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楚宁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夫君怀里,两人凌乱的发丝相互缠绕,夫君竟然没有早起练剑。
微弱的光线透过屏风打在赵书屿的脸上,楚宁窝在赵书屿怀里盯着他的脸看,忍不住伸出手指描摹着他的五官,心中暗自得意这么俊美的人是他的夫君。
赵书屿其实早就醒了,只是今日不想练剑,索性搂着暖呼呼的夫郎闭目养神,脑子里盘算着今日要做的事,。
楚宁醒来时他便发现了,发现夫郎盯着他的脸抚摸,还以为会得到一个早安吻,结果夫郎半天没有动作。
“阿宁盯着为夫看这么久,对为夫这张脸还满意吗?”赵书屿突兀出声。
楚宁手指一顿,立刻缩回被子里,嘴硬的说道:“我看你眼角有脏东西,帮你弄掉,才是看你。”
赵书屿翻身压住楚宁,故作生气的挠他腰间的痒痒肉。
“哈哈哈,哈哈哈。”
“我、我错了,不要这样,好痒,哈哈哈。”
楚宁被挠得不停的扭动身体,控制不住的笑出眼泪。
赵书屿这才松开他,低头亲了亲他。
楚宁被他亲的心里软乎乎的,用力抱紧夫君,他喜欢和夫君腻歪。
赵书屿回抱着夫郎:“堇安兄过来是为了建药厂的事,我打算将我们家周围的地都买下来,赶在过年前把药厂建起来,药厂的工人先从村里选,我之前教你看账本和算数,你都学得很好,到时你就在药厂给我做账房先生,怎么样?”
楚宁抓着赵书屿一缕长发把玩,不安的问道:“我只看过咱们家里的账本,药厂的账我能够做好吗?”
赵书屿教楚宁读书识字时就发现他有算数天赋,乘法口诀他和赵书岩一起学的,楚宁一学就会,赵书岩背了前面忘记后面,还会记混,三七二十八都出来了。
赵书屿只得安慰自己,弟弟还小,再长大点就会了。
他想让楚宁做药厂账房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让楚宁知道就算是小哥儿,只要努力学习也能有所成就。
“阿宁,没有人生下来什么都会,只要好好学习小哥儿一样什么都能做,甚至还能做男人做不了的事呢。”
楚宁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好奇问道:“什么事是小哥儿能做但是男人做不了的?”
赵书屿大手抚在他的小腹,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给为夫生小崽儿呀,这件大事为夫就做不到。”
楚宁脸刷的红了,内心腹诽:这人就会口嗨,也没见他行动。
“又不正经,赶紧起来,还得给客人准备早食。”楚宁转移话题,催促赵书屿。
赵书屿又按着人亲了亲,满面春风的起床洗漱去厨房做早饭。
家里人多,赵书屿起了三个小炉子用砂锅熬了三种粥,快速炒了几个小菜,搭配几种腌咸菜、辣白菜、腌萝卜凑合一顿。
“阿宁,家里客人多,你要是不自在就去找云哥儿玩,或者喊云哥儿来家里陪你,我先去书院。”
赵书屿吃完早饭,简单交代好事情就急急忙忙的往书院赶去。
下午放课后,赵书屿带着新写的策论去找严夫子点评,顺便请假。
“你要请三日假?”严夫子放下手中的策论,严肃的看向赵书屿。
“是的,家中有远客来探亲,他们千里迢迢过来找学生,学生不好将人晾着,学生会在家自学,不会荒废学业。”赵书屿恭敬的作揖,解释请假理由。
严夫子想到赵书屿家中已经没有长辈可以接待客人,语气稍微温和了些,“准你三日假,这三日不得松懈,把写三篇策论和试帖诗作完,这是题目。”
假可以请,作业不能少,严夫子抽了张宣纸,提笔写下题目递给赵书屿。
赵书屿拿着家庭作业回到家,就见赵书岩带着宁堇程在院子玩秋千,楚宁在梨花树下摘菜。
“阿程,你哥他们呢?”
赵书屿将买的东西放在石桌上,拿起楚宁手边的茶杯咕噜咕灌下几杯水,一下午没喝水,下学后赶着去买东西也忘了,这会嗓子都要冒烟了。
“钟奕哥陪哥哥去后山打猎了,王武他们几个也跟去了。”宁堇程如实回答。
楚宁拿着茶壶给夫君倒茶,满脸心疼的看着他。
“够了,不渴了。”赵书屿放下茶盏摆手说道,将带回来的大包小包一一打开,“阿程、小岩,过来吃点心。”
喊完小孩儿,赵书屿顺手拿起一颗酸梅子塞进楚宁嘴巴里,楚宁咬着酸梅子鼓起左边脸颊,皱眉嗡嗡说道:“好酸。”
赵书屿连忙将手伸到他嘴边,示意他吐出来。
楚宁摇头,夫君喂的再酸也要吃完。
赵书屿轻笑着在他鼻梁上点了下,“菜放在那儿我待会弄,你们先吃点零嘴,我去村长家一趟。”
“好。”楚宁皱了皱鼻子,温柔应答。
两小孩快步跑过来,看着一桌子零嘴很是开心。
赵书屿拎起未打开的两盒点心出门往村长家去。
“我是赵书屿,请问赵村长在家吗?”赵书屿敲了敲门,高声喊道。
院门打开,是村长媳妇,看到赵书屿很是热情的请他进屋。
“赵童生啊,快请进,你赵叔在家。”村长媳妇领着赵书屿进了堂屋,太阳正要落山,屋里还没点灯稍微有点暗。
村长媳妇安排赵书屿坐下,着急忙慌给他倒茶,又朝屋后高声喊道:“当家的,赵童生来了,你快出来。”
“婶子不用忙,我在家喝过茶,不渴。”赵书屿笑着劝阻。
“不渴也得喝点,来婶子家总不能一杯茶都没有。”村长媳妇是个朴实的妇人,为人乐善好施,对小孩子都很好,以前也时常给赵书岩吃食。
可以说原主荒唐那几年,赵书岩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青山村大部分村民或许在楚宁被何兰花和楚博文欺负这事上没帮上什么忙,但是对村里吃不上饭、过得艰难的人家都还是会施以援手,所以赵书屿才想将药厂建在青山村。
在原主的记忆里,赵家父母对这个村子很有感情,赵家几代人都住在这里,他们应当也想青山村好起来、村民富足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