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是无可奈何,放掉鲤鱼之后又揪点面团挂钩,轻轻抛到水中继续等着鱼咬钩,希望不要再是鲤鱼了,简直是白费力气。
“小子,老道也略懂钓鱼,你这用的什么饵料?”
“鸡蛋加麦粉而已。”
“哎呀,你小子怎么这么浪费粮食和鸡蛋。”
“小子听闻人为财死,鱼为食亡;想要鱼上岸,要拿粮食换;饵料不对口,进窝也游走;饵料对了口,大鱼跟着走;春钓滩、夏钓深、秋钓渊、冬钓阳。”后世的钓鱼谚语,葛明张口就来,听得袁老道目瞪口呆。
“小子,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袁道长,鱼跟鸟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口吃的而已。小子用鸡蛋做饵料,已经下够了本钱。这鸡蛋和半碗麦粉,起码换半筐鱼回来,咱一点也亏。”
正在说着话,又见鸭毛斜着入水,葛明提竿发现又是一条大鱼,还是在袁老道的帮助下才把大鱼拖上岸,总算不是鲤鱼了,是一条六七斤的草鱼,酸菜鱼有了,虽然没辣椒,酸菜可是有的。
不过半个时辰又收获了几条大草鱼,足足有五条。看的袁老道新奇的不得了,总是东问西问。后世有说法,钓鱼怕参观,要是岸边太吵的话鱼会被惊走。袁老道不像小猴子和丁香那么安静,搞得葛明有些不耐烦,但是又不好明说。
“袁先生,小子突发灵感,给您作首诗如何?”
今天在木匠坊门口葛明的一首“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已经把袁老道镇住了,听到葛明又要作诗,哪里有不愿意听的道理。
袁老道示意葛明赶紧作诗。
“葛家小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袁老道听得入迷,闭眼摇头想象诗里的意境。初夏郁郁葱葱,树荫下桥边上葛家小子在钓鱼,有点意思,这两句写的是静。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有人问路,葛家小子怕说话吓到鱼,就不说话光招手,这句就是写的闹了。
袁老道越想越是不对,哎呀可恨,这小子是在嫌老道啰嗦,影响他钓鱼了。袁老道面色一会红一会黑,手抬起几次想要抽葛明脑袋,最后还是放下了,因为这首诗确实是好诗。
葛明偷偷看袁老道的反应,要是袁老道想动手准备撒腿就跑,这家伙可是个高手。看着袁老道几次举起的手又放下了,葛明心里也觉得好笑,心里嘀咕:长辈都喜欢有才华的孩子,哪怕把被气个半死。
不过一个时辰,又陆陆续续钓了几条鲤鱼、鲫鱼、鳊鱼。葛明后世喜欢钓鱼,尤其是野钓,但是从来都没钓过这么多,所以说不管技术和装备,资源才是第一位的。葛明好想的就是拍照发个朋友圈,文字都不愿意写一个,就是鱼获。
相信片刻功夫,就会一群“狗腿”钓友询问:明哥、明总、明大爷,这是在哪儿?地方分享下啊,葛明都不带搭理的,有资源就是这么任性。
鲤鱼还是放掉好了,后世的北方人还是比较喜欢吃鲤鱼的,红烧的话比较劲道,奈何吃鱼居然犯法。也因为劲道,所以南方人不喜欢吃,说是跟嚼木头差不多。鲫鱼个头真不小,每条都有巴掌大。
“袁先生,小子几人年幼体弱,这么多鱼根本就拿不动,还是请道长代劳吧。”
袁老道嘴巴哼了几声,眼睛不停往上瞟,给葛明看白眼珠。刚才以才华挖苦本老道,现在又求着老道做事,没有你这样的。
“先生,中午咱们吃鱼,小子可知道一个做鱼的菜谱,保证道长喜欢。加上庄子上春来大哥的手艺,小子都替先生开心,真真吃上了好东西。”
袁老道一听有好吃的,自然不跟葛明一般见识。烈酒、肉包子都是袁老道现在的心头好,对于葛明说的鱼菜自然十分期待。再说也没指望几个孩子能把这么多鱼弄回去。
袁老道提着两个桑条筐子轻若无物,葛明几个跟在后面,一行人说说笑笑回到了庄子上。
舒舒服服钓了一个多时辰的鱼,葛明心里逐渐舒服了很多,死胖子喉咙被割开的事早就忘记了。自己心理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一行人刚进了葛家老宅,就见张春来已经在院子里摘菜了,上次葛明来的时候在院子里看到了豇豆、黄瓜。话说豇豆和黄瓜都是西汉的时候张骞带回来的,是此时非常重要的蔬菜,黄瓜怎么吃都好吃,不过这豇豆东西不如四季豆好吃,但是想要吃上四季豆需要等到北宋。
中间过道两侧还是那两口大锅,一口已经开始冒热气了,应该是蒸的小米饭。葛明赶紧上去跟张春来打招呼:“春来大哥,中午打算做什么好吃的?我今天钓了不少鱼,咱们吃鱼吧。”
正在豇豆架子旁边,猫着腰摘菜的张春来看到葛明,赶紧站起来施礼。
“见过小郎君,中午就吃个豇豆炖紫瓜吧。”紫瓜也叫昆仑紫瓜,就是后世的茄子,据说隋炀帝很喜欢吃。就是豆角炖茄子嘛,这东西后世的北方都经常吃,而且已经吃伤了。葛明心想还没教这道菜呢,你们怎么就会了呢?
开始张春来觉得葛明一个小娃子,钓鱼估计也就是几条小鱼,结果看到筐子里的几条大草鱼还有巴掌大的鲫鱼,心里暗暗佩服。都知道庄子北边的河里有鱼,但是大家都不会钓。
有鱼不会钓,看似不可能,其实很正常。钓鱼也算是一门技术,只要是技术,古人都有敝帚自珍的毛病,生怕别人学会。这么说吧,一直到后世互联网极为普及以后,葛明才知道原来钓鱼的方法有这么多。
北方人以前不知道有七星漂、翻板钓、盒饭钓。老一辈钓鱼人不知道路亚、台钓。至于窝料、饵料的配方,钓鱼老手更是不会轻易告诉别人。
看到草鱼个头这么大,张春来也觉得手里痒痒,喜欢做菜的人最见不得好的食材,提议吃鱼生,就让葛明接受不了了。淡水鱼寄生虫太多,生食也是唐宋年间比较流行的吃鱼方法,所谓脍炙人口中的脍指的就是生鱼片。
吃鱼生直接就被葛明否决了,炖汤吗?清汤寡水的。红烧?酱油都没有,估计庄子上也没菜油,话说城里的家里都没看到厨房有多少菜油。这年头,菜油是点灯用的,根本就舍不得吃。
张春来敢提议吃鱼生,那必定有不错的刀工,那就吃酸菜鱼好了,虽然没有什么调料,但是酸菜绝对有,虽然不是后世的酸菜,但是去腥效果应该差不多。可惜的是没有辣椒,不知道食茱萸、黄芥末有没有。
葛明找出两条最大的鲫鱼,让丁香拎着送到张春来的家里,因为张富贵贡献出了鸡蛋和面粉,这是应有的回报。庄子上的生活比城里更苦,这个鸡蛋可是金贵的很,不知道小福贵下了多大决心才给丁香的。
袁老道看到这里在后面频频点头,心里嘀咕这小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酸菜这年头谁家都有,尤其是醋芹非常流行,制作的方法跟酸菜是完全一样的。最后找到了醋芹、酸萝卜、酸豇豆,这就足够了。
大草鱼清洗干净,去骨取肉,鱼头要切两半,鱼骨也能留着熬汤。鱼肉在张春来的手上片刻功夫就薄如蝉翼,六条大草鱼,足足有一大木盆的鱼片。
鱼肉要稍微腌制下,准备大葱切段、生姜切片,跟鱼肉一起搅拌均匀,不过没有料酒,去腥效果怕是不好。好在葛明带了了一些高度白酒,本就是给袁老道和福伯准备的,葛明觉得禄伯这种杀才应该也喜欢。
端出来一小坛子烈酒,张春来打开之后酒香四溢。
“小郎君,这是什么酒?味道浓烈,清澈如水。”
“这是我自己瞎捣鼓的烈酒,袁先生和福伯都喜欢喝,这次来就带了一点过来。酒能去腥,加上一点就行。”让张春来再加上一点白酒,再次搅拌均匀。
做酸菜鱼要先熬汤,想要熬汤就需要把鱼头、鱼骨用油煎一下,去腥而且熬出的汤因为有油脂的加入会变成乳白色,想要鱼片滑嫩还需要有蛋清,看来还是需要用上珍贵菜油和鸡蛋才行。
“春来大哥,可有菜油、豆油、麻油之类的素油?”葛明感觉问了可能也是白问。
就在这时候福伯和禄伯两人刚好返回,听到葛明问素油的事,福伯便答到:“小郎君,我们带来了一点菜油,是给你晚上点灯用的。”菜油也就是菜籽油,这东西齐民要术里就有记载,只是从南方运过来比较精贵。
此时葛明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后世看电视、电影上常说一些善男信女去庙上烧香,总是会给捐点香油钱。葛明一直以为这钱是给寺庙买香油的,就是买芝麻油的。原来香油钱的意思是香和油,是烧的香和点灯的油。
菜油先贡献出来一点,总不能一点油水都没有不是,至于灯油的事以后再说,年纪小要保护好眼睛,晚上葛明本就不打算看书,这年头又没有近视镜,还是吃比较要紧。让福伯取出了菜油,果然只有很小的一坛子,怕是只有后世的一斤。
正在这个时候,丁香也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上次见过的张富贵,也就是张春来家的儿子。见到他们回来葛明便让他们把鲫鱼带上,去看看谁家有鸡蛋,一条鱼换一个鸡蛋。
等鸡蛋换了回来,东西也就齐整了,一群人看着葛明瞎指挥张春来。要说以前可能会怀疑,但是自从吃过了包子和烈酒之后,福伯和袁道长对葛明懂美食已经没了怀疑,所有由着葛明折腾。
禄伯东看看细西看看,抽抽鼻子闻到了酒香,看到地上一个小坛子,捧起来闻了闻,一股浓烈的酒香直冲鼻腔。葛明估计的没错,禄伯也是个好酒的。
禄伯捧起坛子就咕咚咕咚几口,福伯和袁道长都知道这种有多烈,根本没来得及阻止。只见禄伯面色通红,额头上青筋直冒,好长一会功夫才大喊一声:“好烈的酒,爽快。”
看得福伯和袁道长哈哈大笑,想到当时第一次喝烈酒的情形好像也是如此。三人凑在一起,聊着喝酒之道。
此时大锅烧热,加上一点菜油,这锅真的是又大又厚,半天才烧热,看来除了整煮之外是不能炒菜的。把鱼头和鱼骨放进去,稍稍煎一下,加水烧开把鱼头煮熟。
腌好的鱼片取出来,加点盐和鸡蛋,本来打算只用蛋清,又怕后面这群长辈说自己是败家子。只好把整个鸡蛋打散,让张春来搅拌均匀之后备用。
酸菜也应该炒一下的,考虑到麻油不多也就凑合了。等水烧开,加入各种酸菜再煮一段时间,最后把鱼片放进去,这时候不能胡乱搅拌了,稍稍煮一会就抽出木柴,来个釜底抽薪,撒上一点香葱、香菜末、大蒜末也就成了。
最后应该把油烧热,浇在葱花和蒜末上的,一大锅不辣的酸菜鱼就算做好了,菜油不多还是省着点用的好。
至于豇豆炖茄子,还是算了吧,后世的葛明每年到了暑假时,吃的最多的就是各种炖豇豆,真的是吃伤了。
两口大锅,一口蒸了小米饭,一口炖的酸菜鱼。大家都忙碌了一个上午,此时都已经前胸贴着后背。葛明让张春来给大家每人分了两个大碗,一个装菜、一个装饭,都算是自己家,也就不用客气了。
众人开始呼噜噜的吃饭,连丁香、小猴子、张富贵也跟大家凑在一起。
张春来吃了一口鱼片,说到:“小郎君,这鱼片非常滑嫩,而且还没有腥味。”
“春来大哥,酸菜可以去腥和异味,本就是搭配鱼的绝佳食材。想要鱼片滑嫩,煮的时候要锁住水分,鸡蛋的效果就是这个。”
“其实只用蛋清最好,我怕有人说我败家子。可惜没有辣椒,酸辣的才下饭呢。不知道有没有黄芥末,下次可以加上一点试试。”