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他们三个人也非常痛苦。
许多朝臣都来找他们打听,问那些雕塑是什么东西?隐含什么意思等等?
他们三个人当然是不知道!更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也干脆闭门谢客。
但此时此刻,
他们哪里知道——
李然已经想好了一个名为“沉默的交流”的活儿……
正如《骏王谈艺录》里提到的种种深奥哲学,沉默额交流,主旨就是: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人类七成的交流靠肢体,只有三成靠嘴巴。
所以,最有效的交流,就是相对默坐……
呵呵,
李然也只有苦笑——
没办法啊!
我真的不想夺嫡嘛……
到时候我一句话不说,你们总是找不到理由整我了吧?
……
果不其然。
李贞一听闻四国使者抵京的消息,眉头便拧成了疙瘩。
尤其是听说父皇钦点李然接见高丽国使,他心中更是疑窦丛生。
要知道,李然在科举改革中“意外”胜出,本就让李贞如鲠在喉。
他一直暗中猜测,父皇或许早已属意李然。如今又让李然去接待高丽国使?这还没有问题?
要知道,父皇的宠妃之中,宋贵妃可就是高丽人啊!这其中,莫非有什么猫腻?
李贞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淡淡地随口说了一句:“严师傅,父皇这两年是不是特别宠爱宋贵妃……?”
哦?
严信一下收到!
他本来也觉得很奇怪,怎么这次不抽签?而听李贞这么一说,瞬间反应过来——
李然在宫中的奥援,搞不好就是高丽人宋贵妃啊!
否则皇上怎么会让李然去接见高丽使团?
“殿下,此事的确蹊跷……额,不如,咱们散布些消息出去,让李泰去探探路?”
呵呵!
“正合我意!”
李贞欣然同意——
此事的确就该这么干!
让李泰派人去监视李然,自己躲在暗处!
如果真有猫腻,不用自己动手,李泰一定会先按捺不住的……
一念至此,
他立即去了丞相府。
而陆德言一听,也感觉非常有道理,更是赞赏李贞的手腕,把李泰逼到前面,果然是好办法!
“雍王放心!此事包在老夫身上。”
作为世家领袖,陆德言在朝中耳目众多,其中也不乏周边国家的朝臣。
次日下午,
陆德言就通过一个门生,找到了高丽国使团中的一位官员。此人名叫金光仁,每次高丽使团来大乾,此时都在团中。更喜人的是,此人非常贪财!
于是,
仅仅两天,李贞就在高丽使团内部物色到了暗桩。
到时候,
这个金光仁身处高丽使团之内,当然是什么都看得到、听得到的,李然和宋贵妃的关系,自然也就能摸清楚了。
……
同时,
流言也如瘟疫般在京城官场中蔓延开来。
“皇上让骏王接待高丽国使?为什么啊?”
“呵呵,你们忘了还有个宋贵妃吧?那就是高丽人……”
“哦……原来如此!”
“难道,你是说?”
“谁知道呢!这皇家的事儿,咱们这些官儿可别乱猜!”
“……”
官场中的流言,全都是点到为止,但传到李泰耳中,却无异于一声惊雷——
怪不得?!
原来是宋贵妃!
上次科举改革比试,他虽然没有输,但也没有赢。后来虽然彻查了一番,却也没有查出李然和父皇之间有没有默契。
但这时,
李泰凭本能就已经很笃定——
高丽宋贵妃!
一定是她!
父皇这两年最宠幸她!
李然一定是是通过宋贵妃,给父皇吹枕边风呢!
一念至此,
他也不想找马周、孔达来商议了,想了一会儿,就想起了母家的一个官员。
于是,
他立即写了一封密信,让心腹管家送到了礼部侍郎梅毅的府上,让梅毅想办法加入到接待团中,伺机打探虚实。
他的母亲张贵妃,也是世家之一,在军中很有影响力。而梅毅,就是张家的养子,现在已经是礼部侍郎了。整个朝廷没有人知道这层关系,表面上,梅毅是科举官员,老杨忠的门生。所以,身份是不会暴露的。
有梅毅这么精明的人在场,他相信一定能查清李然和高丽人之间的底细。
……
数日后,四国使节抵京。
朝廷礼部礼宾司依礼接见,递交国书之后,便将使团分派给四位皇子接洽。
黄鹤、白剑、徐茂恭三人,领着骏王府的车驾,将高丽使团接往骏王府。
一路上,高丽使团的成员们早就听闻了“荒唐皇子”的种种壮举,此刻又亲眼目睹了那些遍布京城的奇形怪状的雕塑,心中更是震撼不已。
虽然没有亲自接待,但他们对这位“不走寻常路”的皇子,仍然充满了好奇和莫名的好感。
……
另一边,
李泰亲自迎接索离国使,两人同乘一车,穿过街道,引来百姓夹道欢呼。
索离国使斡海大感荣幸,连连致谢,而李泰从容应对,不卑不亢,尽显一派干练稳重风范。
索离国位于北胡东北角,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李泰素有雄心,一直想要成为一代雄主,自然对索离使团格外重视。
因此,
定王府内布置得极为奢华。朝中支持李泰的官员、显赫母族的亲属们,全都到场助阵。
再加上那些新近网罗的年轻酷吏,个个精明强干,万事有条不紊,一时间,定王府内声势浩大,气势逼人。
李泰授意之下,这些人对索离使者斡海极尽巴结拉拢之能事,让斡海受宠若惊。
但意外的是——
使团的其他成员,却对那位“荒唐皇子”李然更感兴趣。
他们不停地向定王府的人打听李然的事情,问东问西,让李泰颇为不爽。
孔达、马周见状,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厚礼,给使团每人都送上了一份,这才勉强挽回了场面。
随后,观舞、听戏、饮酒,宾主尽欢,算是稍稍挽回了主人的颜面。
而酒酣耳热之际,斡海向李泰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
索离太后是他的堂姐,与北胡几位小王也关系密切,将来定会助力李泰夺嫡。
李泰闻言,心中大喜,当场赠送了自己随身的玉佩,价值连城,斡海心里直呼发财!
……
另一边,
琉台使团在雍王府的待遇,却不怎么好。
琉台国不仅国小势弱,而且物产贫瘠,战略价值也不高。李贞向来又势利,自然对琉台使团不怎么上心。
但琉台使者龙善也不是省油的灯,言语间不阴不阳地顶撞李贞,搞得李贞更是兴味索然……
不仅如此,
使团成员们,同样对李然更感兴趣,甚至还向雍王府的人讨要《骏王谈艺录》!
李贞当场就要拂袖而去,幸好严信、窦宽、岑勉三人及时出面,才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谈到正事,龙善却表示,只听丞相陆德言的。
李贞再也隐忍不住,直接拂袖而去。
整场宴会,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