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了一上午,到家时已经快到正午。
赵书屿简单做了两道菜对付了一餐,就拉着楚宁回屋补觉。
前世赵家过年时很是繁忙,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赵氏子孙都要回来参加祭祖仪式,作为继承人的赵书屿基本就是从早忙到晚,比牛马还牛马。
忙完祭祖大事,还要忙着商场上的交际,等到这些事统统都忙完,年假已休完,赵书屿又要开始上班。
像现在搂着夫郎睡午觉,卿卿我我消磨时光的美好生活在前世估计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
一觉睡得赵书屿神清气爽,醒来时见楚宁还没醒,赵书屿看时间尚早就没有叫他。
悄声起床梳洗后,下楼准备晚上的大餐。
王平安和赵云两家人时常来家里吃饭,赵书屿对他们的食量很是清楚,准备起来驾轻就熟。
今年冬天雪下的厚,后院里种的菜都冻住。
赵书屿便将空间里的菜摘了点出来。
各种肉类赵书屿家是最不缺的,冬日能吃到新鲜的叶子菜才是真的舒服。
楚宁进来厨房时,赵书屿已经将菜配得差不多,等时间差不多下锅就好。
“屿哥,你下次喊我起来陪你一起做饭好不好?”
楚宁醒来时看天色晚了很是懊恼,睡前他就想着稍微眯一会儿,想和赵书屿一起做饭,结果一睁眼都半下午了。
赵书屿探头在楚宁唇上啄了啄,“做菜而已,我一个人也可以,不用你帮忙。”
楚宁:“可是我想陪着你呀。”
赵书屿被楚宁的眼神勾住心神,手中柴刀往砧板上一丢,将楚宁搂进怀里来了个热吻。
楚宁很是配合的仰头任由他攻城掠地。
等到两人冷静下来时才发现一炷香(半小时)的时间已经过去。
二人心中同样感慨,亲昵的时间过得真是快。
两人紧紧搂抱在一起,额头抵着额头,平复呼吸,享受着静谧的时光。
赵书屿在楚宁额头亲了亲,抬手给他整理散乱的头发,轻声说道:“差不多可以开始做菜了,阿宁既然想陪着我,就帮我烧火吧。”
楚宁眼睛里带着朦胧的水雾,嘴唇微肿红润,脸颊上染着红晕,仰着漂亮的小脸看着赵书屿,“好。”
“乖!”
赵书屿很是后悔晚上邀请客人来吃饭。
闭了闭眼,将某些欲念压下,开始认真做菜。
冬日天黑的早,赵书屿把晚餐时间定在酉时(五点),吃完正好看烟花消消食。
等到赵书屿将最后一道菜做好,距离酉时还差一刻钟。
赵云和王平安两家人已经到了,帮着摆碗筷。
三家人一起吃了一顿很是热闹的团圆饭。
席间赵书屿又收到了一波吹捧,差点让他觉得自己的厨艺天下第一。
吃完饭天刚刚擦黑,几个男人把烟火往屋外搬。
王平安看着堆放烟花的地方,疑惑的挠了挠头,“怎么还有这么多烟花,昨天我看着好像没这么多啊?”
赵书屿:当然是因为我提前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烟花采购比较麻烦,赵书屿便直接订购了一大批,想着楚宁相看随时可以放,下午提前又取出一批放在屋里了。
楚宁:“一直都有这么多,你看错了。”
楚宁一本正经的说完,拉着赵书屿往外走,边走边说有事找他。
赵书屿看向楚宁拉着他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笑,“阿宁,是要和我说悄悄话吗?”
楚宁将赵书屿拉到房间,关紧门窗才担忧的说道:“屿哥,你下次用空间一定要小心,你看这不就让王平安发现奇怪的地方了。”
赵书屿笑了笑,普通人不会往空间这么奇异的东西上想,但也没反驳楚宁。
认真保证完,取了披风给他披好带着人下楼。
家门口来了不少村民,有人从家里搬来干柴火点了一堆篝火取暖。
赵书屿挑眉:“还挺热闹啊!”
有点像现代少数民族的篝火晚会,就是不知道青山村的村民会不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眼尖的村民看到赵书屿,纷纷给他道谢,感谢他有请众人看烟花。
约莫半个时辰后,烟花秀结束,村民意犹未尽的将篝火熄灭,有序离开。
村长高兴的和赵书屿说,修路的事已经确定好,等雪停了就开工。
他上午一回家就召集村民说了修路的事,众人一致决定要趁着冬天没事做把路修完,不会耽误春种还能拿一份工钱,一举两得。
赵书屿是没想到村民这么肯干,劝了两句没用便没说什么,想着到时候请村里的婶子们帮忙多煮点姜茶给他们驱寒。
后勤保障做好,施工速度也能更快。
这个年过得很是安逸。
.
转眼就到了正月初八,赵云成亲的日子。
楚宁从前两日就时常待在赵云家,说是要帮他整理嫁妆,收拾婚礼要用的物件。
赵书屿感觉自己被楚宁冷落很是不爽,昨晚压着人狠狠欺负了一番,心里才稍微得劲儿。
结果天不亮楚宁就起床了,赵书屿现在不抱着他睡就难受,委屈的看向楚宁。
“阿宁,婚宴要到正午才开始,你怎么起的这么早?”
楚宁已经穿好衣服,正要去洗漱,又坐回床边哄人,“你想想你我成亲那天你是什么时辰起的?云哥儿这会儿应该已经在化妆了,我得去陪着他。”
赵书屿暗自嘀咕:“又不是你嫁人。”
“你说什么?”
一听楚宁语气不对,赵书屿立即转口,“我说你先去,我等会儿去找你。”
楚宁笑出声,给赵书屿压好被角,俯身主动亲了他一口,“你不用着急,反正你也不能进云哥儿的房间。”
赵书屿眼睛一亮:“再亲一下。”
楚宁照做,黏糊完转身就走,留下赵书屿独守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