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时此刻身处朱雀关的统帅——镇南侯卫军正面对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摆在他面前的,是来自幽峡城、巫峡城以及冥峡城这三座城池的守城将领们送来的一封封紧急求援信。
每一封信都仿佛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呼喊与期盼,但镇南侯卫军却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将这些信件默默地压在了案头之下。
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老对手——大楚皇朝北境的统帅项武尚未动用其手中掌握的精锐兵力。
若是此刻贸然派出朱雀关中大批的精锐部队前往支援三峡城,一旦有所闪失,致使这批精锐力量遭受重创乃至覆灭,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要知道,朱雀关乃是大萧皇朝南部边境的重要屏障,如果失去了足够强大的军事防御力量,这座雄关很有可能会再度沦陷于敌手。
到那时,不仅他镇南侯卫军将会成为南境万千百姓眼中的千古罪人,更无颜面对大萧皇朝陛下对他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想到此处,镇南侯卫军不禁长叹一声:“哎!”
其实并非他不想施以援手拯救三峡城,实在是形势逼人啊。
眼下那些正在疯狂猛攻三峡城的敌军不过是大楚北境的地方军队而已,真正的精锐之师仍按兵不动。
反观大萧皇朝南境这边,虽然也调遣了地方军队前来增援,但由于下达军令时稍有延误,导致相当一部分地方军队尚在匆忙赶路途中未能及时抵达朱雀关。
而已经抵达此地的大部分地方军队,则多被当地的世家大族和各个宗派势力当作充数之用。
这些所谓的士兵要么是年老体弱之辈,要么便是被强征入伍的贫苦之人,战斗力着实令人堪忧。
能够被拉去守城的兵力更是稀少。
此刻,他手中着实已无多余的兵力可以派遣前去支援。
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下那些英勇无畏的兵士们如割麦子一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血泊之中,身为镇南侯卫军的他却只能心急如焚、束手无策。
在那宽敞而略显沉闷的书房里,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虑不安地来回踱步。
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使得脚下的木地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终于,经过一番苦苦思索和内心挣扎之后,
他似乎下定了某个重大的决心。只见他猛地转身,
大步流星地回到那张堆满文房四宝和军事地图的书案前,
伸手一把抓起桌上的毛笔,饱蘸浓墨后毫不犹豫地挥毫疾书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三份书信便跃然纸上。
接着,他又从抽屉里取出自己大印,稳稳当当地盖在了信封之上。
完成这些动作后,他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了一直守候在身旁的大儿子卫武义身上。
镇南侯卫军缓缓开口说道:“传为父的军令下去,让前来支援的南境地方军队立刻分为三批,分别火速赶往三峡城的三个重要城池镇守。
哼!哪怕只是一群酒囊饭袋之辈,也要将他们身上最后的一丝价值全部压榨出来。
只要能为三峡城多抵挡住大楚军队哪怕仅仅是一丝丝的进攻时间,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此乃万般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卫武义闻听此言,连忙恭恭敬敬地抱拳应道:
“父亲大人放心!儿子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定当速速将您的军令传达至各处。”
话音未落,他便脚步匆匆地退出了书房……
.....
画面猛然一转,镜头迅速拉回至繁华热闹的大萧都城。
这座城市作为大萧皇朝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云集着众多实力强大的势力和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
而就在近日,有关南境局势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地传遍了整个都城。
无论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家族,还是盘踞一方的大小势力,或多或少都听闻了这些来自南境的讯息。
特别是那几位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皇子们,更是对此高度关注。
他们原本以为南境只是偶有波澜,但万万没想到那里的形势竟已严峻到这般地步——南境临时统帅府居然直接抽调了足足三分之一的地方军队前往朱雀关增援。
要知道,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想要完全隐瞒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此时此刻,这些皇子们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当初自己明智地没有去主动揽下这颗烫手的山芋,
否则如今深陷泥潭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而在宏伟壮丽的皇宫深处,一座庄严肃穆的上书殿内,
身着黄龙袍、端坐于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的皇帝萧玉龙,
正神情专注地翻阅着由密谍司刚刚呈递上来的情报奏折。
当他看到其中关于自己心爱的儿子凡儿在南境所颁布的两道军令时,眼中不禁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不仅如此,凡儿还当机立断地派遣了朱雀军精锐中的骑兵部队,火速奔赴朱雀关予以支援。
对于凡儿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便果敢地作出如此重大且正确的决策,
萧玉龙感到由衷的欣慰:“不愧是朕的好大儿,能在如此危急时刻展现出这般非凡的气魄和决断力。”
然而,随着萧玉龙继续阅读下去,他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密谍司在奏报中详细描述了南境不少世家和宗门竟敢在朝廷调度的地方军队中动手脚,搞出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说得更直白些,这些人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以次充好,将劣质兵员或混入正规军队之中,妄图蒙混过关。
如果数量如此庞大的这种残次军队抵达边境战场,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其带来的麻烦与危害将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原本还满心欢喜的萧玉龙,此刻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冷冽起来,他那双犀利如刀的眼睛里闪烁着寒光,
仿佛随时都能拔刀杀人一般。
只见他狠狠地瞥了一眼身旁的老太监冯公公,用冰冷得让人不寒而栗的语气下令道:
“立刻传旨给南境密谍司的相关人员,将那些表面顺从背地里却阳奉阴违的世家、宗门统统给朕详细地记录下来!
待南境这场大战落下帷幕之后,务必让密谍司的探子们把收集到的所有确凿证据呈交至南境临时统帅府的统帅手中!”
老太监冯公公连忙低下头来,毕恭毕敬地回应道:“老奴谨遵陛下的旨意。”
说完便匆匆离去执行命令去了。
....
另一边,在遥远的南境,萧凡带着自己的一群得力手下成功地从出征大军中脱离出来。
他们跨上骏马,一路疾驰如风。
经过约摸三、四个小时马不停蹄地奔波,终于赶到了距离钱州第二大郡——姑苏郡的郡府姑苏城不足一里之遥的地方。
远远望去,那座巍峨耸立的城门上方高悬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姑苏城”三个飘逸潇洒且苍劲有力的大字。
再看那古色古香的城楼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座城市历经岁月沧桑后的厚重底蕴,愈发凸显其古老。
只见萧凡微微仰头,目光凝视着那牌匾和城楼,随后他轻轻挥动宽大的袖袍,朗声道:
“走吧!入城!”
语罢,
便身形一闪,如疾风般率先朝着城门口大步流星而去。
其后的小侍女灵玉、张良先生、冷冰冰护卫叶孤城,以及那个死皮赖脸非要跟着萧凡一同前来的王府供奉堂的上官云阙也是连忙跟了上去。
尚未真正踏入城中,但仅仅是在城门口处,
就能看到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小贩。
这些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好一幅繁华兴盛之景!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云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风驰电掣般从城门口疾驰而出。
这匹马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已冲到近前。
更让人揪心的是,马前方不远处正有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玩耍着,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
眼看着那匹骏马就要无情地践踏到这个无辜的小女孩身上,而骑在马上的那位衣着华贵的少年竟然没有丝毫减速或停下的意思,反而面露狰狞之色,口中还恶狠狠地咒骂道:
“贱民!该死的贱民!竟敢挡本少爷的路!”
城门两边的那些摊贩们,此刻一个个皆是满脸惊恐之色,他们不忍亲眼目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一幕,纷纷下意识地紧紧闭上了双眼。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只见萧凡身形一闪,如鬼魅一般瞬间运转起周身的罡气。
刹那间,他整个人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一个闪身便来到了那小女孩的身前。
紧接着,萧凡毫不犹豫地挥出了自己紧握成拳的右手,带着排山倒海之势狠狠地轰击在了狂奔而来的马匹胸前。
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那股强大到无与伦比的力量犹如雷霆万钧,直直地将这匹雄壮的骏马轰得整个身体倒立而起。
而骑坐在马背上的那位锦衣少年,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便随着惯性被狠狠地甩飞到了地上。
与此同时,受到重击的马匹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嘶鸣声,随后它庞大的身躯也轰然倒地,扬起一片尘土飞扬。
见此情景,跟在后方的那群奴仆顿时吓得脸色煞白,他们手忙脚乱地连忙从各自的马匹上纵身跳下,
然后像闪电一般急速冲到了那名锦衣少年的面前,焦急万分地查看其状况是否安好。
其中一名奴仆更是气急败坏地转过头来,对着萧凡怒声大骂道:
“臭小子,你这下可真是闯下大祸了!
你竟然胆敢招惹我们钱家的钱无意公子,今天休想活着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