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 > 第11章 大发战争财

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 第11章 大发战争财

作者:丹霄山的蝮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19:56:14 来源:小说旗

列宁格勒被围城超过700天了。

外面的物资进不去,一座工业城市,粮食和原材料全靠外面供应。

整个城市上百万人口都在饥寒交迫。

为了节省粮食,毛子的管理层直接让没有战斗和生产任务的普通市民每天躺着,以减少身体的消耗、

当然,这种饥寒交迫,是属于老百姓的。

高层的官僚,人家有着自己的特供体系。

市中心的叶利谢耶夫商店原本是最大的食物供应场所,可是在战争爆发不久就宣布歇业,整个商店外墙都被木板封了起来。

这么做不是因为没有商品了,而是商品的供应对象从市民变成了权贵阶层。

只有秘密名单上的人,才有资格在夜间来购买。

在工人和士兵每天只能享受250克面包的时候,他们却可以自由的采购:水果、糖、主粮、罐头、酒类、肉类。组织部工作人员尼古拉·利布科夫斯基,在他的日记中,记载的食谱与平日无异,早餐有黄油粥、甜茶,午餐有各种肉类以及开胃汤,晚餐则有奶酪、香肠以及苏联人的最爱——鱼子酱。

而在给高官服务的定点疗养院,里面的供应可比那家权贵商店里的菜单更加丰富,里面提供的食物包括各种鱼类、肉饼、高档红酒,以及乳制品。

当12岁的学生塔妮娅·萨维切娃全家都因营养不良而死的时候。这位尼古拉同志已经对面包不再感兴趣,每天剩余的面包至少有200克。

而这些权贵们享受的东西,自然是黑市商人来提供的。

黑市商人要想运进去物资,就必须打通外面包围的德军和芬兰军队的关系。

因为杨骏的提前布置,芬兰军队在夺取卡累利阿地峡后就用渔船和货船改造成“浅水重炮舰”重点摧毁苏军“拉多加湖运输线”的港口码头和驳船。导致苏军的运输能力大大下降。

冬季的冰面运输,杨骏安排的特种作战部队,用进口的美式107毫米迫击炮和德国步兵炮重点轰炸苏军的高炮阵地,并且在夜间投放燃烧弹配合德军的轰炸机部队进行封锁。

进一步加大了苏军的供应困难。

生意嘛,自然是要垄断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打仗是为了制造市场,封锁是为了提高价格。

现在,他只需要开一条口子,就能让大把的黄金、贵金属还有艺术品流入自己的手里。

其中的一部分自然是要送出去,变成美金和金条给合作的那些师长团长们,还有一些要换成肉类、糖果、茶叶等等给基层的士兵作为犒赏。

剩下的,自然就是斯蒂德将军的战利品。

“四百吨面粉,四十公斤的黄金,这个价格很合理了~”杨骏告诉对方“你知道,让盖世太保的人假装看不见要花多少钱么?”

“你知道,从法国把红酒送到挪威再经过瑞典过来要多少人抽头么?”

“还有我的那些手下,他们很多人都因为你们两年前对我们的侵略失去了亲人,我得付出多少才能让他们暂时忘却仇恨来跟你们这些敌人做生意?”

“我也很难啊~”

“当然,我们老板非常理解斯蒂德将军的难处~”对面的苏联人说道“所以我们对您的提价没有异议。但是,我们希望能加大供应。”

接着,对方给出了一份清单。

看着上面的什么“麸皮,食物纤维、锯末、鲸鱼油脂、糖··”

“鲸鱼油脂我能理解,前面三样是干什么的?”

“用来做奈饿面包么?”

“是的~”对方告诉杨骏“战争会打成什么样,我们这些人不知道,但是上面的人总不能让普通市民都饿死。必须让他们能够活着。”

“贵军的几次行动,让我们的运输线路损失很大···”

“就连这些替代品,你们都没有了?”杨骏问

“很缺乏!”

“可以!”杨骏答应了“反正都是些工厂的肥料罢了。”

接头人走后,杨骏心中不由的嘲笑“看来,和大人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和大人说了什么啊?

“灾民还是人么?不是人!一斤米能换三斤糠,饿到极致的灾民别说糠了,树皮草根都能吃的。这样原来能救一个人的粮食就能救下三个人。”

“救民先救官,官员都饿死了,谁去赈灾啊?”

难怪那么多人想当官呢。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朝代,都他么一个样!

不得不说,战争财是真的好发。

列宁格勒毕竟是毛子在北方的第一大城市,里面的高官显贵多,消费量庞大。仅仅两年,杨骏自己就入账了将近2吨的黄金。

哪怕将来战败了不能回到现代,他也可以靠着这些钱去美国当寓公开公司···

不过啊~

人多了,就没有秘密。

没多久,杨骏跟苏军暗中走私的消息就传到了统帅部。

曼列海姆元帅发出书面命令,让杨骏去赫尔辛基述职。

“草,老子就知道手下有二五仔!”

“一群眼皮子浅的玩意儿。”

不过他也理解。小国寡民嘛,不可能培养出宏大的世界观。

回到统帅部后,杨骏预料的审问和逮捕没有发生。仅仅是在曼列海姆的会客室里进行了谈话。

“前线的报告我看了,歼灭一个装甲师和一个辎重团。你做的很好~”

“谢谢长官!”

“国防军能有今天的战斗力,是你我共同努力的结果。”曼列海姆问杨骏“现在,德军在前线出现了失利。你对未来的局势怎么看?”

“德军必败!”杨骏告诉他:“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有全国性动员就是最大的错误,敦刻尔克没有歼灭英军是第二大错误。”

“伦敦空战没有及时摧毁飞机制造厂而是去轰炸伦敦市区是第三大错误”

“去救援北非的意大利,是第四大错误。”

“如果没有上面的四大错误,哪怕他们再经历两次莫斯科战败都有可能胜利。”

“可惜~”

“战争的成败,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光是这些错误,就已经能够确定德国的失败了。”

“尽管用我提供的方案轰炸了高加索的油田,可北美的汽油柴油仍然能从北极航线还有白令海峡进入苏联。另外,德军飞行器发动机的落后导致他们空军的技术整体落后。现在,他们最先的王牌飞行员已经开始减少,彻底失去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