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王府内,气氛凝固。
李贞铁青着脸,胸膛剧烈起伏。严信、岑勉、窦宽等人,也都面色阴沉。
金光仁的话,让他们倍感惊心——
李然,这个装傻的老四,
果然有问题!
“暗桩!”
李贞咬牙切齿,这两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
“他竟然在高丽使团里安插了暗桩!”
嗯嗯……
严信脸色也非常凝重:“殿下,金光仁说的没错……多半就是有李然的暗桩,金光仁的身份暴露了,李然为了掩人耳目,就故意来了这么一下……这就叫……”
他没有说出来!
但每个人心里都冒出同一个词汇——
欲盖弥彰!
哼!
“充分交流?成功会谈?”
“骗鬼呢!”
“这分明是暗号!”
李贞再也忍不住了!
他感觉整个事情,自己都被蒙在鼓里。
这时,
严信看他异常恼怒,赶紧劝说:
“殿下息怒!”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臣以为,李泰也一定在调查此事,而且,他在使团中同样安插了眼线啊……不如按兵不动,就让李泰去查!”
对对!
让李泰去查!
我们不动!
岑勉等人也立刻附和。
嗯嗯。
李贞这才缓过来一点,强忍住心头狂怒,淡淡说:“也好……咱们先看看,李泰那个火急火燎的性子,一定会找老四的麻烦……”
……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
李庆端坐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目光如炬,盯着跪伏在地的“力士”。
“力士”是皇家暗探,此刻正将骏王府的见闻,一五一十地禀报。
“沉默的交流?”
李庆感觉脑壳有点疼,忍不住再次问出来:“你确定,骏王自始至终,一句话也没说?”
“回陛下,千真万确!骏王全程一句话也没说……”
“力士”唯恐皇上不信,又说:“小的就混在下人之中,看得清清楚楚。骏王殿下只是在最后,说了句‘交流非常充分、会谈非常成功’……”
哦……
会谈成功?
这是会谈吗?
李庆忽然有点烦躁——
这个儿子,到底在搞什么鬼?
就算要掩人耳目,也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吧?
难道……
他真的像京城传言的那样,已经……走火入魔了?
李庆揉了揉眉心,感觉太阳穴在发胀。
这时,
萧羽和安国仁对视一眼,感觉到了对方同样的心思——
不管李然是真傻还是假傻?
他这一招都堪称绝妙啊!
至少,李泰和李贞,是绝对抓不到他任何把柄的。
皇上虽然不知道,也没有人敢跟皇上说,但他们两人也听到了流言蜚语。
这段时间,坊间、官场都在流传说,骏王李然是通过高丽人宋贵妃,得到了皇上的宠信。
他们自然是不信,也猜得到流言大概就是李泰、李贞放出来的。
李然来了这么一出“沉默的交流”,说明他也听到流言了,想要用这种方式韬光养晦呢。
这……
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大智若愚吧?
一念至此,
萧羽和安国仁都不敢再说话了。因为这里非常微妙,而且流言涉及到了宫里,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帝王猜疑,那时候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沉默好一会儿,
李庆忽然有点恼怒,沉声说:
“传朕旨意!暗中调查骏王身边的黄鹤、白剑、徐茂恭三人!”
“朕倒要看看,是不是他们给然儿灌了什么**汤!”
“是!”
萧羽和安国仁领命,躬身退下。
……
与此同时,丞相府邸。
世家门阀的核心人物又聚在了一起。
为首的自然是当朝丞相陆德言,还有大理寺卿宇文信、兵部尚书窦贵。
三人一番深谈,对接待使团的事,看法大体一致,都感觉到了李泰的威胁。
窦贵叹口气说:“李泰那小子,心机越来越深了。”
“是啊,他这是在拉拢索离国,为自己造势呢。年纪轻轻,已然有了这番视野,将来,恐怕难制啊……”
宇文信抿了一口茶,感觉到一丝苦涩,一下子想到了年轻时候的李庆。那时候,无论世家怎么压制,李庆还是脱颖而出,成了一代雄主。
嗯嗯,
陆德言点点头:“的确越来越像他爹了……将来,是个大麻烦啊……”
三人相对苦笑,心里都在想——
李家也太强了!
如果再出一代雄主,世家的日子就更难了。
沉默一会儿,
陆德言话锋一转:“李贞那边,倒是没什么意外。琉台国那个使者,我已经打过招呼了……相信李贞也会明白的……”
嗯嗯,
窦贵、宇文信同时点头。
毕竟,
这是世家的基本操作,要想当皇帝,就不能当雄主。只能二选一。
“至于李然……呵呵呵……”
陆德言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出来。
宇文信和窦贵想到他搞得的什么“沉默交流”,一下子也忍俊不禁。
“这个老四,简直就是个活宝!”
“是啊,什么‘沉默的交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高丽使团的那些人,一个个都跟傻了一样,坐在那儿大眼瞪小眼,足足半个时辰!”
“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传出去,咱们大乾的脸面都让他给丢光了!”
“哈哈哈……”
笑了一会儿,宇文信又说:“这样也好!至少,他是不会有什么威胁了……”
三人同时点头,想到家将来的局面,首要的任务,当然是压制李泰,同时让李贞听话。其他两个,没威胁就罢了,要是有威胁,也就只能铲除了。
……
杨忠府邸,华灯初上。
门外早已车水马龙,各路官员纷至沓来,都想探听一下今日朝堂上的风声。
然而,
杨府管家却面无表情,一一挡驾。
“诸位大人请回吧,老爷有令,今日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啊?
这……
什么意思啊?
众官员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今日也太反常了!
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一大票官员交头接耳,议论一番,但见管家面无表情,似乎还有一丝凝重,于是也就纷纷回家了。
书房里,
老杨忠眉头紧锁,反复推敲四个皇子接待使团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