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的确是好书!”
“保尔·柯察金,坚定的为**事业而奋斗,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始终坚守革命理想。”
“虽然并非同一国家的人,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坚决坚守革命理想,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
李华麟突然很严肃的一个立正,目光不离郑春雷,令郑春雷多了几分动容。
“对,就是这种态度,只要我华夏儿郎都有这份信念,何愁祖国不繁荣昌盛。”
“李华麟,我没看错你,你的政治觉悟很高,继续保持下去,非常好!”
“只是,你看过这本书,看得懂?!”
郑春雷起身拍了拍李华麟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便在身后柜子里翻找着,找出个小铝盒打开,推到了李华麟的面前:“吃糖。”
李华麟盯着大白兔奶糖,拿出一颗扒开糖纸放在嘴里,讪讪道:
“我自然是看不懂的,是我爸,我爸在空闲时经常看这本书,最喜欢给我和姐姐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
“他是机电厂的技工,上个月刚加入组织,现在是一名光荣的党员了。”
“哦,难怪。”
郑春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遂笑呵呵的坐下,上下打量着李华麟,抿着茶水:
“行了,你小子拐了这么多弯弯绕,说说看,今天不只是送茶叶这么简单吧。”
李华麟点了点头,并未隐瞒,从帆布挎包里取出户口本,放在了郑春雷的面前,表情无比的严肃:
“校长,我想参加高考,麻烦您写张推荐信!”
“咳咳~艾玛,呛死我了。”
郑春雷闻言,刚要说话,顿时被呛得直咳嗽,李华麟连忙替他拍打着后背。
推开了李华麟,郑春雷属实哭笑不得:“我说华麟呐,你一个初中生,知道什么是高考吗?”
“当然知道,10月12日,小平同志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李华麟小脸依旧严肃认真,直接将报纸头版头条刊登的高考恢复标准说了一遍,令郑春雷眼神不由的亮了几分。
但还是摇了摇头:“你记性倒是不错,这高考是恢复了,且不限制下限年龄,你的初中学历的确可以参加考试。”
“但也只是有资格而已,华麟啊,不是校长我看低你。”
“实在是你初中知识并不扎实,就算去参加高考了又有什么用的,考不上的,还是切合实际吧!”
郑春雷见李华麟一副认定了要高考的样子,便拉开抽屉,取出了一封信件递给他。
“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耐不住性子学习,想尽快毕业工作,这是市文工团送来的邀请信,是关于你的,你看看吧。”
“文工团,给我的?”
李华麟疑惑的接过信笺打开,仔细翻看了两遍,不由得直搓牙花子。
信是滨海市文工团发来的,大概的意思是,对方看过李华麟在区,市级文艺汇演的表现后,对他很看好。
并明确表明了态度,只要等到李华麟初中毕业,文工团便会直接录取,
也就是说,李华麟毕业后,就可以去文工团工作了,算内招了。
如果后期表现良好,不论是入党,还是参军,都可以适当考虑。
郑春雷盯着李华麟翻看信笺,不由得眉头挑了挑,多了几分探究的意味。
作为机电厂学校的校长,郑春雷不说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那也差不多了!
李华麟是学校里公认的调皮捣蛋,学习不堪入目。
可他竟然看得懂信上的内容,这代表李华麟似乎并没有老师口传中的那么不学无术。
李华麟摇了摇头,将信塞回了信封,还给郑春雷:“校长,我还是想参加高考!”
“嘿你这孩子,这可是文工团,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好地方,你竟然不心动,傻不傻!”
“华麟呐,不是校长不给你盖章,实在是这高考名额,学校有限呐。”
“我要是给你盖章了,其他同学来找我岂不是没名额了,别人可没有你这么好运气。”
郑春雷并未收回信封,对于他来说,学校里的学生就跟他自己的孩子一样,
虽不是亲生,却胜似己出,他最希望的,就是学生们能有个好工作,好出路!
也正如郑春雷所言,文工团能看上李华麟,在李华麟才上七年级的时候就提前发来信函,
这证明什么,证明他们很看好,或者说非常看好李华麟,
甚至说,他们可能怕自己的邀请函写晚了,等李华麟毕业了,就被别的文工团给征调走了!
李华麟只要这封信不丢,等到毕业后稳稳的好工作,这可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事。
至于高考,郑春雷也并非不想给李华麟一个机会,实在是国家下发到每个学校的名额,实在是太少!
一个学校平均下来只有10到100个名额,他们机电厂学校是工人子弟学校,名额较多,也只有50个而已!
机电厂的学生有多少,有4000多人,这4000多人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差生,也有学习好的!
这一划算下来,50个报考名额根本不够分,他郑春雷不能徇私舞弊,这是对他的侮辱!
但看着李华麟并不想离开的模样,郑春雷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头,翻箱倒柜的找出一套试卷,丢给李华麟。
“这试卷是我按照高中课程,给学生们模拟的试题,你就在这里答,答错答对无所谓,只要分数超过60,我就给你盖这个章!”
学校的高考名额有限制,李华麟已经提前知晓,也知道自己来郑春雷这里,肯定要碰壁。
但他没想到的是,郑春雷虽然很犹豫,但仍给了他一个机会...
回想着后世的老师,那不负责任的教学能力,李华麟点了点头,从挎包里取出铅笔,当着郑春雷的面答题。
有些事情光说没有用,只有用实力去证明,哪怕这个实力来的莫名其妙,为了拿到推荐书,李华麟也不准备藏拙了。
半个小时不到,一百分的卷子他就写完了,为了不吓到郑春雷,他故意把分数卡在了65分,刚刚过及格线!
李华麟答题时,郑春雷一直站在李华麟的身后,背手看着,见李华麟笔下不停顿,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越发的好奇。
自两个月前,李华麟在巷子里遭遇郭军一伙人堵截,他竟然敢拿着菜刀自卫,就已经入了郑春雷的观察范围内。
他认为李华麟这孩子皮是皮,但敢作敢为,政治态度也明确,如果好好培养,未来未必不是栋梁。
直到李华麟参加了区里和市里的文艺表演,获了表彰后,这文工团都送来了邀请信,郑春雷对李华麟就越发的关注了。
不然以他一个校长的身份,哪里会因为一个推荐信的事,跟一个小孩子磨叽半天,早撵出去了,还得送他一个飞踹,让他滚开千里之外。
可眼下,看着李华麟的答卷,郑春雷不由得默默点头,
但隐约中又有一种念头,这小子怎么有些题,好像是故意答错和空着,这可是高中知识啊,李华麟才初中啊!
直到卷子答完,郑春雷二次检查的时候,确信了这种猜测,这上面的有些题,明显就是这小子故意空着不答的!
他也不戳破,反而将卷子做了很仔细的批改,把李华麟那些写错的和空着的题目,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一丝不苟。
“小华麟,你真的想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