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伟家出来,把大姑和家怡送回家。
再掉头去镇上,高桥已经在水产区等着,旁边还有个有些眼熟的尖嘴猴腮的男人。
不正是年初二跟高桥一起来要账的男人。
好像叫强子。
看到家音,强子表现的很殷勤,弯腰笑道:“你来了。”
家音上下打量了一眼,“你谁呀?”
强子自我介绍道:“我高强,咱们见过的。”
“哦,那天来要账的。”
强子嘿嘿一笑,“瞧你说的,那事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收鸡的活交给强子了。”高桥踢踢脚下的盆,“不然没时间弄这个。”
家音看了看盆,里面两大一小三只甲鱼。
“对,桥哥把这事交给我,他还交代我一定要好好收,一只不能少,我昨天跑了好远才收回来的,你看都是大鸡。”强子附和。
“多少斤?”
“一共123斤6两。”随后强子又赶紧补充道:“6两就算了。”
家音拿出手提秤,称了一下,重量没问题。
一共602.7,家音数了605递给高强。
三只甲鱼也有8斤多,180块。
高强收到钱,数了几张递给高桥。
看到家音好奇的眼神,强子嘿嘿一笑。“桥哥借我的。”
家音盯着他看了一会,“你能不能别这样笑,挺傻的。”
“嘿嘿,习惯了。”
行吧。
家音将鸡和甲鱼扔在车上,赶到老粮站。
“小姑娘来了。”坐门口晒太阳的老奶奶笑着打招呼。
家音对她笑了笑,“嗯。”
将仓库锁打开,三轮车开进去,再关上仓库的门。
这个位置老奶奶也看不到,应该不会发现什么吧。
还好昨天卸货的时候她不在,不然被她发现那么多大葱凭空消失就说不清了。
刚把玉膳房的鸡送过去,陈小作就给她发信息来。
“小妹小妹,大葱还要4000斤,明天给我,定金我转你上次那个微信了。”
“好的。”昨天4000斤他这么快就卖掉了。
大葱批发很赚钱,上一次刨去成本一车赚了多,这次应该还是差不多。
只是她才换的八千多块钱,已经用了四千,这样消耗下去撑不了几天。
来到废品站,这两次秦老板的货款和陈小作的定金加一起有两万多一点,都在姜丽的微信里。
看到她,姜丽拉过她的手,“我这两天又收了一万多,你不是在干什么不好的事吧,这流水比我废品站都大了。”
“婶,你放心吧,我最近倒卖了四千斤大葱,其他的是玉膳房的货款。”
知道家音不会说谎,但姜丽还是不放心,“不行你用你爸的卡办个网银,这样自己用起来也方便一些。”
家音点点头,“好。”
她知道姜丽会有这样的担心,随着她的流水越来越大,正常人都会有所提防。
“这些天的转账一共是块,我家里没有现金,晚点我让你叔去银行取。”
“好的婶,麻烦你了。”
“没事,主要是你流水太大了,我怕到时候万一记错了或者怎么样,咱们也生间隙不是。”
“嗯嗯,我明白。”
家音在沙发上坐下,拿出手机打开批发网站,上次的玩具卖完,可以多批发一些。
买完玩具,她的目光落在鞋子和衣服上。
发饰玩具的单价还是太小,不能快速将新币转化旧币。
衣服就不一样了,单价高,一件衣服就算按批发价卖出去也是赚到的,首先10%的兑换佣金就省去了,换来的旧币用来采购,一圈下来,就是好几倍。
在批发网上看了一圈,网络上的照片拍的很好看,不知道实物怎么样,她下单几件打算拿回来看样品。
毛衣裤子外套等全部挑选了几个款,加一起三千多。
一旁的姜丽看到问。“你要卖衣服吗?”
“对,我想尝试一下。”
“卖衣服的话你可以去商贸城那边的批发市场看看,在网上批发看不到质量,你也不知道好不好。”
商贸城,倒是可以去看看,只是今天的时间来不及了,她还得去市里,找司机送大葱。
姜丽问:“你什么时候想去,咱们俩一起,正好我也想去买衣服。”
她想了想,“那就明天吧。”
等姜丽给玩具和衣服代付完,没等李涛回来,她返回镇上骑着三轮车朝市区赶。
到市里已经是中午,先是找了个饭店,吃了点饭。
随后去找司机,上次拉过一次货的那个司机还算熟悉。
她买了两包软牡丹,塞进司机的手里。
“何大哥,我想麻烦你明天帮我运四千斤大葱到你上次去的那个地址。”
“那这……”司机看着手里的烟不明白家音的意思。
“我看你和那个批发大葱的人认识,能不能帮我跟他谈明天货到付款?”
“原来是这个事,可以。”司机这才恍然大悟,将香烟揣进口袋里,“不过我跟你也不怎么熟,你先交点定钱,明天保准按时给你送过去。”
这样对他来讲这样就算亏,也亏不到他的运费。
“行。”家音掏出两百块钱递给司机,“记得盯着点大葱品质,有烂叶不要,就换一家。”
司机点点头,“这个你放心吧,我在这干几年了,什么行情我都比你懂。”
“那就拜托你了。”
从司机那出来,家音又去了上次摆摊的步行街。
这里的人流依旧很大,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她停下车,将货锁进驾驶舱,绕着这条街道走了一遍,所有的商铺都被入驻,也没有看到任何的出租信息。
看来这里的商铺很抢手,不知道其他街道上有没有商铺,她又四处看了看也没有头绪。
算了,先摆摊吧。
这次新进的货都到了,种类丰富,不一会就围满了女士。
刚卖了几个发饰,一个中年男人怒气冲冲的走来,“谁允许你在这摆摊了?!”
家音抬头这男人好像是隔壁卖内衣的,什么情况,她身后是个鞋子店,也没占他家的位置啊?
“看什么看,这鞋店也是我家的!”
闻言家音没有说话,默默把车子往前推了几米。
跟一个推车卖袜子内裤的大妈挨着。
大妈凑过来跟家音搭话,“别搭理他,他就是生意不好,气没处发。”
“他那铺子怎么会生意不好?”明明是最热闹的地段,但仔细观察确实进去的人很少。
“两口子脾气都臭,久而久之人都避着他们。”
原来如此,生意越差脸越臭,脸越臭生意越差。
恶性循环啊这是。
想到这里她赶紧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可不能像他们一样。
一个下午,前来购买的人没断。
她还抓到好几个手脚不干净的人,甚至有个人偷偷靠近她的背包,被她发现后落荒而逃。
还好她的背包是在前面,就这样也没敢放松,一只手一直抓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