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话灵山 > 第100章 石佛峰]

大话灵山 第100章 石佛峰]

作者:闲石人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04:29:33 来源:小说旗

一、云游僧至:青嶂深处的履痕

饶州以西,灵山群峰如莲瓣舒展,石佛峰独居中央,其状若巨佛趺坐,天然岩纹形成袈裟褶皱,峰顶平缓处有块椭圆巨石,恰似佛首低垂,双目微阖,唇角含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宋淳化年间,霜降后的第五日,山民们看见一位僧人沿着羊肠小道拾级而上,竹杖挑着青布行囊,芒鞋沾满秋露,袈裟在山风中翻飞如振翅蝴蝶。

“师父可是从九华山来?”砍柴的王老汉拄着斧头询问。僧人合十施礼,声如清泉击石:“贫僧觉远,自西域求法归来,见此峰祥云缭绕,想必是佛祖留痕之处。”他说话时,山岚忽然散去,石佛峰的全貌显现在众人眼前——佛首岩的眼窝处竟有两道细流垂下,状若 wept tears,却在阳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晕。王老汉惊叹:“这峰原本叫‘隐佛岩’,十年前雷劈山岩,才显出这佛像轮廓,师父来得巧啊!”

觉远在峰腰寻得一块平地,此处前临深谷,后倚佛岩,右侧有清泉自佛掌纹中流出,左侧竹林沙沙作响,恰似梵钟长鸣。他以枯枝划地为界,砍来毛竹搭建茅庐,山雀衔来草茎相助,松鼠将松果堆在门前,连溪中的白龟也爬上岸,以背甲为他驮运石块。七日后茅屋落成,门楣上悬着觉远亲手写的“定慧居”木匾,墨迹未干,便有山风带来零星花瓣,落在匾上如天然法印。

二、山洪之患:慈悲化作护民符

觉远初到的那年腊月,灵山突降暴雨。山民们在山下的桃花坞目睹奇景:石佛峰的佛首岩忽然“睁开”双眼,两道金光刺破雨幕,照见山体裂缝中渗出浑浊泥水。觉远冒雨奔下山,见溪流已涨成黄汤,两岸竹屋摇摇欲坠,立即脱下袈裟抛向空中,袈裟化作金色屏障,将即将崩塌的泥石流挡在峰腰之外。

“大家快搬石头加固河堤!”他赤脚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双手结印,竟让上游的洪水暂时分流。待百姓们从惊慌中醒过神,才发现觉远的袈裟已被山石划破,脊背有道深可见骨的伤痕,却仍在指挥众人砍伐枯木,编织竹笼装填卵石。七昼夜后洪水退去,桃花坞的百姓在废墟中发现,觉远用朱砂在每块护堤石上画了莲花符,石下的泥土里,竟生出成片的菖蒲——此草能驱湿毒,正是洪水过后最需的药材。

从此,觉远成了灵山的“活菩萨”。他走遍七十二峰,在易发生山洪的沟壑旁种下“护山藤”,藤叶如手掌般大,根系能深入岩层三丈;又教百姓在山腰开垦梯田,每层田埂都砌成莲花状,既能固土,又暗合“九品往生”之意。每逢初一十五,他在石佛峰前开坛讲经,山雀停在他肩头,松鼠趴在他膝头,连最凶猛的山豹也远远卧地,听他念诵《妙法莲华经》。

三、众生护持:草木皆通菩萨心

春去秋来,觉远在石佛峰修行已满三载。某日,他在佛首岩下打坐时,忽闻山风中有悲啼之声。寻去时见山坳里躺着只断翼的苍鹰,爪子被猎人的陷阱夹伤,羽血染红了岩石。觉远解下僧袍为其包扎,口诵《药师经》,三日后苍鹰竟能展翅,临别时绕峰三匝,长鸣而去。从此,每当有山火预警,这只苍鹰便会在峰巅盘旋,发出清越啼叫。

更奇的是佛掌泉的变化。原本清冷的泉水,渐渐带有淡淡檀香,百姓饮后百病不侵。有位失明的老妇喝了三月,竟重见光明;瘫痪的孩童在泉中浸泡半月,便能下地行走。觉远说这是“佛心化水”,可百姓们知道,这是僧人每日以指血和着经咒滴入泉眼,三年间从未间断。

消息传到山外,信众纷至沓来。有人抬着檀香木要为觉远建寺,他却笑道:“山即是寺,石即是佛,何须画蛇添足?”他指引信徒在峰下种植菩提树,树根沿着石佛的“袈裟”生长,春时白花满树,恰似佛衣缀满莲花;秋时落叶铺地,如金色经卷展开。久而久之,石佛峰周围形成了一片菩提林,连鸟兽都懂得不啄食种子——它们知道,这是觉远为众生种下的“平安因”。

四、天威降临:金阙诏书下翠微

天庭的震怒,始于蟠桃会上的一则奏报。值殿仙官捧着水晶镜,镜中显现金光笼罩的石佛峰,百姓们焚香跪拜,竟比祭拜玉帝的香火更盛。“下界凡僧竟敢僭越,收拢民心!”托塔李天王拍案而起,“若任其坐大成势,我等威严何在?”玉帝沉吟片刻,降下金旨:“着托塔李天王率十万天兵,将觉远缉拿归案,永囚八卦炉。”

天兵降临那日,石佛峰乌云蔽日。觉远正在泉边为百姓治病,忽觉心头一紧,抬头见南天门开,金戈映日,带队的哪吒脚踏风火轮,手中火尖枪直指峰尖:“妖僧觉远,竟敢以邪术惑众,还不速速就擒!”山民们闻声赶来,竟自发组成人墙,将觉远护在身后。八十岁的王老汉拄着拐杖上前:“仙爷们,觉远师父是活菩萨,救了我们千百性命啊!”

哪吒冷笑:“人间只应敬天,岂容佛道并立?”说罢便要动手,忽闻虎啸猿啼,漫山遍野的野兽奔来,苍鹰在云端盘旋,菩提树的枝叶竟化作千万只手臂,阻挡天兵去路。觉远长叹一声,推开百姓:“莫要为我伤了性命,贫僧随你们去便是。”却在转身时,偷偷将一串佛珠抛向山涧——那是他用十年心血凝练的“众生护”,每颗佛珠都刻着百姓的姓名。

五、法身永固:青山为骨佛为心

天兵押解觉远行至半山腰,忽然地动山摇。石佛峰的佛首岩发出轰鸣,佛眼竟真的睁开,两道金光扫过天兵阵列,铠甲纷纷崩裂。原来,觉远平日教化的生灵、护佑的百姓,乃至灵山的一草一木,都在暗中凝聚力量。山岩中飞出无数金色光点,那是百姓的祈愿所化;菩提树叶化作利刃,虎豹豺狼组成战阵,连佛掌泉的水都腾空而起,形成冰墙。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觉远见百姓受伤,悲从中来,忽然盘坐于佛首岩顶,双手结弥陀印。他的身体开始发光,袈裟化作千万片金叶,飞向每一个受伤的生灵;口中念诵《大悲咒》,声浪竟震碎了哪吒的火尖枪。托塔李天王见势不妙,祭起玲珑宝塔,却见塔中射出的金光,在觉远面前化作朵朵莲花,一一凋零。

“众生有难,贫僧愿以身为盾。”最后一句偈语落下,觉远的身体渐渐与佛首岩融合,皮肤化作岩石,袈裟化作岩纹,唯有双目仍泛着慈悲之光。天兵们惊惶退去时,听见石佛发出宏愿:“若灵山百姓仍受水患,贫僧愿永镇此峰;若人间尚有疾苦,石佛便不瞑目。”话音落处,佛首岩的眼窝中再次流出清泉,却比往日更甘甜,那是觉远的慈悲泪所化。

六、千年禅韵:山风长诵妙法经

觉远圆寂后,石佛峰有了新的奇观。每逢暴雨倾盆,佛首岩的双眼便会流出金色泪水,泪水所到之处,山洪自动分流;干旱时节,佛掌泉的水会化作云雾,飘向干涸的田地。百姓们在峰下修建了“觉远寺”,却发现寺中佛像竟与石佛峰的天然石佛一模一样,连眉间白毫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百年后,有位云游的老和尚在石佛峰前打坐,梦见觉远托梦:“贫僧从未离开,灵山的每块岩石都是法身,每阵山风都是经咒。”老和尚醒来,发现石佛的岩缝中长出一株七叶菩提树,树叶上天然刻着《心经》全文。消息传开,四方信众皆来拓印叶纹,有人将拓片贴在屋中,竟能避灾解难。

如今,登石佛峰的石阶共有九百九十九级,每级都刻着莲花图案。行至中途,可见当年觉远与天兵战斗时留下的“佛掌印”——岩石上五个深深的指痕,仿佛他仍在推着护民的屏障。峰顶的佛首岩前,终年香火不断,游客们摸着温润的岩石,常能听见若有若无的诵经声,山风掠过岩缝,便化作“阿弥陀佛”的梵唱。

最奇的是雷雨天,石佛的双眼会发出金光,照亮整个灵山。曾有摄影师拍到震撼画面:金光中隐约可见僧影,袈裟飘动如觉远当年抗洪时的模样。山民们说,那是觉远的法身还在守护百姓,只要石佛峰不倒,灵山就永远不会有大灾大难。

暮色中的石佛峰,轮廓渐渐与天际相融,佛首岩的嘴角依旧含着微笑,仿佛在说:“众生皆苦,吾愿为舟。”而环绕峰峦的云雾,正似他当年未竟的袈裟,轻轻覆在每一寸土地上,覆在每一个仰望的人心里——这便是觉远留下的永恒道场,是石佛峰千年不熄的慈悲灯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