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 第83章 济世堂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第83章 济世堂

作者:忆西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2:34:32 来源:小说旗

平阳县城里的道路没有临安府的宽,赵书屿找了个地方存放马车步行往济世堂走。

沿途顺便采购生活用品,家里两个月没住人,后面他要上学可以多买些屯着。

济世堂内。

数十位病人在排队,李老大夫有条不紊的给病人看诊,小药童少见的一脸凝重的站在一旁帮忙。

药柜后有两个眼生的少年,一个忙着抓药,另一个埋头研磨石臼中的药材,看着很是忙碌。

赵书屿走近,两个少年听见声音头都没抬,自顾说道。

“看诊去旁边排队,抓药后面排队,直接把药方放在哪桌上。”

赵书屿没打扰他们,踱步走到看诊区,观察了一番病人,发现大部分都是伤寒感冒的症状。

李老大夫给一位两三岁的幼童诊完脉,皱眉沉思片刻,又让幼童伸出舌头给他看,幼童太小又不舒服,病恹恹的靠在娘亲怀里不张嘴。

那妇人看着也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焦急的哄着孩子,让孩子听话伸舌头。

小药童见幼童半天不伸舌头,上前蹲在孩子面前,拉着孩子的手哄着:“阳阳你看哥哥怎么做,跟哥哥学。”

“啊。”小药童张大嘴对着小孩子‘啊’出口。

小孩子应当认识小药童,真的跟着张开嘴,‘啊’的声音很小,在人多的诊室几乎听不到,好在孩子肯张嘴了。

李老大夫凑近捏住孩子的下巴,用舌诊镜仔细观察他的舌苔和舌质,片刻后松开,捋了捋胡须后提笔开药方。

“李大夫,小阳吃了三日药昨天明明都好了,怎么今天早上又发热了?”

李老大夫垂眸将药方写完,吹干墨迹,沉声说道:“孩子太小身体底子差,感染伤寒容易反复。”

想着又问道:“昨夜是不是给孩子洗澡了?”

妇人一听,知道可能是洗澡引起的,眼圈一红很是自责,“是洗澡了。”

“都怪我,我看小阳昨天精神很好,前几日发热出了不少汗,想着给他洗个澡能睡得舒服些。”

李老大夫见她如此说话声音软和下来,认真叮嘱:“这几日秋风凉,小阳体弱本就容易感染风寒,给他洗澡最好在屋里烧个炭盆,平日在后背放张汗巾子,小孩子活泼跑跑跳跳出汗多,一出汗再吹风又容易得伤寒。”

妇人一副羞愧的模样,第一次当娘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可是这些照顾孩子的注意事项没人教她,难怪她家小阳老是伤寒发热。

“我记住了,多谢李大夫。”

李老大夫将药方递给她,让她去抓药,妇人抱起孩子千恩万谢的往药柜走去。

赵书屿看着不禁感慨,那女孩子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却已经做了娘亲,这么小就要学着照顾孩子也是艰难。

“下一个。”

小药童扬声喊道,一米开外等候的病人立马上前坐到李老大夫对面,熟练地将一只手放在脉枕上。

李老大夫一边搭脉,一边观察病人的脸色,同样要求病人伸出舌头检查,仔细看完方才下诊断。

“你的伤寒已经大好,外邪已经祛除,尚还有点咳嗽,我给你重新开张方子再喝三日便好了。”

“好的,多谢李大夫。”

......

赵书屿一直站在不远处看李老大夫看诊,一直到他看过四个病人,小药童扶着一个老婆婆经过赵书屿身边被小药童看到。

“咦,赵公子您来了?可是有好久没见到你了。”

小药童眼睛一亮,脸上堆起笑容,见到赵书屿像是见到亲人般热情。

赵书屿没想到自己这么受小药童欢迎。

“前段时日出了趟远门,今日来找李老大夫聊点事情。”

见小药童扶着老婆婆看着自己,似忘记在的事,赵书屿轻笑,“小药童,你先去忙,我在这里等着李老大夫看完病人再找他。”

小药童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朝着老婆婆笑笑,小心翼翼的扶着老婆婆往外走,没走两步又想到什么,回头朝赵书屿喊道:“赵公子,我不叫小药童,我的名字叫小童,您别再喊错了。”

赵书屿看着他一脸严肃的纠正自己,扯了下唇角,认真点头,“好,我记住了。”

原来之前李老大夫叫他‘小童’,不是小药童、小孩子的意思,是真的叫小童。

小童见赵书屿答应方才扶着老婆婆去取药。

安排好老婆婆拿端着一壶茶来到赵书屿身边。

“赵公子,今日病人比较多,您先随我去后院里喝茶,等师傅忙完就会去寻你。”

小童笑容满面,很是开心的引着赵书屿往内堂走。

还是后院的石桌,赵书屿悠闲的坐下,小童很是殷勤的给他斟茶。

只是他的笑容让赵书屿很不适应,前几次来也没这样啊。

赵书屿盯着茶杯看了会,又转到小童脸上,脱口问道:“小童,你是有什么事想找我办吗?”

“没有啊,是前几日师傅说您这几日会来济世堂,让我要好好招待您。”

“前几日说的?”赵书屿喝了口茶。

“是。”

看来是宁堇安给李老大夫写信了,赵书屿感叹宁堇安行动力是真快,他不赚钱谁赚钱。

“小童你去忙吧,我自己看会儿书等着就好。”说着赵书屿将一本重新抄录的医书取出翻认真看起来。

这本《伤寒论》是空间里的医书中的一本,赵书屿研读后发现它的内容和前世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张仲景的着作《伤寒杂病论》很像。

而大乾目前的医书典籍中并没有关于外感病与内科病症方面的药典,更不用说是如此完善的医书着作。

空间里的原作是用的小篆,大乾所用文字是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官方文书以隶书为主,恰好这几种字赵书屿都学过,才能用隶书将医书抄录出来。

也正好多练练字,考试多拿点卷面印象分。

“赵公子可算是来了,老夫这几日可是望眼欲穿啊。”

李老大夫人未到声先至,嗓音洪亮、中气十足,一点看不出都这么大年纪了。

赵书屿回神,起身抱拳致礼,轻笑着道:“多日不见,李老大夫怎么和我生分了,之前可是叫赵小子的。”

李老大夫摆手,示意坐下说,提起茶壶倒了两杯茶,出口的话却是带着好奇与慎重。

“这不是收到东家来信,说你成了宁氏商行第三个东家,让老夫好好听你安排,那老夫可不得守礼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