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152章 他出国干啥啊?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第152章 他出国干啥啊?

作者:仨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1 10:03:41 来源:小说旗

“这些记者哪来的,也要跟咱们一起走吗?”

李华麟跟自家同事走在最后面,见前方孙向前几人,被十几名记者簇拥着,都上车了,看样子是要一起跟着回酒店,不由来了好奇。

“当然,这可是孙局特意请来的记者,目的就是把中苏恢复贸易的消息扩散出去,这也是上面的意思。”

“你现在看到的,只是咱们滨市的记者,等到了河市口岸,那边还会有苏国和东欧的记者呢,别惊讶。”

冯玉刚偷偷塞给李华麟一个纸条,低声道:

“待会上车后背下来,领导被记者采访时,你作为咱们外贸局的新人,也要发言的,别说错话。”

“哦对,你这次跟孙局一起去苏国,也算是中方访苏团的成员之一,临时工的身份不匹配。”

“鉴于你和张晓蕊在广州时的表现,孙局已经提前跟上级打过报告,特许你俩提前转正,昨天下午告知函送到省局,已经批下来了。”

“上级允许你和张晓蕊特入访苏团中,将以江省外贸局正式翻译与后勤的身份,从今天起便不再是临时工了。”

言罢,冯玉刚又塞给张晓蕊一张纸条:“你也背下来。”

“提前转正?”李华麟表情多了几分诧异,遂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揣兜,登上了客车。

来接访问团的客车一共有三辆,第一辆为孙向前,罗曼诺夫这种高级官员乘坐,还有本地报社的记者。

第二辆车坐的是江省外贸局随行人员和访苏团其他成员,第三辆则坐着跟随的驻军,

三辆车人都坐满了,由警车开道,不可谓不隆重。

上了车,李华麟与张晓蕊坐在一起,二人偷偷看着纸条,前者一眼扫过,便牢记于心,后者还要默默背诵,看着特别紧张。

“纸条拿来,我帮你改动一下。”

李华麟看过了自己的纸条,认为上面写的东西干巴巴的,主要描述在广州的谈判经历,复杂又啰嗦。

待看过张晓蕊的纸条后,那何止是啰嗦?!

张晓蕊一愣,下意识把手中纸条递给李华麟,就见李华麟取出铅笔,在上面写了一句:

“我们是新人,所有的决策都来自领导的英明神武,我们干着特别有劲,当前小小的荣誉,都是领导安排的好....”

张晓蕊拿着手里的纸条,嘴角都快瞥到火星了,低声道:“你别闹,这能行吗?!”

李华麟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低声道:“孙局给咱们提前转正了,这是人情,得还...”

半个小时后,客车抵达友谊宾馆,待替苏国人办理过入住后,

孙向前便叫上李华麟和张晓蕊,带着罗曼诺夫一行高层和来访的记者,钻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内早已布置妥当,完全是一副新闻发布会的模样,

讲台上有十个座椅,被架着相机的记者们簇拥。

主位是孙向前和罗曼诺夫,卡捷琳娜作为布拉格维申斯克的代表,则紧挨着罗曼诺夫,算是次位。

李华麟,张晓蕊,还有几名苏国访华团成员则分作两边,算是边缘化,但有自己的座位。

来访的报社记者,政府职员,江省外贸局的其他职工,都坐在观众席上。

发布会还未开始,孙向前则与罗曼诺夫深情握手,摆好造型,讲着开场白。

左右其他人都微微侧身,凸显二人的c位。

随着闪光灯咔咔咔一顿爆闪,各种角度的照片拍了N多张,众人便落座,

预示着中苏恢复贸易后的第一次代表碰面会,正式开始。

“孙局长,中苏决定恢复贸易,江省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保障合作长期稳定?”

会议一开始,河市的报社记者就率先发出问询,令其他记者们咔咔咔一顿拍。

孙向前沉吟了片刻,收敛了笑容道:

“此次中苏恢复贸易,是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的重要工作。”

“江省作为边境省份,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通关效率、物流运输、政策协调等方面积极作为。”

“而且局领导层经过会议通过,决定成立对苏专项工作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全力保障双方合作顺利推进。”

河市的报社记者闻言,还要继续问,就见一旁的滨市记者站了起来,遂无奈坐下。

“罗曼诺夫先生,您作为苏联远东工程机械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此次代表团的领队,将计划向华夏出口哪些核心产品,技术标准如何对接?”

记者问的是华夏语,罗曼诺夫闻言,皱眉望向隔了几个位置的李华麟,那意思是:你小子坐那么远干啥。

李华麟一愣,连忙将记者的问询翻译成俄语,见罗曼诺夫回答后,又翻译给记者:

“罗曼诺夫先生的意思是,远东工程机械公司会为华国提供优质的工程机械产品,包括重型卡车、挖掘设备等。”

“在技术标准方面,也会与中方伙伴密切沟通,充分考虑中方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确保产品符合中方使用要求。”

李华麟那流利的俄语一开口,屋内记者们的照相机,又对着他咔咔咔...

很快,会议厅内一众记者对孙向前和罗曼诺夫等访华团的人,连珠炮似的提问过问题后,便盯上了角落中的两个新人。

对于这些记者来说,江省外贸局的新人去参加广交会本就不合规矩,尤其是敢在没领导陪同的情况下带队回滨海,这可是爆点啊!

“李华麟同志,你入职江省外贸局不过四个月,为何能随队一同前往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并且以新人的身份带领访华团的成员回滨市?”

“你的级别不够,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吗,如果因为你新人的失误,导致中苏刚刚破冰的关系再次冰冻,你能负起这样的责任吗?”

来自江省报社的记者投出一个言语炸弹,令孙向前脸上的笑容消失,拦在李华麟开口前,皱眉道:

“这位记者,还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辞,这里是公开场合,不要故意搬弄是非。”

“首先,李华麟同志以新人身份随同江省外贸局骨干,前往广州参加广交会,这是因为他的专业能力优秀,可以担此任务。”

“这符合国家倡导的,有能力者优先为的政策,这并无不妥。”

“其次,李华麟同志护送访华团的外宾回滨市,是江省外贸局与广交会组委会,联合授权他临时对苏专员身份。”

“并且于昨日,国家进出口总局,鉴于李华麟同志能力优秀,已经破格将他提拔为正式员工,他已经是我们江省外贸局的正式翻译!”

“并且局内即将赴苏的访苏团中,李华麟同志将以翻译的身份,随同访苏团前往苏国,继续参与中苏贸易的推进。”

面对着记者的刁难质问,李华麟刚准备开口,就见孙向前把炮火揽了过去,不由多了几分感激。

他见孙向前说完了,记者又望向自己,便沉吟了片刻道:

“首先,我能以新人的身份参与到广交会之中,主要是领导的信任和栽培。”

“从广交会筹备到谈判进行,每一个环节都是领导亲自规划、指导,我只是按照领导的安排,完成力所能及的基础工作。”

“这期间所有成绩,都离不开领导的英明决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

“其次,我非常感谢领导许我加入赴苏访问团,继续以绵薄之力,促进中苏文化的双向奔赴,为中苏友谊竭尽所能。”

孙向前闻言,嘴角多了几抹笑容,又很快收敛,心中却道:“这小子怎么不按笔记上的回答,嗯...这马屁拍的。”

他见问过问题的江省记者还要询问问题,便脸色一沉,目光在观众席中扫了一眼。

来自滨海日报社的记者看懂了孙向前的眼神,连忙起来询问,将江省日报社记者要问的话给憋了回去,不甘的落座。

“孙局,本次发表会是中苏关系缓和的起点,您为何选择两位新人参与此次会议,他们的表现是否达到预期?”

孙向前淡淡瞥了一眼滨海日报社的记者,暗道这姑娘识趣,便笑道:

“李华麟和张晓蕊同志虽然是新人,但在广交会期间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翻译、资料整理,后勤等工作中表现突出。”

“事实证明,他们经受住了组织和国家给予的考验,展现出了我省外贸队伍的潜力,这也是集体培养的成果。”

“孙局...”

“罗曼诺夫先生...”

一场新闻发布会开了半个小时,孙向前将江省外贸局之后的对苏规划,

如何与苏国恢复贸易,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先行者,还有一些各种布局,都浅谈截止。

既表现出中苏双方都迫切希望恢复两国之间的贸易,也表明了江省对于恢复边境贸易的期待和工作热情,回复间滴水不漏。

李华麟在一旁听着,对孙向前是佩服不已,

这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面对记者的刁钻询问能侃侃而谈,丝毫不打怵,甚至连手稿都不准备的领导。

关键他俄语说的还贼溜,不比龙大的俄语教授弱几分,甚至还要强过一旁陪坐的专职翻译!

就这份从容应变的本事,一口流利的俄语,就足以见孙向前的能力,这是一个有真本事的领导!

这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属于省内召开,召开的很匆忙,并没有苏国的记者参加,只限于江省内部报社。

会议开完后,这些记者匆匆离去,各自忙着回去准备稿子,

届时,中苏重启边境贸易的消息,将席卷四方,会是明日全省,甚至是全国的头版头条!

记者们走了,孙向前举办了欢迎宴会,

包下了友谊宫的一个超大号包间,屋内有可同时容纳100人围在一起用餐的转盘桌。

中方的陪同人,皆为江省外贸局的中高层,给足了访问团面子,极显重视。

宴会上,孙向前自然是坐在主位,左边坐着专属翻译,其他位置则按照官职大小往后排,

右面则是坐着罗曼诺夫,罗曼诺夫的右边则是以卡捷琳娜为辅,其他人依次排开。

值得一提的是,李华麟和张晓蕊作为新人,则跟着周亮几个业务科的职员坐在众人最末端,也是最靠门的位置。

饭桌上,孙向前与罗曼诺夫边吃边聊,觥筹交错,展示了作为副局长的真实实力,硬是拉着罗曼诺夫谈成了十几个意向大单。

其中轻工业产品置换重型机床的订单都是小儿科,人家局长开口,张嘴就要新技术,把罗曼诺夫为难地不要不要的。

但架不住孙向前开具的条件太动人,罗曼诺夫则是拍着胸脯保证,回国后,一定会极力促成轻工品换重工业技术的项目。

饭局上来的翻译有好几个,根本用不着李华麟,他跟冯玉刚只顾闷头吃饭,偷偷道:

“我算知道了,为啥在广州那边,赵科要给罗曼诺夫留下那么多不合作的项目了,感情孙局等着截胡呢?!”

“嗨,这你就小看咱们外贸科了吧,老毛...哦不,苏国友人来都来了,哪能让人家把带来的东西还拎回去呢,这显得我们多不懂礼貌。”

“之前边境谈判一结束,罗曼诺夫手里的项目表可就摆到大领导和孙局的面前了,人家都研究的透透的。”

“为了应对这些项目,大领导特意带着我们开了半个月的会,并且已经与林省和宁省商定好,一起吃掉项目详单上的所有技术了,进出口总局那是百分百支持。”

“不然你以为访华团为什么要在滨海停留一天,那是给其他两省准备时间呢,等咱们到了河市,你就会发现,这去苏国的成员,可不止咱们江省。”

张晓蕊瞥了瞥左右,低声问道:“真的假的啊,那得去多少人啊?”

“多少人?”吴二才闻言咧嘴一笑,低声道:“这么跟你说吧,光咱们江省外贸局这次出动的,就有40人。”

“领队是孙局,孙局下面有咱们业务科的6人,也就是我,冯玉刚,周亮,赵亮,再加上你俩。”

“除了咱们业务科,财务处要派三人,统计处派三人,后勤处五人,还要有专业的翻译12人,这加起来就29人了吧?”

“剩下的还有外贸专员,工业技术专家,质检员等,分11个人不过分吧?”

“但因为呢,这次赴苏访问是咱们江省开头,所以咱们出动四十人,林省和宁省,双方也是副局长带队,各出30人,这加起来就100人了。”

“而且这次和苏国的谈判,是中央的特许的,那进出口总局也得派人吧,起码是处长起步,至少10人。”

“咱们三省加进出口总局这么多人,这么大摇大摆的去国外哪行,得有小股驻军护送吧,起码50人,这还没算其他杂七杂八的人呢。”

“保守估计,咱们这次去苏国,要出差的时间短不了,因为人太多了。”

吴二才边说边扒虾,遂把虾仁丢进嘴里咀嚼,见李华麟和张晓蕊一副震惊的模样,那是极为得意,遂继续道:

“千万不要小看这次中苏双方恢复贸易的决心,一旦我们成功而反,你们就瞧好吧,功劳簿上每个人都有名!”

“只可惜赵科和老周他们了,这次赶上广交会,一时半会回不来,就算回来了,也赶不上我们这大部队了。”

张晓蕊不断喝着汽水压惊,不由苦笑道:“原以为广交会已经是我见过的大场面了,没想到更大的还在后面,真刺激。”

“诶吴哥,那我和华麟的护照和各种手续都没办理呢,这能赶得上吗?!”

“这不用担心。”周亮拿过杯子跟吴二才碰了一杯,闻言笑道:“为了这次赴苏,省外贸局从上到下可是准备了快一个月呢。”

“咱们这些赴苏的访问团成员,自半个月前就把名单上报了,资格和手续几天前就批完了,都是单位统一给办理,用不到咱们。”

“也就是你和华麟的转正申请,是昨天才到局里,这个是最慢的。”

“待会宴会结束,我建议你们还是回家一趟,带一些换洗的衣物,做好这次在苏国待很久的打算,这是一场关乎两国贸易的持久仗,马虎不得!”

李华麟拿过手绢擦了擦嘴,很是凝重的点了点头:“那行,我一会就回家,晚点再回来。”

张晓蕊闻言也点了点头:“太匆忙了点,可若是真的去很久才能回来,那我也回家一趟。”

冯玉刚笑道:“我们去河市的专列,时间定在明天下午3点,你们今晚不回来就提前说,我把你俩的房间让给其他人。”

张晓蕊摇了摇头:“我回去拿完换洗衣服就赶回来,这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处理呢,没时间在家逗留。”

李华麟拿着手帕的手一僵,他本来想说今晚那就在家住吧,但见张晓蕊嘴快,冯玉刚又望了过来,不由皱了皱眉。

遂犹豫道:“那我今晚是在家住呢,还是在家住呢?”

张晓蕊白了他一眼:“你别偷懒了,罗曼诺夫这次带来的翻译,华语都不过关,身边必须有翻译跟着。”

“你觉得他能让其他翻译替代你的位置吗,别晚上这群人找不到你,领导再以为你偷懒。”

冯玉刚闻言来了好奇,低声道:“我听说这次在广州,华麟可是全程在陪着苏国人,真的假的?”

冯玉刚的话也引来了其他人的好奇,于是周亮,赵亮,吴二才几人,都眼巴巴的盯着李华麟和张晓蕊,愣是给前者瞅脸红了。

张晓蕊笑道:“其实在广交会那边,组委会也给派了几个俄语翻译,但他们广东口音太重,而且年龄较大,与苏国人沟通的较为困难。”

“李华麟呢,可以说是广交会中所有俄语口语,音色最接近苏国人的,甚至比很多苏国人发音都标准。”

“赵科就跟组委会的人申请,把李华麟调去给苏国人做翻译助理,结果他很快就跟那些苏国人打成了一片。”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次组委会那边才同意李华麟带着苏国人回滨海,还给了一个临时对苏专员的身份。”

“我想孙局能让李华麟也参与到赴苏团队中,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俄语好,更多是因为他的交际能力。”

“至于我...赴苏名额那么稀缺,为啥也能让我去,我就不清楚了。”

李华麟在广州的所作所为,周大宇有通过传真,汇报给孙向前,

但这传真在到孙向前手中时,他们也是看过的,都知道李华麟跟苏国访华团的关系很好。

但为什么好,不清楚,如今听着张晓蕊讲述了经过,都不由赞叹道:“果然帅小伙就是吃香...”

李华麟对于几人的调侃,那是狂翻白眼,见一旁的苏国人举杯,便连忙跟他们碰了一个,笑着聊了几句。

宴会结束后,李华麟跟孙向前告假,独自回房间内取了行李,回家了。

家中,赵雅琴正在厨房里做饭,听到开门声来了好奇,见李华麟回来了,更是惊讶出声,连忙将他搂在怀里打量着:

“我的好儿子,你可算回来了,妈都要想死你了,瘦了这么多,在那边没吃好吗?”

李华麟手中行李袋落地,他就那么笑眯眯的任由赵雅琴又搂又抱,笑道:

“妈,我是回来取换洗衣服的,一会还得走,明天动身去河市,保守估计要在苏国出差一个月吧。”

当下,李华麟把归来的行程说了一遍,听得赵雅琴眼泪吧唧的,很想说儿子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能不走吗!

但还是咬了咬牙道:“妈只是个妇道人家,但也知道外贸是国家的大事,既然领导器重你,那你就要好好努力。”

“不就是出差吗,家里这边你别惦记,我和你爸都挺好的。”

抹了抹眼泪,赵雅琴拉着李华麟坐下,又钻进厨房里做饭,遂喊道:“妈给你做红烧肉。”

过了片刻又出来,继续道:“既然是明天出差,那你就晚点回去,等老幺回来了,我让她去叫婉清过来。”

李华麟回了卧室,换了一套崭新的衣服,遂来到厨房门口靠着,好奇道:“对啊,李华舒干嘛去了,今天不是周六吗?!”

赵雅琴用锅铲子翻炒着青菜,闻言笑道:“这段时间呐,她天天往你干爹那跑,可勤快了。”

“干爹?”李华麟闻言就是一愣,随即诧异道:“你说是周卫国吗,他来咱家了?”

“那可不,也就是你出差没多久之后吧,卫国来咱家找你,还拎了东西,说是来认认门,你爹跟他可投脾气了。”

“他呢,现在被分配到军区大院住了,还有一个独立小院呢,院里有个二层小楼,门口还有守卫。”

“老幺她现在有事没事就往军区大院跑,一赖在卫国家,就是大半天,卫国现在可喜欢她了。”

李华麟从橱柜里翻出水果糖咀嚼着,闻言撇了撇嘴,立马嗤笑道:

“得了吧,就李华舒那现用现交的性格,一定是看上干爹的军人身份了,是不是想当兵了?”

赵雅琴闻言笑着点了点头:“以前咱家里没这关系,就算华舒想当兵,也进不去部队。”

“现在有卫国这么一个人在,那老幺去当兵还不是轻松的?”

“华麟呐,要不你跟卫国说说,给老幺扔部队去?”

“妈呀,你就宠着她吧,之前她要考帝影,我多难才弄回来一张电视机票,现在咱家还欠着萧叔工业券呢吧?”

“这电视机买了,人家周书澜光各种中外名着就给她邮了十几本,她现在又要改主意,拿学业当啥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电视机买来,那街坊邻居不都能过来看吗,也不是光老幺一个人用。”

“我呀,就是怕老幺考不上大学,那总得有个后路吧,以前不认识卫国,也没这念想,现在有卫国了,咋能不给老幺以后考虑嘛。”

“再说了,她要是有你一半优秀,别说一半了,哪怕是十分之一,我和你爸也不至于这么愁啊!”

“当兵这事,是她跟你说的?”

“那到没有,是我和你爸研究的,不过我俩都能看出老幺,有这个心思。”

“让干爹给李华舒安排当兵,倒也不是不行,可人家凭啥啊?”

“妈,你和爸真打算给李华舒找个当兵的后路,那就做好撒女儿的准备。”

“干爹孤苦无依,不管现在是什么职务,还是未来转业了是什么职务,这官都小不了。”

“越大的官,人情越难还,李华舒想要得到,就要学会先付出。”

“你什么意思?”

“很简单,让李华舒认个爹吧,以后把干爹当亲爹养老,那我想干爹也一定会把李华舒当亲女儿对待。”

“有了这层关系在,别说李华舒当兵了,就算未来在任何行业,她都有个大靠山!”

“这个问题,其实我和你爸也想过,但不好开口啊...”

“没事,谁让我有这么一个怨种妹妹呢,等我从苏国出差回来的吧,到时候我去看看干爹,把这事一提。”

“他可是人老成精,该明白啥意思的。”

简单的一问一答,李华麟把糖罐子放回了橱柜里,随手在菜篮子里拿出一根黄瓜用水洗净,干啃着。

门开了,李华舒笑呵呵的进屋,见李华麟正靠在厨房门口,抱着肩膀啃黄瓜,不由一愣。

下一刻,她欢天喜地的扑了过来:“李老六你回来啦,有没有给我带礼物?”

“松开,华麟这段时间够累了,别跟团赘肉似的碍眼,赶紧去学校把婉清找来吃饭。”

“你哥啊,明天就要去苏国出差了,指不定啥时候回来呢!”

赵雅琴从厨房出来,拿着铲子作势拍李华舒的屁股,吓得她立马躲到老远,惊讶道:

“啥,李老六不是刚从广州回来吗,出国,他出国干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