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摸金乙元 > 第64章 靖王

摸金乙元 第64章 靖王

作者:幺鸡二条不打要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2:38:11 来源:小说旗

楚皇除掉靖王叶修,绝非如宋高宗赵构杀害岳飞那般“莫须有”,而是有着他认定的“确凿理由”。

叶修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又直言不讳,这样的人往往不太讨喜。

虽说大家心里都承认这类人是好人,可内心深处却都不太乐意与他们打交道。

所以,这类人在社会上很难找到立足之地。

不巧的是,叶修恰恰就是这种人!

很快,他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逐渐失去了楚皇的信任。

好在他极为聪慧,察觉到众人对自己的态度,于是在政治生涯的黄金时期,主动请求告老还乡,退出政治舞台,彻底隐退江湖。

退休之后,钱财无忧,本可饮酒作乐、亲近美色、打打麻将、钓钓鱼、吟诗作对,生活何等惬意!

然而,他并非凡夫俗子,而是心怀天下的圣人。

圣人的目光不会仅仅停留在世俗的享乐上,不会沉沦于吃喝玩乐,更不会在酒色财气中迷失自我。

圣人关心的是宏大的命题。

我们从何处而来?

我们将走向何方?

如此高深的哲学问题,并非普通大众能够触及。

因为我们即便有心,却缺乏相应的能力。而叶修这位圣人,既有心关注,又具备深入探究的能力。

他隐退后闲来无事,竟撰写了一本预测未来之事的奇书——《星辰谶》。

《星辰谶》全文共计两千余字,由五十余首隐晦的歌谣组成。

这是一部用隐语写成的“预言”之作。

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其内容晦涩难懂,被世人视为神来之笔。

《星辰谶》不仅解答了我们从何处来的疑惑,还对我们将走向何方给出了预测。

生于本朝的他,竟预言了:

土木堡之变的危机四伏、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与影响、

满清崛起的风云变幻、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屈辱开端、

第一次中日战争的激烈冲突、

辛亥革命的改天换地、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程、

台湾回归的必然趋势、

美国如罗马帝国般衰落的命运、

中国在世界舞台担当重任、

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

人类移居火星的未来探索、

宇宙被无限开发的广阔前景等诸多未来事件。

《星辰谶》的每句答话都宛如谜语,如同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一般,表述极为隐晦,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其中含义。许多研究者称《星辰谶》灵验非凡,但其缺点在于无法确切推断未来究竟会发生何事,往往要等事情发生后才能反证其准确性。有人认为它最大的不足,便是未能预测出作者自身的结局。

看来,圣人眼中从来只有这个我们共同生存的世界,而无我。

圣人不为个人安危考量,一心只系天下未来。所以,他们从不躲避灾祸,始终坚持按自己的信念行事。

耶稣基督如此,因而被钉在十字架上;

佛祖如此,当年甘愿承受一刀刀割肉剔骨之痛;

孔子亦如此,才有了沦落为丧家之犬的坎坷经历。

唯有老子不同,他无心做圣人,也不愿与愚昧世人在真理上过多纠缠。

于是,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任由世人自己去参悟,他则骑着青牛逍遥于天际,做那快活神仙。

引得无数世人羡慕,几千年来纷纷效仿他做隐士、炼丹修仙,此风至今未绝。

叶修写下两千余字的《星辰谶》,却没有像祖师爷老子那般洒脱离去,而是准备如圣人般勇担责任。

这,便是圣人和神仙的区别。

期望江山永固的楚皇,大概是看到了《星辰谶》,内心仿佛被叶修狠狠刺了一刀。

所谓“万岁”,根本活不了一万岁,连一百岁都难以企及。

“万岁”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可就是不能有人当面直言。

叶修却偏偏不识时务地“说了”。

圣人明白,该来的终究会来,无法逃避。

因为,皇帝已然动了杀心。

杀人总归需要借口,尤其是像叶修这样的人,皇帝也不敢随意下手。

命运对叶修其实颇为宽容眷顾。

大臣们厌恶他,皇帝不信任他,可他依旧活着,这已然是个奇迹。

他本应珍惜这个奇迹!

然而,他却对奇迹摇了摇头,对命运说了声:“不!”

他活着并非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完成上天赋予的保国安民的神圣使命。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圣人也难以违背这一规律。

一个忧国忧民的圣人,总会为国家和民众“造孽”。这是圣人坚守的道义准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愚蠢,而是圣德的体现。

无论叶修是圣人还是凡人,在政治面前人人平等:隐退却又无法彻底抽身,必将招来灾祸。

当时,在瓯、闽之间有一片狭长之地名为灵渊,此地是盐贩、盗贼的聚集之所。

让楚皇彻底下定决心除掉叶修的,是曾经在此地起兵反叛的枭雄——慕容轩。

慕容轩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与历史上的陈胜吴广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与楚皇处于同一时期,同样是起义领袖。

但他胸无大志。

在王朝末年,先是投降朝廷,后又归顺楚皇。

楚皇厌恶他的为人,却怜惜他的才能。

因为楚皇起兵时,正是以慕容轩为榜样!

慕容轩是第一个带头起兵反抗旧王朝的人!他造反时,楚皇还未崭露头角。

彼时,旧王朝的皇帝被称为睿灵帝,其统治无道,对百姓压迫和管制极为严苛。

睿灵帝名为宇文邕,他统治下的天下,存在着一种令人发指的现象:无论哪户人家结婚,新婚之夜新娘子必须先由权贵占有,这被称作“初夜权”,是对其他民族的公然压迫。这种践踏新郎权利的行为,最终演变成权贵肆意占有他人财产、玩弄女子的恶劣手段,西方称之为“张开大腿权”。

就连制定这荒唐规则的荒淫无道的睿灵帝,也深陷其中。

他制定如此不平等的规则,本就是为了满足私欲。

有了这样的规则,他便能更加肆无忌惮地玩弄良家女子。

有一次,睿灵帝御驾亲征,刚到通州,途中偶遇一位貌美的新娘子,竟当场将其拥于马上,全然不顾战事,率军返回京城,直奔逍遥床寻欢作乐。

他不仅霸占了新娘子的初夜,还夺走了新郎的蜜月,直至玩腻了才将新娘子放走。

皇帝如此,下面的权贵纷纷效仿。

这般行径,吓得百姓不敢光明正大地结婚。可结婚毕竟是两口子长久相伴的大事,总不能一直偷偷摸摸。于是,民怨沸腾。

睿灵帝害怕汉人反抗,规定每十户人家才能共用一把菜刀,且要用铁链锁在屋柱或井岸上。

加之当时灾祸频发,民不聊生。

时势造就英雄,慕容轩顺势而起,揭竿造反。

待他积累起英雄之势后,朝廷不断对其拉拢。胸无大志的慕容轩,如同宋江一般接受了招安,又像宋江一样为朝廷剿灭匪患。

其中最着名的一战,便是攻打枭雄张士诚。

慕容轩率军挺进长江,在昆山与张士诚交战。慕容轩身先士卒,以五万兵力战胜了张士诚的七万大军。次日再战,七战七捷。

在中华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

当楚皇成就帝王之势时,慕容轩这位英雄也到了抉择之时。

他真心不愿投降,主要是惧怕受制于楚皇。

可不投降吧,天下大势已趋明朗,许多同期起义的领袖都已归顺楚皇。

若不早做打算,等楚皇建立王朝后,恐怕再无他的容身之所。

他犹豫不决,权衡利弊,试图窥探成败之机。

先是派儿子做人质,侍奉楚皇。

楚皇看穿他并无诚意,当即放他儿子回去。

后来,慕容轩害怕楚皇派兵攻打,假装惶恐谢罪,并献上装饰着金宝的鞍马。

楚皇心里明白,慕容轩拥兵自重,屡次假意进贡,反复无常,知道他还在犹豫是反叛还是归顺。

楚皇毫不客气,先写信历数他的十二大罪状,给他一个下马威。接着,又对他敢于率先起义的英雄事迹稍加赞扬,最后许以高官厚禄。

这便是标准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楚皇运用此计的时候,所有美国人都还未诞生。

慕容轩身为一代枭雄,深知楚皇的残忍本性,担心楚皇表里不一。

因此,他不听劝告,日夜运送珍宝,打造船只,为逃往海上做准备。

这些准备没有白费。他果然被楚皇打得逃到了海上。

即便如此,慕容轩仍不服输,继续逃亡。

楚皇穷追猛打。

一直将慕容轩逼得走投无路。

英雄末路,最终乞降!!

毕竟都是揭竿而起的英雄豪杰。

英雄惜英雄,此言不虚,因为英雄本就寥寥无几!

楚皇原谅了慕容轩。慕容轩死后,楚皇还亲自设祭,足见对他的敬重。

皇帝对人的敬重分为两种:一种是敬畏、重视;一种是尊敬、看重。

楚皇对慕容轩,显然是第二种。

能让楚皇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如此态度,实乃莫大的荣幸。

然而,不幸的是,楚皇对叶修也有类似的感觉,而且是更为强烈的第一种感觉!

楚皇将叶修视为比慕容轩更可怕的人。

因为,叶修的本事本就比慕容轩更大!

这看似荣幸,实则绝非好事。

叶修却并未多想,他一心只为国尽忠,为民谋福。

于是委托儿子叶琏上奏:应在慕容轩起兵反叛之地设立巡检司,以加强对该地的管控。

胡惟庸心思敏锐,洞察到皇帝内心的恐惧,知晓这是讨好皇帝的绝佳时机,便指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叶修。

反诬慕容轩起兵反叛之地,依山傍海,有帝王之气。诬陷叶修深谙风水玄机,妄图将此地据为自己的墓地,暗指叶修有谋反称帝之心,准备借助此地的帝王之气,将来像慕容轩一样起兵造反。

洞悉一切的楚皇。

不置可否!

只是下令将弹劾文书传给叶修知晓。

这究竟是何意?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楚皇这是想借机除掉叶修,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

若叶修没有恰当的回应,谋反的罪名便会降临。

皇帝的心机何其深沉!

叶修自然也能看懂,知道皇帝要对自己动手了。为了不牵连儿孙,他赶忙进京面见楚皇。

楚皇好不容易等来这么好的除掉叶修的机会,自然不会错失。

他施展太极手段,对弹劾之事全然不过问。

叶修陷入两难之境,既无法辩解,又不敢离京。他本就体弱,长期动脑且身体欠佳,如今寄居京城,生活条件恶劣,饱受煎熬,很快便病倒了。

这正是楚皇想看到的结果,也是他的目的。

叶修刚病倒,心怀叵测的胡惟庸便带着补药前来“探望”。

黄鼠狼给鸡拜年,实则黄鼠狼并非胡惟庸,而是在幕后操纵的楚皇。

胡惟庸不过是个“快递员”!

叶修心里明白,含泪欣然吃下了药。

吃完药,他想叩头谢恩,因为儿孙的性命得以保全,他觉得这一趟进京没有白来!

这药果然厉害,杀人于无形。叶修吃下后,顿时感觉胸口仿佛有拳头大小的硬物堵塞。

病情迅速恶化。

没过多久,楚皇的第二把“杀人不见血的刀”递来了。

这把“刀”是一只御赐的烤羊。

叶修吃着楚皇送来的烤羊,感受到了楚皇的“铁汉柔情”。

皇帝想杀人,本只需一句话,却如此大费周章,作为臣子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叶修与世长辞。

但这还不够,他最终被砍头。

这仍未结束,他的尸体被御赐一颗黄金头颅,并按照王爷之礼厚葬在龙脉之上,为帝陵冲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