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记者哪来的,也要跟咱们一起走吗?”
李华麟跟自家同事走在最后面,见前方孙向前几人,被十几名记者簇拥着,都上车了,看样子是要一起跟着回酒店,不由来了好奇。
“当然,这可是孙局特意请来的记者,目的就是把中苏恢复贸易的消息扩散出去,这也是上面的意思。”
“你现在看到的,只是咱们滨市的记者,等到了河市口岸,那边还会有苏国和东欧的记者呢,别惊讶。”
冯玉刚偷偷塞给李华麟一个纸条,低声道:
“待会上车后背下来,领导被记者采访时,你作为咱们外贸局的新人,也要发言的,别说错话。”
“哦对,你这次跟孙局一起去苏国,也算是中方访苏团的成员之一,临时工的身份不匹配。”
“鉴于你和张晓蕊在广州时的表现,孙局已经提前跟上级打过报告,特许你俩提前转正,昨天下午告知函送到省局,已经批下来了。”
“上级允许你和张晓蕊特入访苏团中,将以江省外贸局正式翻译与后勤的身份,从今天起便不再是临时工了。”
言罢,冯玉刚又塞给张晓蕊一张纸条:“你也背下来。”
“提前转正?”李华麟表情多了几分诧异,遂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揣兜,登上了客车。
来接访问团的客车一共有三辆,第一辆为孙向前,罗曼诺夫这种高级官员乘坐,还有本地报社的记者。
第二辆车坐的是江省外贸局随行人员和访苏团其他成员,第三辆则坐着跟随的驻军,
三辆车人都坐满了,由警车开道,不可谓不隆重。
上了车,李华麟与张晓蕊坐在一起,二人偷偷看着纸条,前者一眼扫过,便牢记于心,后者还要默默背诵,看着特别紧张。
“纸条拿来,我帮你改动一下。”
李华麟看过了自己的纸条,认为上面写的东西干巴巴的,主要描述在广州的谈判经历,复杂又啰嗦。
待看过张晓蕊的纸条后,那何止是啰嗦?!
张晓蕊一愣,下意识把手中纸条递给李华麟,就见李华麟取出铅笔,在上面写了一句:
“我们是新人,所有的决策都来自领导的英明神武,我们干着特别有劲,当前小小的荣誉,都是领导安排的好....”
张晓蕊拿着手里的纸条,嘴角都快瞥到火星了,低声道:“你别闹,这能行吗?!”
李华麟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低声道:“孙局给咱们提前转正了,这是人情,得还...”
半个小时后,客车抵达友谊宾馆,待替苏国人办理过入住后,
孙向前便叫上李华麟和张晓蕊,带着罗曼诺夫一行高层和来访的记者,钻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内早已布置妥当,完全是一副新闻发布会的模样,
讲台上有十个座椅,被架着相机的记者们簇拥。
主位是孙向前和罗曼诺夫,卡捷琳娜作为布拉格维申斯克的代表,则紧挨着罗曼诺夫,算是次位。
李华麟,张晓蕊,还有几名苏国访华团成员则分作两边,算是边缘化,但有自己的座位。
来访的报社记者,政府职员,江省外贸局的其他职工,都坐在观众席上。
发布会还未开始,孙向前则与罗曼诺夫深情握手,摆好造型,讲着开场白。
左右其他人都微微侧身,凸显二人的c位。
随着闪光灯咔咔咔一顿爆闪,各种角度的照片拍了N多张,众人便落座,
预示着中苏恢复贸易后的第一次代表碰面会,正式开始。
“孙局长,中苏决定恢复贸易,江省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保障合作长期稳定?”
会议一开始,河市的报社记者就率先发出问询,令其他记者们咔咔咔一顿拍。
孙向前沉吟了片刻,收敛了笑容道:
“此次中苏恢复贸易,是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的重要工作。”
“江省作为边境省份,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通关效率、物流运输、政策协调等方面积极作为。”
“而且局领导层经过会议通过,决定成立对苏专项工作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全力保障双方合作顺利推进。”
河市的报社记者闻言,还要继续问,就见一旁的滨市记者站了起来,遂无奈坐下。
“罗曼诺夫先生,您作为苏联远东工程机械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此次代表团的领队,将计划向华夏出口哪些核心产品,技术标准如何对接?”
记者问的是华夏语,罗曼诺夫闻言,皱眉望向隔了几个位置的李华麟,那意思是:你小子坐那么远干啥。
李华麟一愣,连忙将记者的问询翻译成俄语,见罗曼诺夫回答后,又翻译给记者:
“罗曼诺夫先生的意思是,远东工程机械公司会为华国提供优质的工程机械产品,包括重型卡车、挖掘设备等。”
“在技术标准方面,也会与中方伙伴密切沟通,充分考虑中方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确保产品符合中方使用要求。”
李华麟那流利的俄语一开口,屋内记者们的照相机,又对着他咔咔咔...
很快,会议厅内一众记者对孙向前和罗曼诺夫等访华团的人,连珠炮似的提问过问题后,便盯上了角落中的两个新人。
对于这些记者来说,江省外贸局的新人去参加广交会本就不合规矩,尤其是敢在没领导陪同的情况下带队回滨海,这可是爆点啊!
“李华麟同志,你入职江省外贸局不过四个月,为何能随队一同前往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并且以新人的身份带领访华团的成员回滨市?”
“你的级别不够,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吗,如果因为你新人的失误,导致中苏刚刚破冰的关系再次冰冻,你能负起这样的责任吗?”
来自江省报社的记者投出一个言语炸弹,令孙向前脸上的笑容消失,拦在李华麟开口前,皱眉道:
“这位记者,还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辞,这里是公开场合,不要故意搬弄是非。”
“首先,李华麟同志以新人身份随同江省外贸局骨干,前往广州参加广交会,这是因为他的专业能力优秀,可以担此任务。”
“这符合国家倡导的,有能力者优先为的政策,这并无不妥。”
“其次,李华麟同志护送访华团的外宾回滨市,是江省外贸局与广交会组委会,联合授权他临时对苏专员身份。”
“并且于昨日,国家进出口总局,鉴于李华麟同志能力优秀,已经破格将他提拔为正式员工,他已经是我们江省外贸局的正式翻译!”
“并且局内即将赴苏的访苏团中,李华麟同志将以翻译的身份,随同访苏团前往苏国,继续参与中苏贸易的推进。”
面对着记者的刁难质问,李华麟刚准备开口,就见孙向前把炮火揽了过去,不由多了几分感激。
他见孙向前说完了,记者又望向自己,便沉吟了片刻道:
“首先,我能以新人的身份参与到广交会之中,主要是领导的信任和栽培。”
“从广交会筹备到谈判进行,每一个环节都是领导亲自规划、指导,我只是按照领导的安排,完成力所能及的基础工作。”
“这期间所有成绩,都离不开领导的英明决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
“其次,我非常感谢领导许我加入赴苏访问团,继续以绵薄之力,促进中苏文化的双向奔赴,为中苏友谊竭尽所能。”
孙向前闻言,嘴角多了几抹笑容,又很快收敛,心中却道:“这小子怎么不按笔记上的回答,嗯...这马屁拍的。”
他见问过问题的江省记者还要询问问题,便脸色一沉,目光在观众席中扫了一眼。
来自滨海日报社的记者看懂了孙向前的眼神,连忙起来询问,将江省日报社记者要问的话给憋了回去,不甘的落座。
“孙局,本次发表会是中苏关系缓和的起点,您为何选择两位新人参与此次会议,他们的表现是否达到预期?”
孙向前淡淡瞥了一眼滨海日报社的记者,暗道这姑娘识趣,便笑道:
“李华麟和张晓蕊同志虽然是新人,但在广交会期间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翻译、资料整理,后勤等工作中表现突出。”
“事实证明,他们经受住了组织和国家给予的考验,展现出了我省外贸队伍的潜力,这也是集体培养的成果。”
“孙局...”
“罗曼诺夫先生...”
一场新闻发布会开了半个小时,孙向前将江省外贸局之后的对苏规划,
如何与苏国恢复贸易,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先行者,还有一些各种布局,都浅谈截止。
既表现出中苏双方都迫切希望恢复两国之间的贸易,也表明了江省对于恢复边境贸易的期待和工作热情,回复间滴水不漏。
李华麟在一旁听着,对孙向前是佩服不已,
这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面对记者的刁钻询问能侃侃而谈,丝毫不打怵,甚至连手稿都不准备的领导。
关键他俄语说的还贼溜,不比龙大的俄语教授弱几分,甚至还要强过一旁陪坐的专职翻译!
就这份从容应变的本事,一口流利的俄语,就足以见孙向前的能力,这是一个有真本事的领导!
这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属于省内召开,召开的很匆忙,并没有苏国的记者参加,只限于江省内部报社。
会议开完后,这些记者匆匆离去,各自忙着回去准备稿子,
届时,中苏重启边境贸易的消息,将席卷四方,会是明日全省,甚至是全国的头版头条!
记者们走了,孙向前举办了欢迎宴会,
包下了友谊宫的一个超大号包间,屋内有可同时容纳100人围在一起用餐的转盘桌。
中方的陪同人,皆为江省外贸局的中高层,给足了访问团面子,极显重视。
宴会上,孙向前自然是坐在主位,左边坐着专属翻译,其他位置则按照官职大小往后排,
右面则是坐着罗曼诺夫,罗曼诺夫的右边则是以卡捷琳娜为辅,其他人依次排开。
值得一提的是,李华麟和张晓蕊作为新人,则跟着周亮几个业务科的职员坐在众人最末端,也是最靠门的位置。
饭桌上,孙向前与罗曼诺夫边吃边聊,觥筹交错,展示了作为副局长的真实实力,硬是拉着罗曼诺夫谈成了十几个意向大单。
其中轻工业产品置换重型机床的订单都是小儿科,人家局长开口,张嘴就要新技术,把罗曼诺夫为难地不要不要的。
但架不住孙向前开具的条件太动人,罗曼诺夫则是拍着胸脯保证,回国后,一定会极力促成轻工品换重工业技术的项目。
饭局上来的翻译有好几个,根本用不着李华麟,他跟冯玉刚只顾闷头吃饭,偷偷道:
“我算知道了,为啥在广州那边,赵科要给罗曼诺夫留下那么多不合作的项目了,感情孙局等着截胡呢?!”
“嗨,这你就小看咱们外贸科了吧,老毛...哦不,苏国友人来都来了,哪能让人家把带来的东西还拎回去呢,这显得我们多不懂礼貌。”
“之前边境谈判一结束,罗曼诺夫手里的项目表可就摆到大领导和孙局的面前了,人家都研究的透透的。”
“为了应对这些项目,大领导特意带着我们开了半个月的会,并且已经与林省和宁省商定好,一起吃掉项目详单上的所有技术了,进出口总局那是百分百支持。”
“不然你以为访华团为什么要在滨海停留一天,那是给其他两省准备时间呢,等咱们到了河市,你就会发现,这去苏国的成员,可不止咱们江省。”
张晓蕊瞥了瞥左右,低声问道:“真的假的啊,那得去多少人啊?”
“多少人?”吴二才闻言咧嘴一笑,低声道:“这么跟你说吧,光咱们江省外贸局这次出动的,就有40人。”
“领队是孙局,孙局下面有咱们业务科的6人,也就是我,冯玉刚,周亮,赵亮,再加上你俩。”
“除了咱们业务科,财务处要派三人,统计处派三人,后勤处五人,还要有专业的翻译12人,这加起来就29人了吧?”
“剩下的还有外贸专员,工业技术专家,质检员等,分11个人不过分吧?”
“但因为呢,这次赴苏访问是咱们江省开头,所以咱们出动四十人,林省和宁省,双方也是副局长带队,各出30人,这加起来就100人了。”
“而且这次和苏国的谈判,是中央的特许的,那进出口总局也得派人吧,起码是处长起步,至少10人。”
“咱们三省加进出口总局这么多人,这么大摇大摆的去国外哪行,得有小股驻军护送吧,起码50人,这还没算其他杂七杂八的人呢。”
“保守估计,咱们这次去苏国,要出差的时间短不了,因为人太多了。”
吴二才边说边扒虾,遂把虾仁丢进嘴里咀嚼,见李华麟和张晓蕊一副震惊的模样,那是极为得意,遂继续道:
“千万不要小看这次中苏双方恢复贸易的决心,一旦我们成功而反,你们就瞧好吧,功劳簿上每个人都有名!”
“只可惜赵科和老周他们了,这次赶上广交会,一时半会回不来,就算回来了,也赶不上我们这大部队了。”
张晓蕊不断喝着汽水压惊,不由苦笑道:“原以为广交会已经是我见过的大场面了,没想到更大的还在后面,真刺激。”
“诶吴哥,那我和华麟的护照和各种手续都没办理呢,这能赶得上吗?!”
“这不用担心。”周亮拿过杯子跟吴二才碰了一杯,闻言笑道:“为了这次赴苏,省外贸局从上到下可是准备了快一个月呢。”
“咱们这些赴苏的访问团成员,自半个月前就把名单上报了,资格和手续几天前就批完了,都是单位统一给办理,用不到咱们。”
“也就是你和华麟的转正申请,是昨天才到局里,这个是最慢的。”
“待会宴会结束,我建议你们还是回家一趟,带一些换洗的衣物,做好这次在苏国待很久的打算,这是一场关乎两国贸易的持久仗,马虎不得!”
李华麟拿过手绢擦了擦嘴,很是凝重的点了点头:“那行,我一会就回家,晚点再回来。”
张晓蕊闻言也点了点头:“太匆忙了点,可若是真的去很久才能回来,那我也回家一趟。”
冯玉刚笑道:“我们去河市的专列,时间定在明天下午3点,你们今晚不回来就提前说,我把你俩的房间让给其他人。”
张晓蕊摇了摇头:“我回去拿完换洗衣服就赶回来,这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处理呢,没时间在家逗留。”
李华麟拿着手帕的手一僵,他本来想说今晚那就在家住吧,但见张晓蕊嘴快,冯玉刚又望了过来,不由皱了皱眉。
遂犹豫道:“那我今晚是在家住呢,还是在家住呢?”
张晓蕊白了他一眼:“你别偷懒了,罗曼诺夫这次带来的翻译,华语都不过关,身边必须有翻译跟着。”
“你觉得他能让其他翻译替代你的位置吗,别晚上这群人找不到你,领导再以为你偷懒。”
冯玉刚闻言来了好奇,低声道:“我听说这次在广州,华麟可是全程在陪着苏国人,真的假的?”
冯玉刚的话也引来了其他人的好奇,于是周亮,赵亮,吴二才几人,都眼巴巴的盯着李华麟和张晓蕊,愣是给前者瞅脸红了。
张晓蕊笑道:“其实在广交会那边,组委会也给派了几个俄语翻译,但他们广东口音太重,而且年龄较大,与苏国人沟通的较为困难。”
“李华麟呢,可以说是广交会中所有俄语口语,音色最接近苏国人的,甚至比很多苏国人发音都标准。”
“赵科就跟组委会的人申请,把李华麟调去给苏国人做翻译助理,结果他很快就跟那些苏国人打成了一片。”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次组委会那边才同意李华麟带着苏国人回滨海,还给了一个临时对苏专员的身份。”
“我想孙局能让李华麟也参与到赴苏团队中,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俄语好,更多是因为他的交际能力。”
“至于我...赴苏名额那么稀缺,为啥也能让我去,我就不清楚了。”
李华麟在广州的所作所为,周大宇有通过传真,汇报给孙向前,
但这传真在到孙向前手中时,他们也是看过的,都知道李华麟跟苏国访华团的关系很好。
但为什么好,不清楚,如今听着张晓蕊讲述了经过,都不由赞叹道:“果然帅小伙就是吃香...”
李华麟对于几人的调侃,那是狂翻白眼,见一旁的苏国人举杯,便连忙跟他们碰了一个,笑着聊了几句。
宴会结束后,李华麟跟孙向前告假,独自回房间内取了行李,回家了。
家中,赵雅琴正在厨房里做饭,听到开门声来了好奇,见李华麟回来了,更是惊讶出声,连忙将他搂在怀里打量着:
“我的好儿子,你可算回来了,妈都要想死你了,瘦了这么多,在那边没吃好吗?”
李华麟手中行李袋落地,他就那么笑眯眯的任由赵雅琴又搂又抱,笑道:
“妈,我是回来取换洗衣服的,一会还得走,明天动身去河市,保守估计要在苏国出差一个月吧。”
当下,李华麟把归来的行程说了一遍,听得赵雅琴眼泪吧唧的,很想说儿子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能不走吗!
但还是咬了咬牙道:“妈只是个妇道人家,但也知道外贸是国家的大事,既然领导器重你,那你就要好好努力。”
“不就是出差吗,家里这边你别惦记,我和你爸都挺好的。”
抹了抹眼泪,赵雅琴拉着李华麟坐下,又钻进厨房里做饭,遂喊道:“妈给你做红烧肉。”
过了片刻又出来,继续道:“既然是明天出差,那你就晚点回去,等老幺回来了,我让她去叫婉清过来。”
李华麟回了卧室,换了一套崭新的衣服,遂来到厨房门口靠着,好奇道:“对啊,李华舒干嘛去了,今天不是周六吗?!”
赵雅琴用锅铲子翻炒着青菜,闻言笑道:“这段时间呐,她天天往你干爹那跑,可勤快了。”
“干爹?”李华麟闻言就是一愣,随即诧异道:“你说是周卫国吗,他来咱家了?”
“那可不,也就是你出差没多久之后吧,卫国来咱家找你,还拎了东西,说是来认认门,你爹跟他可投脾气了。”
“他呢,现在被分配到军区大院住了,还有一个独立小院呢,院里有个二层小楼,门口还有守卫。”
“老幺她现在有事没事就往军区大院跑,一赖在卫国家,就是大半天,卫国现在可喜欢她了。”
李华麟从橱柜里翻出水果糖咀嚼着,闻言撇了撇嘴,立马嗤笑道:
“得了吧,就李华舒那现用现交的性格,一定是看上干爹的军人身份了,是不是想当兵了?”
赵雅琴闻言笑着点了点头:“以前咱家里没这关系,就算华舒想当兵,也进不去部队。”
“现在有卫国这么一个人在,那老幺去当兵还不是轻松的?”
“华麟呐,要不你跟卫国说说,给老幺扔部队去?”
“妈呀,你就宠着她吧,之前她要考帝影,我多难才弄回来一张电视机票,现在咱家还欠着萧叔工业券呢吧?”
“这电视机买了,人家周书澜光各种中外名着就给她邮了十几本,她现在又要改主意,拿学业当啥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电视机买来,那街坊邻居不都能过来看吗,也不是光老幺一个人用。”
“我呀,就是怕老幺考不上大学,那总得有个后路吧,以前不认识卫国,也没这念想,现在有卫国了,咋能不给老幺以后考虑嘛。”
“再说了,她要是有你一半优秀,别说一半了,哪怕是十分之一,我和你爸也不至于这么愁啊!”
“当兵这事,是她跟你说的?”
“那到没有,是我和你爸研究的,不过我俩都能看出老幺,有这个心思。”
“让干爹给李华舒安排当兵,倒也不是不行,可人家凭啥啊?”
“妈,你和爸真打算给李华舒找个当兵的后路,那就做好撒女儿的准备。”
“干爹孤苦无依,不管现在是什么职务,还是未来转业了是什么职务,这官都小不了。”
“越大的官,人情越难还,李华舒想要得到,就要学会先付出。”
“你什么意思?”
“很简单,让李华舒认个爹吧,以后把干爹当亲爹养老,那我想干爹也一定会把李华舒当亲女儿对待。”
“有了这层关系在,别说李华舒当兵了,就算未来在任何行业,她都有个大靠山!”
“这个问题,其实我和你爸也想过,但不好开口啊...”
“没事,谁让我有这么一个怨种妹妹呢,等我从苏国出差回来的吧,到时候我去看看干爹,把这事一提。”
“他可是人老成精,该明白啥意思的。”
简单的一问一答,李华麟把糖罐子放回了橱柜里,随手在菜篮子里拿出一根黄瓜用水洗净,干啃着。
门开了,李华舒笑呵呵的进屋,见李华麟正靠在厨房门口,抱着肩膀啃黄瓜,不由一愣。
下一刻,她欢天喜地的扑了过来:“李老六你回来啦,有没有给我带礼物?”
“松开,华麟这段时间够累了,别跟团赘肉似的碍眼,赶紧去学校把婉清找来吃饭。”
“你哥啊,明天就要去苏国出差了,指不定啥时候回来呢!”
赵雅琴从厨房出来,拿着铲子作势拍李华舒的屁股,吓得她立马躲到老远,惊讶道:
“啥,李老六不是刚从广州回来吗,出国,他出国干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