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 第90章 策论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第90章 策论

作者:忆西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2:34:32 来源:小说旗

白云书院有两类课堂,一类是尚未考取童生试的学子,由经验丰富的秀才授课,这一点比村塾要好很多,绝大部分村塾都只有读了多年书的童生授课启蒙,赵书岩日后要考的就是这个课堂。

每年报考的孩子很多,书院的师资力量只有这么多,只能择优录取。

第二类就是童生课堂,入学的都是童生,授课夫子有秀才、也有举人,严正夫子和另一位举人出身的谢夫子分别教授甲班和乙班,丙班则是由胡秀才授课,按照学子考试排名来分班。

类似前世的分班考试。

当然也有特殊的存在,若是被夫子特别看重的也可以得到一个名额。

科举考试不像前世读完一个年级就升入下一个年级,很多院试考了几年都没过的童生还得继续读,这就导致学子间的年龄相差很大,有十五六岁的少年,也有二十出头的青年。

原主当年入读白云书院时是童生课堂最小的学生,现在十七岁了还得继续读童生班。

严夫子虽然同意赵书屿继续回来读书,但是没有直接收他进甲班,而是将他安排到了丙班,要求他在五日后的旬考中的成绩达到甲班学子的水平才能回到甲班。

课室外钟鸣三声,一位三十多岁的夫子走了进来,正是胡秀才。

这位胡秀才二十岁时院试考了第五名,可乡试却连考三次都没中,后来又是一番经历来到白云书院当夫子,潜心读书教学。

胡秀才在上首落座,看了眼赵书屿并未说什么,想来是严夫子和他提过赵书屿的插班的事。

今日课堂内容是策论评判,也就是胡夫子点评上一堂课留的策论作业。

赵书屿听的很认真,他正需要好好学习策论的行文规范。

上面胡夫子逐一读出学生的策论再加以点评,仔细讲解问题和修改意见。

胡夫子起身在课堂间走动,时不时会点人起来回答问题。

赵书屿耳尖的听到右边的青年小声嘀咕,“不要点我,不要点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眼角余光瞟过去就见他紧张的埋着头,生怕对上夫子的眼神。

再看其他几个学子一样都缩着脑袋不敢抬头,忍不住想笑。

不同的世界却是同一款学生啊!

“策论的核心需要以论点为中心,结合时政、经济和民生问题展开,白玉楼,你这篇策论写偏题了,课后重写一篇明日交给我。”

一个书生涨红着脸起身,恭敬的应答。

之后又接着念下一篇策论,赵书屿感觉像前世初高中时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读优秀作文,其他被读到的学生是什么感受他不知道,只记得当年他的作文被读出来的那种尴尬,像是公开处刑,浑身不自在。

这样一想,他有点理解这群头都不敢抬的书生了。

和现代四十五分钟一节课不同,这里一节课就是一上午,也就是早上七点上到十一点,整整四个小时,虽然夫子也不是一直讲四个小时,但赵书屿还是有点受不了,主要是一直坐着都不能活动活动,感觉腰都要僵住。

毕竟古代对于坐姿仪态很讲究,趴在桌上休息就别想了。

这堂策论点评课胡夫子滔滔不绝的讲了三个小时,赵书屿还挺有收获,他之前以为策论应当和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差不多,他只要注意改变写作的语言风格,学习文雅古朴的修辞写法问题应当不大。

这一堂课听下来,赵书屿受益匪浅,他认识到两者的区别。

简单来说策论就是命题作文,由考官根据时政问题拟定考题,写作结构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而申论考试需要阅读材料和问题作答两个部分,写作结构类似,需要考生自己通过阅读材料概括问题、再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做出总结,写作形式上更加灵活。

策论需要引用经典文献和历史典故较多,对于文化底蕴要求很高,他需要花时间大量阅读大乾的历史、政治发展,还得了解大乾开国之前的国家历史,谁让是架空朝代,相当于需要从头学一遍华夏上下五千年。

不然万一不小心写了犯忌讳的东西可就是要命的事了。

赵书屿习惯性以现代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他得好好纠正这个习惯,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适合大乾朝的政策和现代思想文化相融合。

想清楚这些他便打算中午抽空跑一趟书肆将相关的书都买回来,还好他有空间这个金手指,可以在空间里看书,这样他就多出三倍时间了。

“这篇策论大家写得尚可,我特别点出的几位回去再好好思索一番。”胡夫子坐回讲堂上,往下面的学子看了一圈,没有几个学子敢对上他的视线,他也习惯了。

胡夫子的目光落在赵书屿的身上,赵书屿镇定的回视,以为夫子是想问他什么,结果夫子什么都没问便移开目光。

“对于这道策论题目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胡夫子沉声问道。

见无人应答,便说起下节课的安排,让大家温习上节课讲的四书,下午会抽人起来背诵。

一听胡夫子这话,课室内响起阵阵翻书声,外加唉声叹气声。

看来都不想被抽到背诵大奖啊。

赵书屿第一日来还不知道上节课学的哪篇,正想问下右边的书生,胡夫子在书案边站定,手中戒尺敲了敲他的书案。

“你跟我出来。”

赵书屿立马起身跟着胡夫子身后走出课室。

两人在廊下站定,胡夫子双手背负身后,盯着赵书屿看着却不说话。

赵书屿被他看得莫名其妙,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难道找他要插班费?可是他的束修已经交给书院了啊。

“我听严夫子说你这三年一直有在家中读书,四书五经可有背熟?”

正胡思乱想间,胡夫子开口问道。

经论是院试考试的重点,原主早就背熟了,赵书屿决定参加科考便开始誊抄、背诵、默写,依然背得滚瓜烂熟。

“学生已经背熟了。”

胡夫子见赵书屿很是自信,随口出题考了他几句,果然都没难倒赵书屿。

“背得不错,不过还需要能理解。”

胡夫子正打算再考考他,下课钟声响起,便作罢了。

“下课了,你去休息吧。”

赵书屿:一打铃就下课的老师很少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