书,找最好的老师,上最好的学堂,未来打算往仕途的方向发展,兄弟俩都有光明的未来。

如今不止是季家镖局的实力和势力大幅扩张,季文在读书方面也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才能,教导他的老师莫不是夸赞季文的聪明才智,前阵子还考了个秀才的名头,还是秀才中最出彩的廪生。

能有秀才的名头,对寻常家庭来说已经算得上出类拔萃了,已经有了一定特权,包括可以站着和知县说话、免于差傜、不予上刑等。

而秀才又分三等:廪生、增生和附生,廪生是指秀才经过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优秀者,朝廷每月给廪食,也就是可以吃上公粮,不会再成为家庭的负担,专心读书就成。

年纪轻轻就能走到这一步,季文在读书方面真的可称得上出类拔萃了。

最近季云还听到一些风头,书院的先生们有意将季文提拔为贡生——这个就真了不得了,可入国子监读书,直奔京城!

按照那些书院先生们的说法,与其等待三年后的乡试一步步往前走,年岁尚小的季文还不如先去京城混个脸熟,在那里也有真正的大儒和更为雄厚的资源,有了这般资历之后,对未来的仕途大为有益。

人逢喜事精神爽,无论是季武、季文都展现出了自身的才能,当爹的季云自然是格外高兴,整日眉开眼笑。

“别提了。”

刚刚脸色稍稍缓和些的季文,脸色再次沉了下来,他年纪尚小,对情绪的控制还显得不足,此时一拳砸在桌上,义愤填膺的说道:“朝廷今年还要再度加派税赋,数量足足是‘祥瑞之年’的两倍!

祥瑞之年为了给皇上搜罗、运送祥瑞,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便已是不计其数。现如今竟两倍于祥瑞之年,说什么要清剿各地四起的匪患,我看这政令施行下去,本来没有匪患的各地也要都起匪患了!

别说是普通人家,就算是书院里的一些较为穷苦的秀才都已要吃不消,如今书院中不少人正在联名上书,希望取消这一项政令。

结果别说是取消了,负责上书的几个人竟然都被抓了去,真真是岂有此理!”

都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武基本上只有参军这条路走,文自然就是读书。

读书、做官、治国,经世济民,留名青史。

这是几千年来完全顺延下来的一条路,非常深入人心。

作为秀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地位,可以对国事、政令发表一些属于自己的看法。

当然你发表归发表,上面听不听就是另一回事了。

最近两年最大的国事,自然就是屡屡加派的税赋。

上一次是因为祥瑞之年,天现仙宫,为了讨得皇帝欢心,各地纷纷加派税赋搜罗祥瑞,运送京城。

这次倒好,理由是要清剿各地已成规模的盗匪——那玩意儿在季文看来,不说全部,至少有一大半都是因为上次加派税赋后将人给逼的。

活不下去,只能落草为寇,为之奈何!

苛政猛于虎也!

然后现在为了清剿那些人,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作为,反而还要再度加派税赋,这是个什么道理呢?

雪上加霜之后再落井下石是吧?!

这根本就不是收拾烂摊子的举措,分明是把坑越挖越大,一门心思想着搜刮油水!

于是各地自然有不少有识之士联合起来,抵御、抨击这项政令,显然季文也是其中一员。

但同样显然的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改变不了,带头闹事的家伙还被抓了起来,要“冷静”几天再放出来。

也难怪季文会如此的愤怒,读书读书,读的圣贤之言,读的是治世经国之道,可等他想把这些东西运用在现实里,得来的仅有当头一棒。

这份不满是如此难以消化,哪怕到了家中,仍是余怒未消。

“好了。”

季云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眉头微皱,告诫道:“既是在家中,便少谈国事。你现在虽说有了廪生之名,放在西山郡也照样是人微言轻,遑论放到整个启国?

多大能耐吃多少饭,上面的政令,等你有能力的时候再想办法提建议吧,如现在这般气愤,于事无补,莫要将外面的情绪带到家里来。”

“爹爹告诫的是。”

沉默片刻之后,季文点了点头。

这些道理他何尝不知?

只是目之所睹,耳之所听,心之所闻,着实是义愤填膺。

季家镖局家大业大,朝廷哪怕加派了些税赋,也完全承担得起,没有什么影响。

可千千万万的百姓,又该去如何过活呢?

终归是人微言轻吗?

片刻之后,季文似是下定了决心,说道:“爹爹、娘亲,我要去国子监读书!”

季云和蔡淑兰对视了一眼,沉吟片刻后点了点,道:“好。只是京城山高水远,你若想苦心研读,这一去怕是就要好几年时间难以回家了。”

“下次乡试前,我会回来的。”

季文双拳捏紧,肯定的说道:“三年为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