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 第七十七章 合适的合作对象

三皇子乾睿,生母出身只是宫中一位不起眼的嫔妃,因此他在朝中根基浅薄,平日里行事极为低调,没有什么存在感,看似与世无争,安分守己。

然而,透过【鹰眼术】的细致观察,林萧肃从这位三皇子偶尔流露出的眼神中,捕捉到了隐忍,以及不甘与野心。

【辅助分析:目标人物(三皇子乾睿)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情感波动异常,野心指数评估为中高,潜在威胁等级:中等。】

系统的分析,印证了林萧肃的判断。

更有意思的是,锦衣卫的情报显示,这位低调的三皇子,同样是太子一党和守旧文官集团的重点打压对象。

甚至就连乾帝,对这位也谈不上喜爱,只是维持着表面的父慈子孝。

处境微妙,心怀不甘,又受到共同的敌人打压,这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合作对象了。

林萧肃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当然,直接找上门去表明合作意向,那是下下之策,太过愚蠢,也容易暴露自己。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既能隐秘接触,又能展现自身价值,让对方明白自己能量的契机。

恰在此时,锦衣卫的探子传来了一条看似不起眼的消息。

吏部正在进行年底的官员考评,一名在地方上颇有政绩,但被认为是三皇子门下的年轻官员,竟被负责考核的吏部侍郎以浮躁冒进,根基不稳为由,评了个“下等”。

这是**裸的打压,意图断绝这位有才干的官员的晋升之路,从而削弱三皇子在朝中的潜在势力。

林萧肃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立刻吩咐老杜:“去查查吏部那位负责考评的侍郎,特别是他最近跟东宫那边的人,有没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往来。”

老杜办事效率极高,不出两日,便带回了消息。

原来,那位吏部侍郎前不久刚收了太子门下一位富商的大笔茶水费,而那位年轻官员所空出来的肥缺,恰好内定给了太子妃的娘家侄子。

人证物证俱全,铁证如山。

林萧肃看着卷宗上记录的龌龊交易,嘴角露出冷笑。

他将那份足以扳倒吏部侍郎的贿赂证据,誊抄了一份,抹去了所有指向锦衣卫的痕迹。

然后,他将这份匿名的证据,装在一个信封里,交给了老杜。

“找个可靠嘴巴严的人,”林萧肃声音低沉,“用最隐秘的渠道,务必亲手将这封信,送到三皇子府上,交到三殿下本人的手中。”

三皇子府邸,书房之内,一名心腹躬身退下,只留下乾睿一人,他看着桌案上那封没有任何署名的信件。

信封普通,里面的纸张也只是寻常的宣纸,可是其上所书写的吏部那位侍郎与东宫之间的钱权交易,以及构陷他门下那位年轻官员的来龙去脉,证据确凿。

乾睿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极有规律的轻响。

放眼整个京城,有能力,并且有动机将这等足以扳倒一位吏部堂官的证据送到他手上的,屈指可数。

而其中,最有可能,也最符合逻辑的,便是那位锦衣卫指挥使——林萧肃。

除了他,谁还能掌握吏部侍郎的把柄?谁又需要一个像自己这样,看似无害却同样对太子一党心怀不满的盟友?

乾睿嘴角缓缓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并未声张,也未做任何动作,仿佛这封信从未出现过一般,他继续翻阅着手中的古籍,只是那偶尔闪过眼底的精光,却比以往更加锐利了几分。

数日后,宫中举办了一场小型的赏花宴,邀请了几位皇子与部分近臣。

丝竹悦耳,花香袭人,觥筹交错之间,气一派祥和。

林萧肃端着酒杯,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人群,恰好与三皇子乾睿对上了视线。

两人皆是一愣,随即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林大人,许久不见,近来可好?”乾睿主动上前,语气温和,客气的问候道。

“托殿下的福,尚可。”林萧肃微微躬身,态度恭谨,“倒是殿下,气色更胜往昔。”

两人并肩而行,不着痕迹地远离了人群,来到一处僻静的回廊下。

“唉,近来朝中有些风言风语,真是令人烦扰。”林萧肃看似无意地轻叹一声,目光看向远处的花丛,“总有些小人作祟,搬弄是非,意图蒙蔽圣听,让真正有才干、忠心为国之人,反而遭受不白之冤。”

乾睿脚步微顿,侧头看向林萧肃感叹道:“林大人所言甚是。奈何时运不济,明珠蒙尘,亦是常有之事啊。”

他的目光平静。廊下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两人之间的隔阂。

无需更多直白的言语,彼此心中都已了然。

林萧肃嘴角微扬:“时运虽有不济,但若遇同道之人,互相扶持,或许将来,再有此等情况也不至于孤掌难鸣。”

乾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随即又恢复温和,他郑重道:“本王亦深以为然,愿与正直之士共勉,扫除奸佞,还朝堂一个清明。”

这次短暂的相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却在两人心中,埋下了一颗合作的种子。

不久之后,乾帝在一次小朝会上,偶然提及吏部考评之事,言语间对那位被评为下等的年轻官员颇为惋惜。

三皇子乾睿恰好在场,他并未直接否定吏部的评定,只是无意间呈上了一份地方上的,那名官员在任上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政绩文书,言辞恳切地表示,或许是考评之时有所误会,此人虽年轻,却确有实干之才,只是不善钻营官场,才引来了些许非议。

乾帝看了那份政绩文书,又联想到之前听闻的一些关于吏部侍郎与东宫过于亲密的风声,心中已然有了计较,虽未当场发作,但那名吏部侍郎很快便被寻斥责了一番,年底的优评也随之泡汤,吃了个不大不小的暗亏。

那位被打压的年轻官员,虽未立刻得到提拔,却也成功洗刷了污名,日后晋升有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